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6.大军出征(求鲜花,评价)
    大军出征。

    朱元璋虽未亲自出送,但太子朱标,秦王朱樉均已到场。

    还有躲在角楼偷看的马皇后、徐妙云。

    “老三,路上小心!”

    身为太子,朱标没有和朱棡多说什么,走到徐达跟前寒暄。

    而秦王朱樉却搂住朱棡的肩膀。

    “老三,这是娘让我带给你的点子。

    老四呢,他怎么没来?”

    “马车上躺着呢,四十军棍,那屁股是真的开花了。”

    “哈哈哈,那小子活该!

    就是你和大哥太宠他了。”

    朱樉表情一顿,认真说道。

    “不过老三,你和老四都随军出征,真是让二哥有些自愧不如。

    我虽然也想为大明建功立业,可无奈家中还有妻小,二哥不想让他们担心。

    说起来,二哥还真有些羞愧.....”

    “二哥说的什么话,我和老四随军出征。

    父皇和母后还要拜托大哥二哥呢。

    对了,二哥,我那实验室....”

    “你放心吧,二哥帮你看着。”

    “多谢二哥。”

    “什么话,多杀几个元人,就算报答你二哥了。”

    朱樉说罢,掏出一块元人样式的玉佩偷偷塞到朱棡怀里。

    “你二嫂是王保保的妹妹,这玉佩是你二嫂的。

    要是真出了什么意外,就把这玉佩拿出来。

    别的不能保证,留你条小命还是可以的。”

    看着朱樉那紧张的样子,朱棡心里也是莫名感动。

    自己这二哥虽然无才,但是对兄弟们是真的好。

    “行了,娘和你未来老婆在那边看着呢。

    别让爹娘担心,也照顾好四弟。”

    “是~”

    朱棡冲二哥拱手。

    随即将马皇后给的点心高高举起,又朝着马皇后的位置微行一礼。

    皇室无亲情,可这句话在明初的老朱家显然不适用。

    父子相依,兄弟相宜。

    若一切正常发展下去,大明何止二百年国祚。

    “三军出发~”

    随着徐达一声令下,将士们告别亲人,告别故友,踏上向北的征途。

    皇宫中。

    朱元璋神色动容,眼神深邃,望向北方的天空。

    “走了吧。”

    “应该是出发了。”

    “皇爷爷,您说什么?”

    朱元璋揉了揉朱雄英的脑袋,竟不觉落下一滴清泪。

    “皇爷爷说,孩子们都长大了,好啊!”

    ........

    白日行军,晚间扎营。

    “大军行军策略,诸将可有何异议?”

    中军营帐,徐达沉声问道。

    实际上行军策略早在南京城便和众将商议完毕,也都已经上呈天子。

    之所以再次询问,徐达不过是想再考朱棡一次罢了。

    “百户朱棡,你觉得呢?”

    “大将军,标下以为,三路行军的确有奇效。

    只是宋国公冯胜率领的西路军,出金兰攻打甘肃,虽能分散元军。

    但与我中军相距甚远,军报无法及时传达。

    一旦深入大漠,恐与中路东路两军各自为战,不能协同。”

    “那依你的意思呢?”

    “传令西路军。

    中路、东路军过和林与元军对峙,西路军攻打西凉。

    中路、东路军抵达土剌河,西路军高歌猛进,攻永昌。

    三军协同,不仅能最大限度牵扯元军,让其不能两顾。

    还能相互策应,以免其中一路受困战败。”

    听到朱棡的安排,帐内众将多是不屑一顾。

    朱棡是改进了火箭,他们也不得不高看朱棡一眼。

    可若说对敌策略,他们这些人多数都是跟着老朱一起打天下。

    对朱棡这黄毛小子的策略自然是不屑一顾。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

    朱棡作为穿越者,刚刚说的正是此次北伐战败的原因。

    “傅友德听令~”

    就在众人侧目之时,帅案前徐达突然说道。

    “本将军命你前往西军协助宋国公冯胜。

    务必让冯胜按照晋王殿下意思行军。”

    “将军....”

    “想要抗命?”

    “标下不敢,标下这就前往西军。”

    语罢,傅友德疾步朝账外走去。

    可听到徐达的话,不仅帐中诸将感到诧异,就连朱棡也有些不敢相信。

    他本以为徐达这老小子还会训斥自己一番,可没想到他竟然真按自己的决策行事。

    “大将军,晋王殿下.....”

    “军营当中,没有晋王,只有百户朱棡。”

    “是,大将军。

    标下以为,百户朱棡所谋,过于小气。

    三路大军不管哪一路杀入大漠,必然是所向披靡。

    即使三军各自为战,我军一样能取得胜利。”

    “标下以为极是,西路军距离中军甚远。

    来回汇报,三路军协同,恐贻误战机。”

    “百户长朱棡初次随军出征,免不了纸上谈兵。

    请大将军三思!”

    “请大将军三思~”

    “请大将军三思~”

    众将跪倒一片,其本意便是看不上朱棡的谋略。

    可就在朱棡准备开口反驳的时候。

    徐达冷面怒视,沉声训斥。

    “本将军主意已定,再有人多言,军法处置!”

    见徐达如此,众将也不敢多言半句。

    只是心里,对朱棡愈发不满。

    等众人散去,徐达看向朱棡,道:“小子,舒服吗?”

    朱棡一愣,随即连忙摇头。

    “徐叔未免太过武断了些。

    徐叔,你应该知道,我能说动那些将军。”

    “当然,我当然知道你嘴皮子利索。”

    徐达眼神复杂看向朱棡:

    “可你要记住,日后若你做了主帅,不用每个决定都和部将分析清楚。

    当年陛下派蓝玉守洪都,众将反对声一片。

    可陛下不听不信,硬是任命蓝玉为洪都主帅。

    即便对敌策略是错的,你依旧要走下去。

    没有部下愿意看见主帅出尔反尔,谋略不足。

    相反,如果你一条路走到黑,部下还会认为你心思坚韧!”

    朱棡表情僵硬,心中有好多话要反驳,但却怎么也开不了口。

    固执吗?太固执了。

    即使是错了,也要坚持下去。

    这哪里是固执,简直就是偏执。

    可朱棡仔细想想,徐达说的似乎不无道理。

    胜败乃兵家常事,主帅也是人,也有犯错的时候。

    可若是让部下,让三军对主帅失去信心。

    那比大败的后果更加惨痛。

    “小子,不要觉得军中我替你说话便万事大吉。

    若你抵不住众将非议,招架不住他们的刁难。

    那你便再不用说建功立业的抱负了!”

    “侄儿明白!”

    朱棡表情振奋,也预想到接下来肯定会受到各方刁难。

    不过朱棡不在乎,此次北伐胜利,北境起码安定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