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53,燕王的筹谋
    朱杞给朱元璋送完礼,开始和工部的人商量给宫廷装玻璃窗。

    皇宫装了,那太子朱标那边也要装。

    这些事也松懈不得。

    朱杞在忙。

    在遥远的北平。

    朱棣也知道了京城发生的事。

    “看来,这个老九确实没有什么野心了!”

    朱杞和所有的皇子都闹翻了。

    朱元璋非常重视自己的家人。

    很多过分的事,他都能谅解。

    有了这种心态,那么完全可以参考大唐李世民如何选择继承人的。

    如果他想要保全自己的儿子,不可能选择朱杞。

    朱杞这么聪明,应该明白这点。

    所以,朱棣才说了这么一句话。

    道衍和尚听了这话,颇为诧异,“大王何处此言?”

    朱棣一愣,道衍不会连这个都没想到吧。

    他解释了一通。

    道衍说,“大王,您若是反过来想呢。”

    “赵王敢在宴席上对抗所有皇子,说明他根本不怕这些皇子。”

    “贫僧还听说过不少皇子们在赵王手上吃亏的事。”

    “贫僧大胆揣测。”

    “赵王什么都不怕了,那还有谁能挡得住他?”

    “他和太子关系亲近,太子身体状况如何,可能天下没有谁比他更清楚了。”

    “偏生还发生了一件事,陛下已经不再修建赵王宫,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赵王将会一直留在京城。”

    “若是天下有变,他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虽然天下还有这么多皇子。”

    “而他从来不介入兵权。”

    “但是他若是计划得逞,还怕没兵权么?”

    “加上他如今对诸位大王皇子建立的心理优势,贫僧认为,将来若是出事,没有哪个敢站出来。”

    听了这一番薯,朱棣一脸骇然。

    “老九今年才十五岁,有这等心思?”

    道衍合掌俯拜,“贫僧敢问大王,赵王从年初出宫,如今已经半年,闹事无数,除了经常哎陛下斥责,其他地方可曾吃过一次亏?!”

    “就连周王,都被他弄断了腿。”

    朱棣沉默了。

    他之前,靠着间谍偷来的技术,自己试验做了酒精。

    结果出得全是醋。

    完全可以大胆猜测。

    他是被老九算计了。

    哎。

    可怕的老九。

    朱棣问,“现在拿他怎么办?”

    道衍说:“一,我们要想办法把他赶出京城,这样好处很多。”

    “同时,我们要试试能否剥掉他的王爵。”

    一个赶出京城,且没有王爵的皇子,对我们毫无威胁的。

    至少,他没有反击之力。

    以后可以慢慢收拾他。

    朱棣说,“寡人也知道,可是很难做到。”

    “上次热气球那事,父皇也只打了他一顿,没有下文。”

    “现在他手握各种产业,父皇更不会轻易处罚他。”

    听到这里。

    袁珙笑了,说:“大王,皇子掌握的产业越多,他就越危险。陛下肯定会感受到这威胁,当整个天下的供应都依赖于他的时候,谁不会警惕?”

    “所以,其实也是一个破绽。”

    这番话点醒了朱棣。

    他摸着下巴,道:“如此说来,弄翻老九,也不是没有机会,就是怎么弄,还是得好好盘算盘算。”

    道衍和尚说,“大王,其实不需要过多盘算,眼前就有一个机会?”

    “哦?”

    北元不是派人过来谈判么,大王可以把这事上报给朝廷。

    将来处理这件事的,肯定会是以为皇子。

    大王可以暗示朝中的人马推荐赵王。

    另外,魏国公的病越来越重了,肯定要会京师。

    魏国公位高权重,和皇帝关系特殊,派一位皇子护送回家,怎么也不为过。

    “父皇心思难测,这么多兄弟在京师,未必真会派老九。”

    道衍胸有成竹,道:“大王放心,陛下一定会派赵王出门。”

    “哦?!”

    道衍没有过多解释。

    朱棣选择了相信。

    接下来怎么操作呢。

    其实很简单。

    道衍只提示了一件事。

    前丞相胡惟墉是怎么死的?

    胡惟墉被杀的理由有很多很多。

    但是表面上的罪名就是勾结倭寇。

    如果勾结倭寇是死罪。

    那勾结北元呢?

    朱元璋岂不会恨之入骨。

    朱棣听明白了。

    心中大喜。

    这一招出来,就算弄不死朱杞,也得弄残他,让他彻底没有机会和自己斗。

    当然,大方略有了。

    具体怎么安排,那可是很讲究的。

    各方人手,要看准时机动作,最后形成一个连锁反应,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手下的帮助下,他很快做好了准备。

    六月二十日,他正式发了一封奏章,向朱元璋汇报魏国公徐达的病情。

    在奏章中暗示,是否要在北平为徐达准备棺椁。

    六月二十五日,又发一通加急奏章,北元使者过来,准备和谈,看起来似乎有诚心,如今主帅徐达病重,无法处理事务,自己不管专断,所以请示朝廷。

    朱元璋很快就收到了奏章。

    看到老伙计要客死他乡,自己内心再怎么防范,也于心不忍。

    他把徐达的三个儿子叫过来,把奏章给他们。

    三个儿子拜读了奏章,只敢垂头哭泣,不敢说什么。

    朱元璋说:“别哭了,你们去北平把你爹接回来吧。”

    “谢陛下隆恩。”

    朱元璋又问边上侍从的大臣,“魏国公与国有功,朕当派一位皇子出迎,诸位爱卿认为那位皇子合适?”

    各位大臣都说了自己的看法,人选很多,其中包括朱杞。

    朱元璋听到“赵王”二字,若有心动。

    不过,他没有确定。

    很快,他就收到第二封奏章。

    和北元谈判的事。

    这件事反而好抉择。

    没什么可谈的。

    但是可以拖延拉扯时间。

    毕竟主帅熬不住了,自己得重新安排部署,这需要一点点时间。

    做这件事的人选。

    不用朱元璋开口,很多大臣已经改口,推荐赵王出行。

    以这位搞事的本事,一定能完美完成任务。

    事情就这样决定了。

    但是,朱元璋真正的理由,可能不是这个。

    回到内殿,通过明亮和通透的玻璃窗,看着外面的美人们在嬉戏,他喃喃自语道。

    把这家伙派出去,也许是一件不错的事。

    这家伙在京城弄出的地盘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