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2章 天灾
    辛漪忍不住问:“是大坝要泄洪吗?”

    蒙昀沉默半响,并未接话,只含糊说道:“堤坝上还有众多士兵,不过是早做打算罢了。”

    辛漪直觉事情不简单,微皱眉迟疑地问:“那你呢?”

    蒙昀神色平静,温声道:“等你们进城,我就回去。”

    虽声音和缓,可语气是难得的不容置喙。

    “那大庙村的村民怎么办?”辛漪不禁有些担心。大庙村地处下游,离大河又很近,若是打算泄洪,还是得早些转移村民才是。

    蒙昀道:“官府已经派人在城外建避难所,不日就会动员大家撤离。”

    只是他也知道,下游也不只大庙村,还有许多沿岸村民需要转移,希望县衙修建避难所的进度再快一些吧。

    大坝上他会尽量拖延几日。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辛漪不放心,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帮上什么忙。

    这个时代没有冲锋舟,没有救生衣,若是河水决堤,老百姓只有靠人力。

    靠人力去对抗天灾,辛漪都不敢去想象。

    在天灾面前,人类太渺小了。

    蒙昀眸色温柔,轻声道:“你和孩子们好好的,就是帮了我大忙了。”

    辛漪嗔了他一眼,“我是说认真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便说。”

    蒙昀莞尔,眸光认真专注,“我说的何尝不是认真的。周崇已经在外头套好车了,你带着琢儿和婵儿,现在就走吧。”

    辛漪错愕,要这么急吗?

    她一颗心不禁提了起来:“这这么急吗?,我瞧着外头河水还未漫上来。”

    蒙昀道:“若是等到河水漫上来,如何来得及。”

    辛漪道:“可也用不着这么着急的,我有防备。”

    让她丢下大家,自己逃去城里,她做不到。

    何况蒙昀作为修建大坝的主事人,她若是因着他的关系,带着孩子先走,难免他以后

    不会被人诟病。

    当下便决定留下来,“你放心,我会保护好琢儿和婵儿的,若是真的到了那一步,我们再走可以吗?”

    “不行,你们留下来无济于事,早一日走,我也放心。”他语气不容拒绝。

    辛漪却是铁了心了要留下来,“有周大哥等众护卫在,我们也会时刻关注河堤的情况,若发现涨水,会第一时间撤离,你且放心。”

    他们早就有防备,若是情况不妙,再撤离也来得及。

    倒是蒙昀,在大坝上才是真正的危险。说着她看了一眼蒙昀,颇有些担忧:“倒是你,在大坝上要注意安全。”

    蒙昀皱了皱眉头,都什么时候了,她还如此固执。可他向来顺着她,看她倔强又带着担忧的眼神,他心头一软,只好退了一步。

    这次再不是商量的语气,而是最后让步:“最晚明日,你必须带着孩子走。”

    辛漪配合地点了点头,能争取到一日便一日吧。毕竟现在的情况也说不准。

    “不可逞强,若有异常,尽快离开。”蒙昀不放心,离开前又叮嘱辛漪。

    辛漪点头答应,“嗯,我知道,我们离河道还有一段距离,水也不是一下子就漫上来的。”

    “倒是你,万事小心。”

    蒙昀点头应了,又叫来周崇细细叮嘱,这才又冒雨出了辛家小院,往大坝上去。

    他刚走没多久,大庙村祠堂里就传来议事的钟声。

    辛漪撑了雨伞就往祠堂里去。

    到了祠堂才知道,原来是村里巡逻河道的村民发现河道开裂了一些缺口,正在发动村民们去挖沙堵缺口。

    聚集过来的部分村民们低声叹息:“咱们就在河的下游,若是发大水了,先别说庄稼了,咱们都不知道要往哪儿躲。”

    有村民附和:“是啊,庄稼被淹,就算躲得过洪水,咱们也得饿死。”

    “你说这天是怎

    么了?不是旱就是涝,这种日子要怎么活啊?”

    “要我说,咱们都别费那个力了,到时候水一来,咱们大家都得死。”

    几个村民们在唉声叹气地议论着,说得众人心中升起了一股哀愁。

    村正越听越不对劲儿,抬起手中锣锤,“锵锵锵”的边敲边说:“大家安静,且听我说一说。”

    村民们被锣声吸引了去,纷纷抬头看向村正。

    只听村正说道:“如今河岸上的缺口越来越大,咱们家中有男丁的,都出去河堤挖沙堵住缺口。妇人留在家中,收拾好东西,时刻关注外头的情况,做好撤离的准备。”

    有村民叹息:“唉,如今哪儿都是水,咱们要撤去哪里?哪儿还有地方去?”

    “是啊,村正你说,咱们还有什么地方可去?”

    有人垂头丧气道:“到时候水一上来,连庄稼都淹了,即便躲过了大水,最后还不是一样饿死。”

    人群中,李柱头听不下去,出声安慰:“总会有法子的,若是河道堵不住,咱们要第一时间撤离出去,活着总会有办法的。”

    王二牛在一旁附和:“是啊,已经这样了,如今也不是唉声叹气的时候,咱们一起想办法。”

    接着吩咐:“你们妇人在家里照顾好家人,警醒一些,若是有异动,就往高处跑。”

    辛漪想了想,觉得还是先跟村民们透个底,说道:“官府已经在城外高地修建避难所了,不日就能建好,到时大家尽量往避难所的方向撤离。”

    便有先前丧气的村民叹道:“唉,这也算是一个好消息吧。”

    大家显然没有想象中开心,对于他们来说,修避难所意味着发大水,村里不能住人了。人都不能住了,那庄稼肯定也不行了。

    “那咱们走了,地里的庄稼怎么办?”有村民不死心地问。

    庄稼可是他们唯一的生计。

    。.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