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章 无往而不利的锦衣卫,失灵了?
    朱元璋的神色一滞。

    这,正是他心中的担忧。

    不知道什么原因。

    那封书信中的内容,时时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让他隐隐间,有种不详的预感。

    马皇后微微一笑。

    “朱重八,你放心。”

    “那封书信,不过是有人危言怂听罢了。”

    “我没有那么容易死的。”

    “这一路风雨,我不是陪你,就这样走过来了吗?”

    “可是……”朱元璋还想再劝。

    马皇后却是不容分说。

    她大手一挥道。

    “就这么说定了。”

    “来人啊,把雄英带回坤宁宫。”

    “本宫的大孙子,本宫要亲自照顾!”

    朱橚轻叹了一声。

    他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局。

    人尝说:知子莫若母。

    可这里,却是少说了半句。

    知母,莫若子!

    对于马皇后的脾性。

    朱橚也是知之甚深。

    马皇后外柔内刚。

    一旦做出了决定。

    便不会轻易改变。

    便是他的父皇朱元璋,也根本无力劝阻。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

    当他们父皇举起屠刀时。

    马皇后是唯一一个,能够劝得住朱元璋的人。

    马皇后端的是雷厉风行。

    她二话不说。

    不顾朱元璋、朱橚他们的阻拦。

    当即带着朱雄英,匆匆离去。

    在朱标的太子府门口。

    还以怕打扰朱雄英休息为由。

    将朱元璋,从马车上赶了下来。

    望着马皇后的马车远去。

    朱元璋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他与马皇后在一起,已经将近三十年。

    三十年来。

    他从一介乞丐。

    成长为了当今大明帝国的天子。

    这一路走来。

    多亏了马皇后的支持和鼓励。

    这近三十年的风风雨雨。

    也让他对马皇后,有了很深的了解。

    什么叫怕吵到朱雄英休息?

    不就是。

    怕他,也染上痘症嘛!

    朱标和朱棣二人,苦笑着摇了摇头。

    但旋即,他们对视了一眼。

    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疑惑之色。

    那封书信?

    在这之前。

    他们便已经在蒋瓛的口中,听说过那封书信的消息。

    只是,那封书信的内容,蒋瓛却是语焉不详。

    而如今。

    他们再次从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口中。

    听到了那封书信的消息。

    那封书信中,到底写了什么?

    能让他们的父皇和母后,反应那般剧烈?

    朱标主动迎上前去,朝着朱元璋一拱手。

    “父皇。”

    直到马皇后的马车,消失在道路尽头。

    朱元璋才回转了院内。

    他打眼望了朱标和朱棣一眼。

    “你们是想,打听那封书信的事儿吧?”

    朱标也不隐瞒。

    他点了点头道。

    “父皇,在蒋千户的口中,儿臣听说了那封书信的事。”

    “只是具体的的情况,蒋千户没他也不知道。”

    “儿臣只是好奇。”

    “那封书信中,到底写了什么?”

    “会让父皇您,让我们放弃巡视漕运。”

    “还让蒋千户他们,星夜兼程接我们回来。”

    这,正是他们心中的疑惑。

    漕运一事。

    可不是小事。

    这可是关乎着,粮食的安全。

    也关乎着。

    北击蒙元的军粮。

    现如今。

    蒙元的残余势力,还未消灭。

    更是对他们北方一带,虎视耽耽。

    他们早就打算。

    在巡视、整治漕运之后。

    便要北击蒙元。

    而这其中,粮食便是重中之重!

    朱棣的眼中,也满是疑惑。

    那封书信的秘密,他早就想打听了。

    只是刚才还没来得及问朱橚。

    朱元璋、马皇后他们,便来了。

    朱棣恭敬道。

    “父皇,这,也是儿臣心中的疑惑。”

    “还请父皇指点。”

    朱元璋沉沉一叹。

    “也罢。”

    “也是时候,让你们知道了。”

    他朝着周围摆了摆手。

    哗啦啦……

    锦衣卫纷纷退了下去。

    将整个太子府,里三层,外三层团团围困了起来。

    朱标眼皮狂跳。

    好家伙!

    这么大的阵仗?

    看他父皇这架势。

    那封书信,一定不简单!

    朱棣也是心头暗凛。

    朱元璋一伸手,从怀里取出了那封信。

    递给了朱标。

    朱标右手一抖。

    那封书信,便呈现在了他的面前。

    看到书信里面的内容。

    朱标的面色,不由地大变。

    “这……这不可能!”

    “我娘母仪天下,宅心仁厚,乃万民之表率。”

    “她一定能够长命百岁的。”

    朱棣的双眼,猛地瞪园。

    他的眼中,满是不敢置信。

    他连连摇头道。

    “这不可能是真的!”

    “娘身体康健。”

    “一定能长命百岁。”

    “这,一定是有人恶意中伤!”

    饶是朱标宅心仁厚。

    此时也是心中愠怒。

    他冷声道。

    “父皇,敢问这封书信,是从哪里来的?”

    “到底是何所写?”

    朱元璋面露苦笑。

    “这封书信,乃是凭空出现在勤政殿的桌案上。”

    “至于是谁写的?”

    他摊了摊手。

    “咱也不知道。”

    “这些天来,朕让锦衣卫四处查探。”

    “可直到如今,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线索。”

    咕咚!

    朱标和朱棣二人,不自禁地咽了一口口水。

    在这之前。

    他们听蒋瓛说,这封书信是凭空出现在勤政殿的时候。

    他们还有些不敢相信。

    可如今,听他们父皇所说。

    这一切,居然都是真的?

    更让他们心中骇然的是。

    锦衣卫四处查探。

    居然没有找到写这封书信的人。

    这未免,也太不可思议了!

    那可是锦衣卫。

    无孔不入的锦衣卫啊!

    想当初。

    胡惟庸权倾朝野。

    行事何等机密。

    可那又如何。

    在锦衣卫的探查之下。

    不过短短时间内,便掌握了胡惟庸谋反的所有证据。

    更是连胡惟庸等人。

    早上吃了几个包子。

    中午吃了几碗饭。

    都查得一清二楚。

    更为夸张的是。

    前一晚。

    某位五品官与夫人闹别扭。

    在书房将就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

    这件事,便被锦衣卫调查出来,摆在了朱元璋的桌案上。

    也正因这些原因。

    朝中大臣。

    对锦衣卫畏之如虎。

    但现在。

    在这封书信面前。

    一直以来,都是无往而不利的锦衣卫。

    就这样,失灵了?

    疑惑。

    不解。

    难以置信。

    朱标、朱棣二人,心中很是复杂。

    其实。

    觉得难以接受的,又何止是朱标、朱棣二人。

    便是朱元璋,也觉得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