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朱瞻基一行人抵达旱灾区。
下午到达知府,朱瞻基在知府官员这里吃了一顿红薯和烧鸡,便早早睡去。
第二日一早,朱瞻基就被太监等人叫起床梳洗完毕。
由道士带路来到类似于现代人民广场那种地方,只见中间搭建了一个祭台。
烈日当空,朱瞻基抬起手遮住阳光。
看着这个祭台,连一个遮阳的伞都没有放。
这是想热死我?
朱瞻基走上祭台,在中间盘腿坐下。
周围那些道士戴着恶鬼面具,跳着奇奇怪怪的神舞,一边跳还一边向民众抛洒着糙米和红豆之类的东西,嘴里还在吟诵着奇怪的歌谣。
朱瞻基虽正襟危坐,但是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感觉自己这种祈雨仪式就像过家家,心里贼尴尬,自己就像神棍头子。
坐了有一会儿,太阳还是很是炽热。
朱瞻基知道这几天会下雨,但是具体哪天他不知,本来就为了场面穿的衣服就有点厚,他只是觉得很热。
想到自己可能会像个咸鱼一样在这里被晒几天,他就觉得心累。
就在朱瞻基昏昏欲睡时,原本平静的空气被微风吹动。
紧接着阳光忽然像是被什么东西阻断一样,阴了下去。
太阳竟然被遮住。
“滴答、”
“滴答、”
朱瞻基的额头有一两滴冰凉的水淋下。
朱瞻基抬眼望天。
‘哗啦哗啦哗啦——’
天空像是有一桶巨大的水倒下,瞬间所有人都被淋成了落汤鸡。
下雨了!
在场的士兵,百姓都不可思议的看着天空下起暴雨。
“下雨啦!”
“下雨啦!”
百姓们惊喜地向天空展开双手,感受着许久不见的雨水。
就连朱瞻基都懵了,他伸出自己的左手,接住这雨。没想到自己刚坐上祭祀台没一会儿,就下雨了。
运气好得也太离谱了。
在众人一阵欢喜过后。
原本拿着红缨枪站岗的士兵,朝着朱瞻基单膝跪下。
周围的百姓都双脚跪着朝着朱瞻基朝拜。
“太孙福气绵延!太孙万福金安!”
朱瞻基看着这些百姓因为自己可以活下去而对自己真诚的感谢。
朱瞻基的内心大受震撼,自己知道国以民为本的道理,也经常从爷爷和爹的口中听到百姓二字。
但是这一刻,他明白了真正的责任。
……
顺天府,皇宫。
朱棣站在宫外,望着西北方向,出神。
小鼻涕拿来一件披风给朱棣盖上。
“小鼻涕。”
“在。”
“你说我是不是不该让太孙去西北祈雨,他这一去,归期何在。”
“陛下,太孙他是个有福气的龙孙,一定很快会回来的。”
朱棣听此话,侧身看了一眼小鼻涕,也是满意。
……
朱瞻基这边,换了一身衣服后,地方官员都来拜见他。
朱瞻基一一接待,他们继续讨论着旱灾解决后,对治理地方的规划。
结束后,地方官员设宴,想宴待朱瞻基。
都被朱瞻基一一拒绝。
朱瞻基决定立马启程,返回顺天。
五天后,奉天殿。
正是早朝时候,在朱棣和百官讨论边境百姓被绕问题时。
“报——”
一个声音打断他们的谈话,从外面进来一个传信官员。
“讲。”朱棣说道。
“禀皇上,西北下雨了,西北部的旱灾结束了。”
“什么?!”朱棣一听,便从龙椅上站起。
“微臣刚收到五十里快马加急,太孙祈雨成功。”
朝堂立刻一片哗然。
汉王赵王原本春光满面的脸色,此时黑的滴得出墨水来。
“快,给朕细细讲讲!”朱棣脸上有了笑意。
“信上说,太孙一上祭祀台,就开始下雨了。百姓现在都把太孙当做神仙下凡,对太孙感恩戴德!”
“哈哈哈哈……”朱棣听完立刻爽朗大笑,不愧是我的嫡大孙,这福气就是好,将来把这朱家的天下交给他。
朱棣觉得自己死也瞑目了。
“来人,赏!”
“谢陛下!”
通报官员接过赏赐,喜笑颜开。
……
朱瞻基觉得自己现在真的坐实了这个神棍的名头。
因为回去的路上,参拜的百姓比来时还多。
自己这神棍名头传的比自己回京的速度还快!
朱瞻基撩开窗帘,
“张将军,你领着神机营和五军营和五军营的兄弟先回顺天吧!”
张辅纳闷了。
“太孙你不跟我们一起回去吗?”
“我去看看我奶奶。”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就这样。”
江南,清河边一处府邸。
“咳咳咳……”
“皇后,您该吃药了。”
一宫女将一碗药端来。
徐妙云轻车熟路的将药接过,一饮而尽。
“不知道皇上那边怎么样了,有没有好好吃饭。”
徐妙云在江南养病,每天都思念朱棣,常常望着顺天的方向眼睛泛红。
宫女接过徐妙云递过的空碗,哄道:
“皇上好着呢,昨天还传信过来了。”
这时院外响起一道声音,
“奶奶!奶奶!孙儿来看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