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四十四章:上尊号也能当诱饵
    天黑后。

    朱高煦照常前往长寿宫,向朱棣与徐氏问安。

    不过,这次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停留一会儿就离开,而是屏退左右,与朱棣、徐氏聊了足足半个时辰。

    至于三人聊了什么,当值的史官自然不知道,&nbp;&nbp;只是用“上拜上皇”一笔带过。

    康平、李兴等随侍左右却被屏退的宦官与宫女也不得而知。

    待朱高煦出了长寿宫之后,守在宫门外的康平、李兴立即迎上去行礼参见,齐声道“陛下。”

    朱高煦故意喜形于色道“上尊号之事,父皇终于同意了!”

    这句话算是对李兴、康平的回应。

    李兴闻言大喜,再次向朱高煦鞠躬行礼后,才转身走入长寿宫。

    康平跟在朱高煦身后,&nbp;&nbp;低声问道“陛下,是否立即命内阁拟旨,为上皇上尊号?”

    朱高煦点头道“你亲自去一趟文渊阁与六科值房,&nbp;&nbp;传朕口谕,命当值官员并内阁顾问草拟为父皇上太上皇尊号的诏书,越快越好。”

    “奴婢遵旨。”

    康平连忙躬身领命道。

    “朕没记错的话,最近十天当值的内阁大学士是杨士奇,他也是年近花甲的人了,准其免跪领旨。”

    朱高煦特地补充道“至于六科值房内当班的朝臣,凡是年过五旬者,一律免跪听旨。”

    “遵旨。”

    康平再次行礼道。

    目送康平离开后,朱高煦寻思着,得找个机会把繁杂的跪礼给免了,最好是只保留祭天地社稷及大朝会等隆重场合的跪礼,其他时候听旨、领旨、奏事等跪礼皆改成拱手礼或作揖礼。

    另一边,康平出了长寿门,穿越西角门,开始向金水桥的午门方向走去。

    一般情况下,众朝臣天不亮便需要从各自的住所赶到午门外等待上朝。

    只有每月或每旬值班的大臣,&nbp;&nbp;可以在朝房的偏房住宿,&nbp;&nbp;随时听候内侍传达天子的旨意。

    端门至午门之间的御道两侧,&nbp;&nbp;共建有左右朝房一百间,名为六科垣舍,也称六科廊阙,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办事机构所在地。

    廊阙左右门以南有庙右门、社左门,分别直通太庙与社稷坛。

    廊阙以北的朝房是王公、文武官员集会和候朝的地方。

    文渊阁在午门内,所以叫内阁,值班的内阁顾问居住在文渊阁后面的小院子里。

    康平领了旨意,先是到文渊阁,果然见到了当值的杨士奇。

    “康少监有礼。”

    杨士奇见康平急匆匆而来,连忙迎上去微微拱手施礼道。

    朱高煦继位后,康平被擢升为司礼监少监,故而杨士奇以“少监”来称呼康平,以示尊敬。

    “杨学士,陛下有口谕。”

    康平端着姿态,朗声唱喝道。

    待杨士奇作势准备跪下听旨时,康平急忙道“陛下念在杨学士年近花甲,特准免跪听旨。”

    “谢陛下隆恩。”

    杨士奇面朝北方,&nbp;&nbp;鞠躬行礼道。

    等杨士奇谢恩结束,&nbp;&nbp;康平朗声道“陛下口谕‘命当值官员并内阁顾问草拟为父皇上太上皇尊号的诏书,&nbp;&nbp;越快越好’!”

    “臣领旨!”

    杨士奇九十度鞠躬领命道。

    “走吧,&nbp;&nbp;杨学士,跟咱(za)家去一趟六部值房。待咱家宣读完陛下的口谕,你们也好草拟诏书不是?”

    康平恢复了往日和气的面容,客客气气的对杨士奇说道。

    虽然杨士奇从骨子里讨厌宦官,但是有郑和、王景弘、庆耀等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却又不祸害大明官民的宦官存在,这让他对宦官的看法有了极大的改变。

    康平是朱高煦的伴读出身,如今朱高煦贵为大明天子,康平依旧没有仗势欺人,待人接物仍客气非常。

    杨士奇不得不做出一个请的手势,回应道“少监请。”

    尽管此举显得有些谄媚,可杨士奇还是下意识的那么做了。

    康平见杨士奇挺会来事,于是故意多说了一句话。

    “上尊号之事,陛下劝过上皇多次,上皇始终没有同意,不知怎的,刚才上皇竟然同意了。杨学士,这可是一件大喜事啊!”

    杨士奇闻言,心中一动,脸上却不动声色道“少监所言极是,此乃普天同庆的大喜事。”

    一刻钟后,康平、杨士奇抵达六部朝臣值房。

    康平宣读完朱高煦的口谕,便回去复命了。

    而杨士奇等朝臣却心照不宣的从这道口谕之中,看出了很多东西。

    朱棣之前不愿意接收太上皇的尊号,并把大大小小的政事全部交给了新皇朱高煦处分。

    这让太多的人嗅到了别样的味道。

    尤其是宫中的宦官,与朱高煦关系亲近的郑和、王景弘、王彦、侯显、尹庆、昌盛等人并没有什么异心,恰恰是那些与朱高煦有过摩擦或不愉快、甚至是过节的黄俨、马骐、海寿等人,皆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恐惧感。

    黄俨本是司礼监太监,当年与赵王朱高燧走的较近,曾大肆收受贿赂,后来随着赵王就藩海外,他才变得老实起来。

    海寿本是御马监少监,乃是洪武年间朝鲜进献的火者出身,由于他来自朝鲜,故而朱棣多次派他出使朝鲜。

    自永乐七年至永乐十五年间,黄俨与海寿多次出使朝鲜采选雏女,同时索取大量贿赂。

    海寿与黄俨一样,贪婪成性,凡是外邦所赠之物,略不辞谢,一律收入囊中。

    永乐十七年,朱高煦得到郑和、王景弘的密报,说黄俨、海寿收受番邦使臣的贿赂,随即给予番臣方便。

    以朱高煦的性子,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很快就把此事告诉了朱棣。

    朱棣得知真相后,严厉斥责黄俨、海寿,对二人进行罚俸三年的处罚,并降黄俨为司礼监监丞、海寿为御马监监丞,此事才算过去。

    马骐最早是燕王府的内侍,与马和侍奉朱棣的时间差不多,属于朱棣的亲信宦官之一。

    当年大明平定安南之后,设置交趾都司,数年后,朱棣改设交趾布政使司,以刑部左侍郎黄福为交趾布政司。

    朱棣派遣马骐前往交趾担任监军,同时命其采办当地的土特产,主要以金、银、珍珠、香料为主。

    马骐到任后,既贪污又残忍,无恶不作,逼得不少交趾百姓揭竿而起。

    对马骐怙宠虐民之举,黄福并没有因为马骐是朱棣亲信宦官而屈从,反而坚决抵制并与之斗争。

    黄福与马骐的斗争对于减轻交趾百姓负担,尽快缓和因马骐搜掠而激化不稳的交趾局势起了很大作用。

    马骐害民之举因黄福的抵制而难以全面得逞,不免对黄福恨之入骨,竟向朱棣写密信诬告黄福养寇自重,心怀不轨。

    幸好朱高煦早就派遣诚意伯刘璟在交趾担任巡察御史,暗中查出了交趾民乱的真相,这才让马骐对黄福的陷害未能得逞。

    就这样,在朱高煦的一番操作之下,马骐在永乐十年被朱棣调回大明,数年后出任神宫监少监。

    神宫监掌太高各庙洒扫、香灯等事,是内宫十二监之中的清闲衙门,并不掌握实权。

    马骐、黄俨、海寿三人掌握的权力虽说并不大,可他们皆是宫中老人,造冷落之前伺候朱棣的时间都在十年以上。

    他们提拔的宦官,与收到他们好处的宦官,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若朱棣不当太上皇,并彻底把皇帝的权力交给新皇朱高煦,那他们三人这辈子也不可能翻身。

    但是现在朱棣要做太上皇了!

    这意味着,他们又有机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