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四十三章 再得荀氏高才,高氏兄弟对戈
    荀悦当即将刘擎扶住,又拱手回了一揖。

    两人又寒暄了一阵,刘擎才起身告退。

    离开荀府时,刘擎心绪难定,遇到荀悦,让他更加明白自己最缺的是什么,不是兵马和将士,战斗力这东西,以他的格局和思维,太容易得到,但是治国之才,属实难遇,特别是志同道合的治国之才。

    同时,刘擎的心情也是雀跃的。

    因为离开时,荀悦虽然不能马上追随自己,但是他给自己推荐了一个人。

    这个人也是荀氏子弟,而且是荀彧之兄,荀衍,先前一直游历求学,也是颍川变故发生之后,才回颍川的。

    如今,他正在颍阴故居中,照顾抱病的父亲荀绲,主持荀氏家务。

    下一站,颍阴!

    一日半之后,在颍阴城门外,刘擎见有人侯在城外,似乎在等待自己。

    “荀衍荀休若,特来迎接大王!”

    刘擎打量着眼前文士打扮的荀衍,还奇怪他是如何得知自己到来的,不过也不难想象,荀氏这么大的势力,自然有自己传递情报的方式,恐怕刘擎前脚刚入阳翟,报信的已经出发去颍阴了。

    “休若先生,本王有礼了!”刘擎笑着回道。

    荀衍和荀氏子弟一般,同样具备出众外貌,而且看他的个子,似乎是一帮兄弟之中最高的,虽衣着不甚华丽,但气质出众,一看就知有才气傍身,而且看这一身架子骨,怕亦会几分武艺。

    入府做客,荀衍杀鸡宰羊,在阳翟食物轻淡,这回郭嘉和典韦又有口福了。

    刘擎主要说说荀彧的趣事,荀衍则说起了游历的见闻。

    其中,刘擎特别留意到,荀衍有一段蜀中之旅。

    “刘焉去益州之后,听闻四处平乱,休若所见所闻,益州如今是个样貌?”刘擎好奇道。

    “益州已安定不少,然而百姓生活却未有改善,刘焉依靠豪强士族的力量镇压叛乱,然而叛乱平定之后,一切复旧。”荀衍无奈道。

    刘擎听着也是无奈,这便是时代的局限性,最底层的百姓,本就是薪柴一般的存在,他们的价值,就是燃烧自己,为士族豪强,为州郡衙门,为大汉社稷贡献光热。

    而且这条道,无论经过多少次循环,依旧很难改变。

    荀衍说的话,刘擎默默记下。

    现在考虑益州之事,为时尚早。

    “不知大王此来颍川,所谓何事?”荀衍也好奇问道。

    “非是为来颍川,只是路过此地,故来看看,见荀氏一切都好,老爷子病情有所好转,本王便放心了,今夜休整一夜,明日,本王便出发前去前线。”

    “大王为国征战,实乃社稷之福,衍深感佩服!”

    刘擎看着荀衍,一来二去,两人已经聊得熟络,家常公务什么都拉扯过了,刘擎琢磨着怎么开口,让荀衍出山效力。

    这时,郭嘉开口了。

    “休若,你空闲在家,不如与大王同去?见识见识大王的征战风采!”

    刘擎心中暗道:六!

    还得是你呀郭嘉,什么叫心腹,就是什么时候,什么分寸,说什么话。

    荀衍被郭嘉这么直白的一邀请,好似直接答应也不太好,不答应更太好,因为他明白,这个举动,名为邀约,实际上,是一种招募。

    “对嘛,若是无事,可一同前往,毕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嘛!”刘擎也开口邀请。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荀衍感觉脑袋轰然一声,被这句话惊住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仅是其生平写照,更是其理想写照,短短八字,竟描绘得如此清晰明确。

    荀衍看着刘擎,此时此刻,他方才体会到,为何荀彧老弟会如此义无反顾的选择刘擎,为何伯父荀俭,在刘擎一介白身之事,便敢于以族女婚事相许。

    文若和伯父的眼光,果真毒辣啊!

    郭嘉开口,刘擎二邀,荀衍再也没有无动于衷的理由,他当即转向刘擎,扶额相拜。

    “大王若是不弃,衍愿以身相随!”

    刘擎看了眼郭嘉,笑容一闪而过。

    “休若快快免礼!荀氏多俊杰,本王这是求之不得的,幸哉幸哉!”

    恭喜主公收服文臣【荀衍】

    姓名:荀衍,字休若

    品级:卓尔不群

    耐力:51

    武力:62

    统率:78

    智力:82

    政治:87

    魅力:78

    特性:【当机立断】分析时局,决策果断,陷入危局时,荀衍智力+3。

    【觉察】对敌方阴谋诡计有较高的觉察性。

    【将计就计】擅使此计,觉察到地方用计时,荀衍通常能做出恰当应对。

    忠诚度:70%

    收益:政治+0.87,当前政治82.45。

    刘擎发现这个荀衍也是文武全才,他的属性偏文治,但特性又偏向于作战用计,是一名可以独挡一面的大才!

    “今得休若,荀氏俊才,又得其一,本王甚是高兴,今夜破例,不醉不归!”刘擎大声宣告!

    郭嘉喜出望外,典韦笑得像个傻子。

    ……

    汝阳城头,旌旗招展,枪锋林立。

    此刻是汝阳,是一刻也不敢放松,外出求援的骑哨一次次的被张辽军拦截,射杀,而南北两营,至今也不敢轻举妄动。

    袁绍立于城头,望着出城门便四散而走的骑哨们,很快便会被张辽军盯上。

    又一次,全队覆没,失败!

    袁绍猛捶一下城墙,咬了咬牙,骂人的话都到口里了,生生憋了回去。

    “主公稍安勿躁,汝阳城坚,张辽未必能得逞,汝阳失联,周边定然会派兵前来的。”郭图宽慰道。

    袁绍听的出那些话是实在的,那些话是废话。

    “这都两日了,本公未见有人前……”袁绍说道一半,这才想起这可能是件好事,逢纪说过,若是贸然前来,相当于给张辽送菜。

    位于西南角的张辽营地,城头上便能看见。

    “如今哨探出不去,外面的情报也进不来,也不知道高顺是否进兵,高干能否将之挡住。”

    “主公放心,高干所驻的?强县,乃是高顺进军必经之路,一时间,恐怕不会这么容易前来汇合。”逢纪说道。

    “张辽在此,本公如鲠在喉,元图可有法子对付?”袁绍目光微眯,眺望敌营。

    “张辽骑兵,以野战称道,出城作战乃是下策,而起张辽统兵有方,便是夜袭,也难成事。”

    逢纪说了两个理由,其实还有别的理由,他没说,比如袁绍麾下的将领素质,自从失去颜良文丑之后,便落了一个台阶,后失去蒋奇高览之后,又落了一个台阶,如今他叫的上来名字的将领,虽有统兵厮杀的能力,却难以独当一面。

    所以在逢纪看来,此战只有一个字:“守!”

    袁绍目光转向西面,眺望群山,那是高干如今的驻军所在,?强县。

    ?强城头,高干看着率军兵临城下的高顺,心中也是感慨万分。

    高氏族亲,终究还是刀兵相见了。

    高顺昂头看着城头的高干,眨眼数年不见了。

    “元才,数年不见,你倒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可真是命运弄人,你我兄弟再聚,竟同为颍川太守,只不过你这个太守,乃是佞臣所封,难道元才会以此为荣吗?”高顺缓缓开口,一上来就将袁绍打成叛逆,占领舆论高地。

    高干看着高顺后的茫茫兵马,倒也不时惧怕,因为他知道高顺肯定攻不进来,因为城中驻军,倍于高顺。

    面对高顺的质问,高干亦有些难以启齿,若从内心深处讲,他并不希望袁氏走上这条道,因为这是叛逆之路,是要灭族的,而且高氏作为姻亲,亦会受到牵连,而且随着袁绍渐渐势微,高干的这种直觉越加强烈。

    为此,弟弟高柔想加入袁绍麾下时,高干直接阻止了。

    高干一阵苦笑,但还是说道:“孝父,你不必挖苦于我,今日有我在,你进不了?强。”

    高顺随口回道:“若我说,我今日根本没有想进?强县,我只是路过呢?”

    “你敢?就算过了?强,暴露补给线在此,你又如何深入?”

    高顺没有回答,而是扯开了话题。

    “元才,渤海王仁德满怀,凡大汉子民,皆视如己出,无论是黄巾,还是外族,乃至袁绍旧部,或有过错,大王都会给其改过自新的机会,今日我来此地,并非为攻城而来,而是专程告诉你,你还有回头的路,高氏亦还有回头的路,只要与袁氏断绝恩义,渤海王会给你们改过自新的机会的!”

    “作为降臣,被剥夺一切,贬为庶民?就是这样的机会?”高干反问道。

    “助纣为虐,乃是取死之道!若心中还有高氏族亲,你好自为之。”高顺高声嚷道,言罢便挥手离去,顺着绕城官道,继续向东。

    取死之道,好自为之,高顺的声音在高干脑中回想,若说在不在意族亲,他当然在乎,否则也不会阻止高柔,想着想着……诶?

    高顺怎么走?他就这么过去,他的补给线怎么办?自己若向颍川发起反击,来个围魏救赵,他怎么办?

    望着高顺军徐徐而动,高干驻足良久。

    “高府君,我军真的不出击,任凭他过去吗?”部将问道。

    任凭他过去吗?高干也这般问自己,然而心中却没有答案。

    “不急,放过其军,截其辎重,其军自乱,何须将士厮杀。”

    高干嘴上虽这么说,心中却是明白,这是自己的拖延之术,他有十分不好的直觉,这一次渤海王的进攻,可能会是袁氏的末途。

    高顺走出两里地,直到一名部将跟上,高顺警惕的问了一句,“后军可有追军?或是哨探?”

    “回将军,说也奇怪,毫无踪迹,那高干可是料到了我们有所提防?”

    有没有料到,高顺还真不知道,高干为什么不追,他也不清楚,或许是那句高氏一族的生死,真的唬住了他,如今的局势十分清晰,汝阳被围已经是第三日,高干自然知道异常,这一战的结果,稍有思路的人,也都看得明白,袁绍不过是负隅顽抗,或叫困兽之斗,高干犯不着将全族搭上。

    这一点脑子,高顺相信高干还是有的。

    “后军放松戒备,不过警戒哨要增加,继续行军!”

    高顺更改了军令,若他离开时,高干胆敢出城追击,高顺保证一定给兄弟留下个深刻印象。

    战场无父子,兄弟也一样,何况还是分立两军,立场相悖。

    “将军,我军就这般过去,那补给怎么办?”部将又问。

    高顺笑笑,“放心行你的军,不会叫你们饿肚子的!”

    “去汝阳吗?”

    “不,径直向东,去西华县。”

    “张辽将军不是在汝阳吗?我军不去汇合?”部将又奇怪的问。

    “正因为张辽将军粮草将尽,所以我们得去送粮草!”高顺语气转冷,显然已经不想解释。

    部将虽然愈加纳闷,但也不时没有眼力劲,高顺将军这个冷劲上来,自己再废话,就要遭罚了,他放慢了脚步,回到了自己的军阵,心中犯嘀咕:自己都没带辎重,哪来的粮草,又哪来的送?

    就在高顺军朝着西华县进兵时,西华县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西华县令戴琦,率领县兵封闭城池,并且将前来调配军粮的辛评一行软禁。

    城外驻军顿时哗然,驻将杨丑马上将西华县团团围住,一边喊话城中,让戴琦开城,另一边,将西华变故报给了驻扎长平的张杨,面对变故,他也不敢贸然攻城。

    县府,辛评虽双臂被缚,依旧对戴琦破口大骂:“戴琦奸贼,背叛主公,你不得好死!”

    “反复无常的小人,待主公领兵杀到,必将汝碎尸万段!”

    戴琦端坐县堂,巍然不动。

    无论辛评骂得多难听,似乎都如不了他的耳。

    辛评扯着嗓子骂了足足一刻钟,不仅骂他,还连带着堂上县丞主簿一起骂。

    县堂一众人对辛评的辱骂可谓气得吹胡瞪眼,然见县令戴琦不为所动,他们也便按捺下来。

    最后甚至连戴琦的祖上都问候了,最终声嘶力竭,方才停歇。

    这个时候,戴琦缓身站起,走到辛评面前。

    “君可知,戴某祖上何人?”

    ……

    (PS:求推荐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