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各种声音闹得红火,但是杨彦和朱棣一开始只是冷眼旁观。
面对外部的危机,杨彦下令加大布匹的屯量。
外面有人收购多少,他这里就数倍的囤积。
而朱棣也在一段时间后行动起来,大张旗鼓的和徐妙云出现在了北平最大的琼州布直销店。
当着众人的面买了上千匹的布料运回了王府。
不久之后就从王府中传来了小道消息,这是准备给陛下的贡品。
这样的消息疯狂的传播,很快整个顺天府就都知道了。
而在布匹顺着运河南下后,关于这些布匹的目的地就会被立刻散布出去。
到最后,整个运河两岸的人就都知道琼州布是贡品了。
而早就知道这中间弯弯绕的朱元璋却一直没吭气。
只是当布匹运到后下了一道旨意,命令朱棣今后这琼州布不能借着贡品的由头长一厘钱。
否则他就收回恩典,然后这些布匹就被收下了。
老朱这样的行为也不难理解,他是一个护短的人,尤其还是自己的儿子。
一个小小的商行竟敢对他儿子的产业下手,老朱当然不能忍了。
只不过现在还没有一个好的借口介入。
老朱虽然手段狠辣,但是绝不是不讲理的人。
不过,杨彦很快就给了老朱这个借口。
他和朱棣派出可靠的人去装扮成惠通商行的人员。
让这些人去散布谣言,只说琼州布是朱棣的产业,朱元璋是为了照顾他儿子才刻意买布的。
还造谣说朱元璋在那批布进宫后就被埋在后花园中,死都不用。
这样的谣言造了两天,惠通商行就坐不住了。
他们虽然贪,背后的孔家对老朱也很是看不起。
但是谁手里握着刀子他们确实异常清楚的。
于是他们抓紧时间撤回造谣的人,想查查是哪个不长脑子的人办的蠢事。
但是还没等他们查完,老朱的锦衣卫就找上了门。
将惠通商行所有人全部带走了,包括孔家的人。
罪名是恶意诽谤君上,大不敬。
这是要杀头的罪名,于是孔家又试着动用官场的关系。
鼓动着一些人上书弹劾锦衣卫无辜迫害良善商民。
山东当地的官员也纷纷上奏,不过同时他们也很是激灵的快速切断与惠通商行的一切联系。
嘴炮是要打的,能给限制文人权利的锦衣卫多泼些脏水总归是好事。
不过,关系到自己脑袋的大事,这些当官的也不含糊。
这一切都在老朱的掌握之内,等的就是他们跳脚。
于是无孔不入的锦衣卫就将他们的罪证给全部公开了。
除了惠通商行的人外,一大批有牵扯的官员也人头落地。
包括哪些早早切断了联系的人也没能幸免。
洪武年间的锦衣卫可从来不是什么软脚虾。
就连孔家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下,将被抓住的几个旁系给除籍。
并宣布紧闭府门,要读书养性。
遭此重创,惠通商行顿时一蹶不振,针对直沽的阴谋就被老朱给处理了。
但这事情还没完,老朱在处理这些人的同时也给杨彦那去了口谕。
总之就是一句话,你小子借刀杀人让老朱我很不舒服。
所以,你最好识相点,别在整出那些幺蛾子。
咱老朱可是时刻盯着你小子那。
这可是赤裸裸的威胁,但是杨彦可没什么好办法,所以只能垂头丧气的接旨。
“还有一事,太子殿下前一阵子奉旨北上,算算时日应该也快到了。
还请燕王殿下早日做些准备。”
被老朱派来传话的宦官在最后还很是好心的提醒了在一旁的朱棣。
“什么?太子要来?”
朱棣也有些坐不住了,这可是件大事。
不过这个宦官别的也没说什么,在传完口谕后就拿着杨彦硬塞的银两匆匆返回了应天。
“殿下,陛下这是派来了监工?”
杨彦看着身旁的朱棣有些沮丧的问道。
“不知道,不过肯定是和那些战俘有关,宁安你将他们安顿好了没有?”
朱棣摇摇头,随后过问起战俘的事宜。
“正在稳步进行,矿场的房子早就搭建好了,周围养豚场,村庄以及工厂在分流一部分。
差不多十几万人就能搞定,在海边还在新建一家鱼获加工厂。
那里也能吃下几万人,再加上殿下你和其他人要纳入军队的敢战之士。
这样就能完全消化了,不过这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做到。”
杨彦大概的介绍了一下。
“那就尽快吧,太子此次前来定是有旨意的,做不好的话咱俩都得吃板子。”
“我已经吃了一板子了,殿下没听那宦官的旨意吗?
这年头搞点小买卖都不成。”
杨彦很是沮丧,他就知道让老朱知道没他的好果子吃。
不过万幸的是,这一次来的是太子朱标,总比老朱亲自来要好的多。
(新书启航,求读者大大的鲜花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