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五章 大明亡与朱的真正原因
    远处的家宴还在继续笑闹,丝毫没有察觉到这边异样的气氛。

    经过短暂的震惊后,朱元璋神色恢复自然,问道:

    “行了,你少和咱说这些有的没的,你要是真想对咱动手,压根也不会等到现在。”

    “说吧,你刚才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刘士端看的暗自点头,果然是洪武大帝,心境果然非同常人能比。

    至于动手……

    算了吧,还没到那个份上。

    真打起来自己也走不掉。

    可随后借助灯光看到朱元璋微微颤抖的手指,差点笑了出来。

    “我想问一个问题,你,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底想要什么?”

    朱元璋没有理会他话里的不敬,傲然道:“咱自然想要大明万世不朽!”

    “其实,我们两个的目标都差不多。”刘士端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只不过,我是真的想让大明江山永存,而你,只是考虑你朱家的富贵,而不考虑百姓的生死!”

    “胡说八道!”朱元璋皱眉喝道:“咱自从登基以来勤于政事,就是想为天下百姓谋福祉,让他们都能吃得饱饭。”

    “什么时候不顾百姓生死了?”

    刘士端冷笑一声道:“那你为何要集天下粮银,供养皇室宗亲!”

    朱元璋是挨过饿的皇帝,所以为了让子孙后代都能吃饱饭,他登基后就定下宗亲俸禄制度。

    所有皇室宗亲,终身不可从事劳动,每年按照制度领取俸禄即可。

    亲王:年禄五万石。

    郡王:年禄六千石。

    镇国将军:三千石。

    辅国将军:一千石。

    奉国将军:八百石。

    镇国中尉:六百石。

    辅国中尉:五百石。

    奉国中尉:四百石。

    朱元璋被问的一愣,随后立刻笑了出来:

    “绕那么大圈子,咱还以为你要说什么呢,原来是这事啊。”

    “咱身为天子,为国操劳,难道让自家儿孙吃饱饭也是罪过?”

    “再说了,相比于大明岁入,这点年禄算不上什么!”

    刘士端却是诡异一笑:“当真?”

    看到他熟悉的笑容,朱元璋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

    应该算不上什么吧?

    “去年洪武十三年,大明境内各项税收得来的粮食和铜钱合计应该是一千万五百万两白银左右对吧?”

    “那去年分发年禄多少呢?”

    朱元璋明白他要说什么,道:“太子一人,亲王十八人,每年俸禄在六十万石左右,折合白银十二万两而已。”

    “这些钱咱还是给的起的。”

    无知啊!

    刘士端漠然的看着朱元璋道:“别着急,请皇上再算算看,郡王的俸禄需要多少?”

    这个帐就需要动点脑子了。

    按照如今的宗亲制度,世子可以继承亲王爵位,次子获封郡王。

    朱元璋心中默默计算了一下。

    “按照每人生五个儿子来算,那就是会有差不多一百位郡王。”

    “一百位郡王,年禄六十万石,折合白银,也是十二万两……”

    朱元璋语气轻松,并未放在心上。

    “那请皇上再算算,这些郡王能生下多少的镇国将军,又需要多少的俸禄!”刘士端继续道。

    朱元璋嘴角抽动了一下,他数学并不好,算起来颇为费劲。

    刘士端面无表情道:“让我来告诉你把,这一百位郡王,会生出五百位镇国将军,每人年禄三千石,合计年禄一百五十万石,折合白银约三十万两。”

    “是不是觉得这个数字还能接受?”

    朱元璋下意识点点头,三十万两而已,确实不多。

    “这五百位镇国将军,又会生出五倍的辅国将军,也就是两千五百人!”

    “辅国将军,年禄一千石!”

    “合计年禄二百五十万石,折合白银五十万两!”

    “看似也不多吧。”

    “然!”

    “这两千五百位辅国将军,还会生出五倍的奉国将军,那就是一万两千五百人!”

    “奉国将军,年禄八百石!”

    “合计年禄一千万石,折合白银二百五十万两!”

    这个数字,已经占据了岁入的一成以上。

    朱元璋眉头紧皱,他似乎明白刘士端想要说什么了。

    “一万两千五百位辅国将军,又会生出五倍的镇国中尉,那就是六万两千五百人!”

    “镇国中尉,年禄八百。”

    “合计年禄五千万石,折合白银一千万两!”

    嘶!

    这个数字出来,朱元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然而,刘士端没有给他喘息的打算,继续道:

    “这些镇国中尉,再生五倍的辅国中尉,那就是三十一万两千五百人。”

    “辅国中尉,年禄六百。”

    “合计年禄一万万,八千七百五十万石,折合白银三千七百五十万两!”

    “再往下,应该就不需要算了吧?”

    刘士端的反问,让朱元璋浑身僵硬。

    一万万石粮!

    三千七百多万两白银!

    整个大明的岁入,甚至都不够这些子孙的年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