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章,曹孟德,我RN大爷啊
    第26章,曹孟德,我RN大爷啊

    德阳殿中一片哗然。

    众位大臣脸色煞白,议论纷纷。

    十常侍的叛乱刚刚平定,众人还未喘一口气,董卓又来了。

    听那意思,如果不给他董卓面子,二十万西凉兵将会马踏洛阳城!

    嘶!

    何太后深吸了一口气,看了一眼已经吓傻了儿子,终于下定了决心。

    “敕封中军校尉袁绍为大将军,哀家刚才只是提议而已,朝廷诏书和正式任命都还没有发出,如果其他卿家有异议,此时还需从长计议。”

    何太后的话,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而且,她已改口称袁绍为中军校尉了。

    袁绍闻言,两眼一黑,差点一头栽倒。

    何太后你竟然出尔反尔,公然赖账!

    站在角落的曹操,一直冷眼旁观着这一切,此时别看他脸上波澜不惊,实则心中早已惊涛骇浪。

    一切果如子玉所料!

    子玉,真乃神人也!

    “袁校尉,太后的话,你可听清楚了?”董卓将‘校尉’二字,咬得格外清楚。

    袁绍怒视对方,脸色铁青。

    “这是你该站的位置吗?”

    董卓指着朝堂之上,大将军的位子,冷嘲道。

    袁绍气得肺都要炸了,可现在就连太后都不挺他了,他能怎么办,还能再跟太后翻脸?

    “哼!”

    袁绍重重地哼了一声,往后退了一步。

    若按西园校尉的官阶,他其实只能在最末位置,跟曹操并列的地方。

    董卓没有继续追究,皮笑肉不笑地道:

    “袁校尉放心,咱家知道你为平定十常侍之乱出了力,咱家肯定会奏明陛下论功行赏的。”

    袁绍听来,只觉恶心不已,还用得着你来奏明吗?

    但此刻,董卓是提着刀来的,袁绍也知道没必要与他做口舌之争,只是冷哼了一声。

    董卓没有理会袁绍的态度,他是以胜利者的姿态降临的。

    目光扫视了一眼大殿,董卓的目光落在了最末的曹操身上,于是径直走了过去。

    “曹孟德,还认得咱家吗?”

    昔年,两人在平乱黄巾之时,曾有过一段时间的合作。

    曹操忙施礼道:“孟德时常想起与将军并肩作战的日子。”

    一番话已隐隐有些套近乎的嫌疑了,惹得袁绍一阵鄙视。

    董卓哈哈笑道:

    “咱家听说,这次平定十常侍作乱,是你率先入宫的?你有大功啊!”

    说到这,董卓的语气已不似刚才那般和善了。

    曹操心中咯噔一下,暗暗庆幸。

    “将军有所不知,孟德一切都是奉袁将军之命从事。”

    “当日,也是袁将军亲手斩杀的十常侍,操不敢居功。”

    末了,曹操又追加了一句:“些许坊间传闻,不足为信。”

    袁绍愕然……曹孟德,我RN大爷啊!

    但刚才在董卓没来之前,人家曹操也是这么说的。

    这事,满朝文武大臣都可以作证。

    袁绍这个哑巴亏不认也得认。

    董卓拍了拍曹操的肩膀,满意地点了点头。

    然后,董卓转身深深地看了一眼袁绍,目光中带着嘲讽。

    袁绍突然有种直觉,董卓似乎已经看破了他的计谋。

    何进之死,十常侍之乱,他袁本初才是真正的幕后策划……不可能,董卓一介武夫,不可能看透!

    此时,御史大夫冯参在袁隗目光示意下,大步走了出来。

    “大汉高祖皇帝有令,诸臣带剑,至殿阶解剑!”

    “董刺史,你剑履上殿,视高祖……”

    冯参正慷慨激昂地痛斥,猛地看到董卓杀人般的目光射来,一哆嗦,顿时卡了壳。

    咕咚!

    冯参咽了口唾沫,悄悄看了一眼袁隗。

    袁隗目不斜视,仿佛不认识他一样。

    冯参暗骂袁隗不仗义,后面的话也不说了,灰溜溜又走回了位子。

    德阳殿中,一时鸦雀无声。

    “太后,平定十常侍,论功行赏之事,可明日再议。”

    “若无其他要紧事,是否可以散朝了?”

    袁隗老谋深算,打算先拖过今日,待回府后再仔细谋划。

    何太后巴不得早些散朝,儿子刘辩被吓尿了,她已经闻见味了。

    “散朝!”

    随着小黄门的一声吆喝,众大臣如蒙大赦,忙不迭地往大殿外走。

    但到了殿外,众人又傻了眼。

    此时此刻,皇宫内的侍卫已被全部缴械,皇宫已被西凉兵全盘接管。

    没有董卓的命令,谁也出不去,谁也进不来!

    董卓望着众人,冷笑不已,咱家还没说散朝,你们就走了?

    “太后,陛下,老臣有本要奏。”董卓缓缓开口。

    何太后有些愠怒,刚才你不说,我刚宣布散朝,你又要说?这不是故意打我脸吗?

    但她即便再有脾气,也明白此刻须得忍耐。

    “卿家,请讲。”

    何太后只得拉着儿子又坐回了位置。

    其他大臣见状,也只得灰溜溜地又站了回去。

    “老臣提议,朝廷应出面为已故大将军,操办丧事。”

    “按大汉礼仪,理当罢朝三日。”

    “待大将军丧事操办完毕后,再议论国事。”

    这是李儒早跟他商量好的,先拖延三天,三日后大局可定。

    “就依卿家所言。”

    如今的形势,容不得何太后不答应。

    董卓来了后,袁绍失势已是必然,何太后觉得自己有必要重选一个扶持对象。

    她心中有种隐隐的期待,虽然董卓蛮横跋扈,但如果他心向大汉,扶持他当大将军,也未尝不可,而且近来宫中传言,何苗之死与袁家似乎脱不了干系……

    何太后还不知道,日后她将为当初的这个决定,后悔终生!

    (PS:感谢大佬打赏的1000点,跪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