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县试,算是县衙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了,由县尊老爷亲自任主考官,进考场的时候,也是由县尊老爷来亲自点名。
这会儿天还没亮,县尊老爷便已经到了考场正堂。
很快,随着各家老师呼唤,今年县试的考生便一一告别了家人,在正堂处按照县衙礼房安排的位置站好。
站好之后,由县尊老爷开始点名。
县尊老爷叫名字,然后考生应到。
紧接着,一旁的王教谕取出名册,高声唱某廪生保,此时站在一旁作保的秀才公便会应一声,答廪生某某保。
这个过程叫做唱保。
江都是科考大县,应试的人自然不少,这会儿足有两三百人在场,等唱保的过程结束,天色已经大亮。
沈毅因为起的太早,这会儿已经有些困了,站在人堆里,时不时打个哈欠,等到太阳落下来的时候,在考房门口的吏员才点到了他的名字。
“甘泉书院沈毅。”
沈毅打了个激灵,整个人清醒了不少,连忙提着考蓝上前,由县衙礼房的吏员检查他的考蓝,以及他的“准考证”,还有验明正身。
确定是沈毅本人之后,这人才把沈毅放了进去,然后又有两个人拦住了沈毅,从上到下仔仔细细的把沈毅身上摸了一遍,甚至扒去了沈毅的外衣,确认他身上没有夹带“小抄”之后,才把他放了进去。
对于这个“搜身”的环节,沈毅虽然有些不太舒服,但是还是皱着眉头忍了。
因为他知道,这已经算是不错了。
他上辈子在山里养身体的时候,看了不少杂书,知道有些时代科考的时候,为了防止作弊,甚至要求考生“裸检”。
而现在大陈的科考只是让人搜身,已经很人性化了。
经过“搜子”搜身之后,沈毅才终于踏入了江都县的考房,他按照县衙发放的考卷,成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位置上写了几个字。
月字第七号。
这是沈毅的“考号”,也是他必须要记住的代号,县试考完之后“发案”的时候,会公布团案,团案上写的并不是考生的名字,而是这个“考号”。
沈毅四下打量了一遍附近的环境,然后老老实实的坐了下来,因为昨天晚上没有睡好,这会儿他有些困乏,但是却没有什么睡意。
因为…这里是县试!
虽然只是县试第一场,虽然只是科举的第一步,但是这是这个时代走向人生巅峰的唯一路径,也是沈毅这辈子迈向高处的第一步!
有些心理素质不好的学子,到了这种场合,甚至会因为过度紧张而昏厥过去,即便是沈毅这种两世为人的沉稳心性,也没有心大到在这种场合睡觉的地步。
沈毅落座没多久之后,就有县衙礼房的吏员开始发放考题。
县试第一场的难度很低,一般只要文字通畅就可以通过,因此发放的考题也不是什么难题,都是摘录的经书上的句子,只要填空上去就可以了。
拿到了考题之后,沈毅只扫视了一眼,便松了口气。
都看过,都会背。
剩下的就是抄录的问题了。
沈某人并没有急着答题,而是从考蓝里拿出一块嫂子给他准备好的糕点,重重的啃上了一口。
填饱肚子,才有精力答题。
……
就在沈毅等学子进入考场考试的时候,考场外的正堂里,县尊张简正与一个小老头面对面而坐。
这位张县尊面带笑容,开口道“听说往年乡试,邀请师叔去做考官,师叔都不去,今年江都的一个县试师叔竟然来了,真是不容易。”
陆安世坐在张县尊对面,对着张县尊笑了笑,开口道“闲来无事,就出来走动走动,自当年甘泉七子之后,近些年科考,每一科书院只有一两个进士了,略有些没落,这次正好过来看看,咱们江都的这些后生。”
张县尊微微一笑,没有接话,而是弯身给陆夫子倒了杯茶,开口笑道“师叔,我上一次跟你说的事情,你考虑好了没有?”
那天沈毅等人来县衙报道的时候,张县尊兴冲冲的去了一趟书院,在书院里与陆夫子密谈了一个多时辰才告辞离开,两个人究竟说了什么,没有外人知道。
听到这句话,陆夫子微微皱眉,然后开口道“易安上次跟我说,杨相公上书告老了,但是这些天京城里的故友给我来信,说杨相公依旧在朝辅政,不曾离开京城。”
“告老不一定离京嘛。”
张县尊给自己也倒了杯茶水,笑着说道“杨老头既然上书告老,就说明他不再攥着手里的权力不放,同时也就说明陛下亲政,已经没有任何阻碍了。”
说到这里,张简顿了顿,抬头看向陆安世,低声道“夏天那场大朝,陛下当着百官的面骂了杨老头一顿,这件事情师叔应该知道,陛下的态度已经很鲜明了!”
“陛下也不愿意受北人的气,只要陛下亲政,大陈便会一扫颓气,不会像从前杨老头主事那样,一直扮乌龟了!”
张简看着陆安世,低声道“师叔您只要肯出事,我师至少可以保您一个六部郎中的差事,等再过两年,杨老头那一边的人统统下来,朝堂上将会空出一大批位置,到时候师叔您执掌六部,乃至于拜相都不是没有可能!”
朝堂上,现在分为两个派系。
或者说,比较明显的两个派系。
一个是宰相杨敬宗所代表的龟派,这一派的施政方略就是龟缩,尽量避免与北蛮交恶,从而维系住大陈现有的政权。
而另一派,也并不能说是鹰派,只能说是相对鹰派。
因为即便是这相对强硬的一派,也基本上很少有兴兵北伐的念头,大家心里所想的就是不能继续被北齐欺负,得找个机会跟北齐碰一碰,从而保持南北朝的“地位平等”。
很明显,甘泉书院这一派,就是相对的鹰派。
陆安世抬头看了看眼前的张简,微微叹息“先帝当年,何尝不是此种态度?怕只怕陛下只是少年意气,一旦受到一些挫败,便会一蹶不振,到时候杨相那一边的人依旧会再起,朝堂又会恢复如今的模样。”
“再说了…”
陆安世低眉道“老夫已经无心官场了,只想安心在故乡教书育人,尽量替朝廷,替大陈培育一些人才。”
他看了看张简,叹息了一声。
“大陈想要强盛起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戮力同心,而不是凭借陛下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批人起一批人落。”
“如果朝堂像现在这样,你方唱罢我登场,没有个长久的主心骨,不要说兴盛起来,更不要说北伐,恐怕……”
“恐怕将来,能不能保住这半壁江山,都是未知之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