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42章 来吧,互相伤害嘛!
    皇太极的建议就是故伎重施,诱广宁明军出城,在野战中击败明军,削弱广宁守军,并使守军军心动摇,人心惶惶。

    如果广宁明军不为所动,那就攻打右屯卫,夺取广宁的屯粮重地。

    只要抢掠得手,扫平周边,广宁一座孤城,就算打不下来,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这条计策可谓是周全细致,广宁守军不管是按兵不动,还是中计出城,后金军都能达到目的,只不过是战果大小而已。

    对于努尔哈赤和后金军来说,广宁城不算重点,击败明军,抢掠粮食物资才是主要目标。

    当时没有“经济危机”这个词,但后金偏于一隅,能够产出的物资很有限。又要拉拢蒙古各部,就只能抢掠明朝来渡过难关。

    即便如此,历史上的后金也几次陷入灾荒。只是靠辽东明将的愚蠢,才终于熬了过去。

    夜不平静,城外后金军紧张忙碌地布置,城内守军也严阵以待,既防备敌人夜袭,又继续设置增建巷战工事,以备万一城破后的拼死血战。

    ……

    还未到破晓的时分,只是天边有些发白。

    紫禁城内的宫人已经开始洒扫劳作,但却没人敢在坤宁宫外大声喧哗。

    只不过,习惯于晚睡晚起的朱由校,还是被枕边人给轻轻唤醒了。

    “陛下,陛下,今日不上早朝吗?”张嫣不了解新夫君的习惯,还想着“君王不早朝”好象是昏庸怠政的标志,也有自己的责任。

    朱由校勉强睁开惺忪睡眼,看清是皇后,才把起床气压了压。自他发过脾气后,已经没人敢这么早叫他起床了。

    “不上早朝,再睡一会儿。”朱由校伸手搂过张嫣温软的身体,嘟囔着:“以后不要叫朕早起了。”

    张嫣张了张樱口,终于是没再坚持,在少年皇帝的怀里缓缓闭上了眼睛。但眼皮在轻微颤动,显是没有睡着。

    昨夜的颠鸾倒凤,对于张嫣是初次,朱由校已是驾轻就熟。少女那欲就还羞、忍痛承欢的神情,让朱由校欲罢不能,充满了征服的成就感。

    作息习惯已定,再加上屡次征伐,朱由校也真是很疲累。本来就不愿意上早朝,皇帝大婚呢,还能没几天婚假?

    嗯,抱着张嫣感觉真的舒服,又香又软……

    少年皇帝很快就又睡着了,鼻息均匀,神情祥和,似乎还带着似有似无的笑意。

    张嫣偷偷睁开眼睛,在透过窗户的越来越亮的晨光中,仔细打量着自己的夫君。

    因为父亲的触怒,让她觉得惶恐,觉得不安,生恐被少年皇帝嫌弃。

    幸好,夫君似乎原谅了父亲的过错,昨晚对自己相当的热情。

    ……

    热情如火啊,想起昨晚的床帷欢娱,张嫣的脸烫了起来。

    不用照镜子,她也知道应该是红得象醉了酒。

    看着小夫君恬淡安祥的脸庞,素性娴静的小皇后竟生出了伸手摸摸的冲动。可手刚轻抬,又落了下去,这可是九五至尊的皇帝呢!

    胡思乱想着,张嫣的眼皮沉重起来,思绪也恍惚了。不知什么时候,她也进入了梦乡。

    朱由校的生物钟基本固定,即便是美女在怀也没差太多间。

    虽然平日也有张裕儿帮着他穿衣束带,可今天张嫣的殷勤伺奉,还是让他有不一样的感觉。

    或许是名份使然,也或许是心理因素,看着窈窕端丽、绝世无双的女人在身旁细心照顾,朱由校很自然地认同了“妻子”的身份。

    “陛下,臣妾着淡妆去拜谒长辈,是不是不够庄重啊?”张嫣知道夫君不喜欢昨天的新婚“妆容”,但这是去谒见刘太妃和李康妃,会不会让人觉得太过随便。

    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朕会解释的,刘太妃和李康妃也是恬淡的性子,不会乱挑毛病的。”

    那副“妆容”太诡异,象个假人木偶,一点生气也没有,朱由校实在是接受不了。

    张嫣依着夫君,轻施脂粉,淡抹朱唇,还是得凤冠霞帔,才和少年皇帝一起,前往后宫谒见。

    神宗、光宗留下的妃嫔不少,朱由校只指定了刘太妃和李庄妃作代表。拜谒完毕,张嫣回坤宁宫,他则回乾清宫处理朝政。

    兵部还没有辽东的急报,按照正常程序,晚上两三天也属正常。

    朱由校对于其他奏报暂时没有理会,命刘若愚找出徐光启的先念。

    听完之后,依旧是照准。

    接着他口述,让刘若愚把他的想法和建议写出来,准备派内官一并交还给徐光启。

    然后,朱由校又拟诏书,拜徐光启为东阁大学士,直接走中旨,不再劳烦内阁副署。

    因为,他知道徐光启会领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徐保罗不会在意别人的议论。

    内阁一次次地让朱由校失望,他也就一次次地藐视内阁。

    互相伤害嘛,来吧,朕是皇帝,还怕你们?

    而且,从中旨下达的效果来看,还是相当不错的。

    尽管,这可能是借助于锦衣卫的督压,但朱由校的目的达到了。

    “陛下,登莱巡抚陶朗先有奏,事关戚少保后人的。”刘若愚已经粗略整理了奏书,知道皇帝比较关心的是什么。

    朱由校点了点头,吩咐道:“念吧!”

    戚继光的长子戚柞国,以及四个兄弟,此时正住在登州,共同编辑《戚少保年谱耆编》。

    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去登莱的时候,便把圣上要召见戚氏后人的事情告诉了陶朗先,并交给他去办。

    陶朗先在奏书中提到《戚少保年谱耆编》已经编辑完成,但戚柞国等无力刊行。他已经予以资助,此本记录戚少保一生的年谱很快便将面世。

    同时,陶朗先也向皇帝交差,说戚柞国、戚安国兄弟二人已经从登州启程,不日即能入京觐见。

    “甚好。”朱由校并没有太过激动,只是笑着说道:“陶朗先倒是个懂事儿的,资助戚家后人出书,这是在向朕卖好呢!”

    刘若愚笑着附和道:“万岁召见戚氏后人,足见重视。陶大人资助刊行,这雪中送炭之情,戚氏后人岂不感恩?万岁也必高兴。”

    朱由校深以为然,这么简单的事情若是揣测不到,陶朗先怎么能升到巡抚?浸淫官场这么多年,早就成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