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疑兵之计,重点便在于令徐州之人放松警惕。”
“若主公亲自引军前往,则刘备,吕布必然不会掉以轻心。”
“更兼陶谦前番与主公有杀父之仇,一旦主公领军,刘备,吕布必然知道主公乃是为徐州而来。”
“此疑兵之计,反而成为笑柄。”
郭嘉侃侃而谈,冷静分析道。
曹操听了后,不住点头。
“确实如此。”
如果他亲自领军,别说刘备,吕布等人了,就是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会绕过徐州,而先去攻打扬州。
“主公,可依奉孝之言,令一勇猛之将,前往徐州,待破城之后,主公再前往不迟。”
荀攸知道,曹操一直挂念亡父之仇,更想亲自前往徐州,拜访王寻。
所以徐州,曹操是非去不可的。
当即便是出言。
“公达之言,深得我心。”
元让,我有意让你率青州军十五万,前往徐州!
曹操当即便是看向夏侯惇。
自上次夏侯惇献出惊雷之策,夜袭定陶城之后,曹操便是更加看重他了。
更兼夏侯惇勤学,曹操经常在夜深,出厕之时,见到夏侯惇的房间还亮着烛火。
曹操甚为好奇,一番打听之后,才知道夏侯惇每晚研究兵法,不觉疲倦。
所以曹操心中更为看重自己这位近亲武将。
此番,令夏侯惇带青州兵前往徐州,曹操也是有自己的想法。
徐州在东边,与兖州,豫州不同,自己可以随时照顾到。
所以日后攻下徐州,必然要在徐州安排一位心腹大将,方可胜任。
曹操有意,将夏侯惇培养为日后的镇东将军!
而且,夏侯惇与王寻,还是有些交情的!
虽然未曾见到王寻,那夏侯惇却是与王寻的童子相谈甚欢,夏侯惇口中常念童子之名,曹操也甚为惊奇。
只是据夏侯惇所说,自王寻离开徐州之后,那童子也不在涂山之中了。
所以此番,令夏侯惇带兵前往徐州,是最好的选择!
堂下,夏侯惇听到曹操的任命,脸上也是露出喜色。
“主公放心,那徐州城本就乱作一团,如今又有奉孝良策,元让有信心,一举拿下!”
听到夏侯惇的保证,曹操赞许的点了点头。
继续吩咐道。
“此番,取徐州城乃是小事,后续我会将原青州黄巾的老幼妇孺,陆续迁移到徐州,来实行子玉的屯田之策。”
“这才是重中之重。”
对于曹操来说,徐州已然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必须想好以后的事情,解决当下田亩缺乏的问题,才是关键。
当即便是看向了麾下另一名顶尖谋士,刘晔。
“子扬,元让虽然骁勇,但在治理方面,还是没有经验。”
“你此番便作为随行参军,待徐州拿下后,便由你全权负责徐州田亩,人口迁移之事。”
“日后你主文,元让主武,徐州城才能稳如山岳。”
刘晔欣然领命。
以前曹操的地盘太小,只有兖州之地,刘晔固然素有才名,但与郭嘉,荀彧,荀攸等人比起,还是差了一筹。
所以刘晔与这几人共同辅佐曹操,是有些黯然失色的。
如今,自己被主公委任到徐州之地,也可实现自己的一番抱负。
毕竟,像荀彧,郭嘉这类经天纬地的智者,不可能哪里都有。
徐州,他也就听过陈登的名字。
但他自信不输于此人。
徐州城中,能够胜过自己的谋士,只有一个!
便是王寻!
但王寻向来闲云野鹤,曹操纵然再次相请,却也未必能够请到。
再说了,就算王寻愿意出山,曹操也必然将王寻留在自己身边!
想通了这些,刘晔对未来之事,充满了希望。
“子扬必鞠躬尽瘁,与元让携手共进,主公不必担忧东面之事。”
曹操扶须微笑,显然也是极为认可刘晔的才能。
“文若,那便由你写下这讨伐袁术的诏书,令人送往徐州,用来麻痹刘备,吕布两人。”
“元让,速去整点青州军,待刘备,吕布接到诏书,便率军出发。”
“子扬,你也去准备一下,徐州未来内政之事,就全靠你了。”
荀彧,夏侯惇,刘晔三人都是面带正色的拱手,各自准备去了。
...
夏侯惇回到军营,当即集合青州军,说明征战徐州之事。
一众士卒都是振奋不已。
他们的家乡本就在青州,徐州两地,如今能够回归故乡,并以军人的身份,帮助曹操拿下徐州,心中自然也是满满的自豪之感。
而曹操拿下徐州之后,必然会注重东面的发展,虎视青州。
青州兵们感觉,荣归故里的那一天,已是不远了。
昔日出青州,他们是以贼寇的身份,打着劫粮的名义,祸害天下。
未来定青州,他们便是正义之师,为曹公一统北方,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如何能够令众人心中不振奋?
夏侯惇又向这些士兵,说了将他们的家属一并迁往徐州,用以屯田之事。
士兵们都是非常感激。
他们响应黄巾起义,便是为了吃上一口饱饭。
之后,这些青州精兵,加入了曹操军,虽然能够吃饱,但青州兵老幼妇孺者,比他们就要差上许多。
可如今,曹操鼓励屯田,青州兵在前方奋勇杀敌,妇孺们则在后方安心种地。
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现在,曹操更是考虑到他们的归乡之情,将原本在青州,徐州的老幼妇孺,都安排在徐州屯田!
更是令这些青州兵日后驻守东边之地!
曹操仔细考虑这些士兵的感受,将心比心,青州兵也必然赤诚相报!
一时间士气大涨,势如破竹。
夏侯惇见状,满意的点点头。
“如此一鼓作气,徐州城唾手可得!”
七天之后。
夏侯惇正端坐军帐之中,研读童子前番赠给自己的兵法书。
却是突然有兵士奏报。
“将军,门外有一人,自称是豫州牧蔡邕手下从事,有事禀报!”
夏侯惇有些疑惑。
这马上要出军徐州了,怎么豫州传来奏报?
而且不找自己大兄曹操,找自己?
想来应该不是公事。
不过,当他听到蔡邕的名字后,当即一脸正色。
“速速请来!”
这可是子玉先生的岳父啊!
蔡邕求他办事,办得到也得办,办不到,想办法再办!
不多时,一名文士走入军帐之中,朝着夏侯惇躬身行礼。
“将军,蔡府君听说您要带兵出征,托小人将此书信带于您。”
“此书信,乃是子玉先生旧日一位颍川故友,听闻先生归隐颍川,所以致信,请其前往南阳一聚。”
“因为子玉先生如今不在颍川,所以请将军将此书信一并带去,好让先生知晓此事。”
文士说着,便是从袖口拿出一封帛书。
“子玉先生的朋友吗?他叫什么名字?”
夏侯惇十分好奇。
在他看来,子玉的一个童子都那么厉害,那么他的朋友,必然也是一方名士。
“蔡邕先生说了,此书信只是朋友叙旧,将军若心存疑惑,可以拆开一观。”
“真的可以吗?”
夏侯惇按捺不住心头的好奇,当即拆书观看。
待看到落款之人名字时,满脸疑惑。
“单福?单福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