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章 大殿群情激奋!再次开小灶!
    “为什么……大明去年的财政税收,是四百万两白银!”

    “而仅仅占据半壁江山的宋,它一年的税收,却有一亿六千万?”

    “你们谁……来回答咱这个问题!”

    老爷子站起身,带来的压迫感十足。

    不少人低下头。

    但却私下朝着两侧看去。

    期待从其他人那里知道,老爷子为什么会发出此问。

    这位皇爷,不是带着大臣们,去了那钟山了吗?

    想到这里。

    百官心里不由得一凛。

    纷纷意识到。

    有很大的可能,问题就出在这钟山上。

    猜到一丝可能后。

    众人心里便开始想着对策。

    说到底,毕竟是整个大明最顶尖的聪明人。

    不会因为这悬殊的数字。

    就被吓住。

    “回陛下。”文官之列,之前的工部侍郎林志恒继续说道。

    “宋朝经济盛行,财政收入多达上亿!”

    “可那些钱财,却并非是白银,而是贯钱!”

    “哦?”老爷子似乎早就想到,会有人拿着换算单位说事。

    “那咱来问问你。”

    “若是以宋朝的购买力推算,一贯钱等于多少?”

    林志恒愣住了。

    但还是支支吾吾的说道:“一贯钱,是一千个铜板!”

    老爷子再问:“那我大明的一两白银,是多少钱?”

    林志恒傻了,“也是一千个铜板!”

    老爷子怒道:“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同样的购买力,为什么别人是上亿,我们就是四百万两白银?”

    刷!

    林志恒脸色惨白。

    想继续说下去,却始终张不开口。

    还是此时。

    韩林学士中,黄子澄自负,自己在国事各道上,钻营多年,早有感悟。

    “回陛下,臣曾经就此问题,与二皇孙探讨过。”

    “今日,也想将当日答案,再说于朝堂!”

    话音刚落。

    老爷子便轻“咦”一声。

    皇室队列中,朱允炆顿时大喜过望,对黄子澄投注信任眼神。

    另一边。

    他却看向身后的朱允熥。

    尽管对方之前出了大风头,但是在这种场面上还是有些胆怯。

    看到他看来,顿时低下头。

    朱允炆冷笑一声,随即看向皇爷,高声道。

    “皇爷爷,黄先生确实跟孙儿,说过此事!”

    “哦?”

    “那你来说。”

    老爷子看向黄子澄!

    “回陛下,以臣所看……”

    “之所以不如!”

    “并非是我大明不如,而是有三点,属于天然不足!”

    “你说。”

    老爷子一边说着。

    另一边,目光却隐隐的,朝着旁边看去。

    此次,早有记录官,记录朝堂上的一言一行。

    这一次。

    皇爷早就做了决定。

    关于那道唯一的问题:如何提升财政税收!

    那在回答之前。

    得先群策群力,让这些官员们,都说出自己的见解!

    先找到大明财政的主要问题!

    对症下药。

    这样一来。

    他们才能找到相关提升的决策。

    而黄子澄就非常配合。

    “第一点,大明立国根基太浅,而宋国,本身就有两百年的太平仁治!”

    “是教化天下万民之功!”

    “而我大明,现在大业刚兴,起步还太早……百废待兴,正是要上坡爬山之时。”

    “为今之计,得先让天下太平!”

    黄子澄侃侃而谈!

    期间,也夹杂着自己的理念。

    百官听到后,也不由得连连点头。

    “第二点……则是皇爷起初,就定下的四民之策!”

    “士农工商!”

    “大明刚刚建立不过二十五年,一直大兴农事!皇爷固化民籍,让四民坚守其道!”

    “其中商籍为贱籍,一旦并入,世世代代无法读书入朝!”

    “因此,百姓都去种田为农,却不敢再从商!”

    “长此以往,商业不发达,自然税收变少!”

    “第三点……”

    黄子澄说到这儿。

    声音忽然一顿。

    正色说道。

    “这第三点,自然是数字上的差异了。”

    “别看宋朝的记载,竟然多达一亿六千贯钱!”

    “但他们,却将所有的布匹、丝绸、包括盐铁等等收入,都核算在内!”

    “而我大明……”

    “主要税收,其实是税粮!”

    “银钱四百万两,却是单纯的银钱、并无杂物核算在内!”

    说完这些。

    看到百官纷纷点头。

    黄子澄心中一喜,知道自己说出来的,肯定大差不差。

    不由得露出一抹自信微笑。

    “黄大人果然在这方面,早有涉及!”

    “到底是太子伴读、理清国事随手之劳!”

    “黄大人,真才实学啊……”

    百官纷纷恭维。

    而老爷子,也是点了点头。

    说起来。

    这些问题。

    其实都存在。

    也都大差不差。

    可是。

    不知道为什么,在老爷子想着,这三点太过于表面化。

    也太过于简单了。

    如果仅仅是如此。

    那按照黄子澄的说法。

    为何现在的大明还缺钱花?

    为什么仅仅占据江浙之地的南宋,却能年年供给敌国,数不清的岁供?

    还能以“富饶”著称!

    完全说不通!

    果然!

    就在此时。

    解缙却趁着黄子澄风光无限的时候。

    主动站了出来。

    “黄学士,臣有一问!”

    看到解缙,黄子澄的脸色,不由得沉了下去。

    “解学士啊……请问。”

    解缙再道:“按照黄学士的三点来讲。”

    “第一,是因为大明刚刚立国!”

    “那我倒想问黄学士,南宋相较北宋,可是被异族铁蹄狠狠的践踏了一遍,可南宋在临安时,不过短短几年、就恢复了元气,以江南一地之力,还能号召百万之兵,阻击金国铁骑!”

    “我大明,开国之初,就将覆灭金国的蒙元铁蹄,打得只能像过街老鼠一样抱头鼠窜!”

    “不仅占据江南、甚至元人统治的淮北、陕西、山西、宁夏、甚至大都……全都收于麾下,为什么依旧没钱?”

    “再有、士农工商并非大明独有,自古以来皆是如此,轻视商籍!”

    “就算不如,也不会产生数百万、和数万万……如此悬殊之差距!”

    “第三点……按照黄先生所言,就更离谱了!”

    “难道只有我大明征收税粮?大宋就没有税粮?那他们吃什么喝什么?”

    “究其原因!”

    解缙越说越气。

    他本就年少轻狂,根本看不惯这些人在朝堂上,从书本上看到的之乎者也,就去自信的纸上谈兵!

    “黄翰林!”

    “你通篇都在胡言乱语!”

    “所说三点……”

    “无非是旁敲侧击,但跟本核心,却避而不谈!!!”

    ……

    眼看着朝堂乱做一团。

    就要哄哄闹闹的吵在一起。

    却在此时。

    没人注意到。

    一只站在大殿柱子旁的朱允熥,却捂着袖子,迷迷糊糊的……已然睡了过去。

    从袖口的一角,隐约露出一抹木色雕像。

    自从上次入梦后,他就一直将其随身携带。

    而这一次。

    那种感觉,似乎又来了!

    朦朦胧胧的白色雾气,再次出现在周围。

    朱允熥看到这如此熟悉的一幕,早已经不再迷茫,而是惊喜无比。

    突然间……

    面前光影变幻。

    一颗硕大的桃树下、桃花盛开。

    一道被雾气遮掩的身影,安静的坐在树下……

    他的面前。

    棋盘横放,两侧自有香茶袅袅……

    好一番出尘美景!

    而看到这一幕的朱允熥,只感觉身躯颤抖。

    这熟悉的一幕。

    让他立刻,就惊呼出声来。

    “大哥!”

    四周雾气滚滚。

    似乎没人说话。

    但朱允熥却分明注意到。

    前方。

    那道身影缓缓起身,虽然周身被迷雾遮挡。

    但那温和的声音,却几乎让他喜极而泣!

    “在的……”

    .........

    .........

    ps:求鲜花、求评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