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您没事啦。”
朱高煦惊喜不已,心道还是国师有分量。
“是不是学堂的事解决不了了?”
学堂?
学堂的问题,现在还叫问题么?
朱棣深深叹了口气,看着眼下的三个儿子关心的目光,更是深感悲哀。
“大明,仍旧逃不出三百年的国运!”
此话一出,三位皇子顿时炸了锅。
“这怎么可能?!”
“这一个多月大明搅得天翻地覆,百姓拍手叫好,还有谁敢造反!”
“有匠户发展工事,农户降低赋税,科举选拔人才,大明怎么可能会亡?”
“要是说北方的草原,儿臣拼死也要将其拿下来!”
“依我看,没准就是国师在吓唬爹。”
“就是,国师有仙术不假,也不见得他真能看到三百年之后!”
“没错,国师肯定也有走眼的时候。”
……
朱棣听得苦笑连连:“国师或许真有走眼的时候,但这三百年的国运,却是连朕都看出来了。”
见三人将信将疑的表情,朱棣将一串串震人心魄的数字说了出来。
“三百年后,藩王七十人,年禄八十四万石!”
“郡王三百五十人,年禄七十万石!”
“镇国将军一千七百五十人,年禄一百七十五万石!”
“辅国将军八千七百五十人,年禄七百万石!”
“奉国将军四万三千七百人,年禄两千六百二十五万石!”
“镇国中尉二十一万八千人,年禄八千七百五十万石!”
“辅国中尉一百万人,年禄三万万石!”
“奉国中尉五百万人,年禄十万万石!”
……
……
一串串数字出口,御书房内鸦雀无声。
“不可能!”
朱高炽率先回过神,大声吼道:“我不信三百年后咱们朱家能有这么多人!”
“来人,把算盘拿来!”
很快,太监就把算盘送了过来。
朱高炽一把抢了过来,然后闷头就是一阵噼里啪啦敲打。
朱棣、朱高煦、朱高燧三人就站在一旁,紧紧盯着翻飞的算珠。
过了一炷香,
朱高炽脸色惨白的瘫坐在地上。
“五百万奉国中尉,只少不多……”
这话一出,御书房内再度陷入了沉默。
这一次的国运,再度狠狠锤在三位皇子的胸膛。
没有虚无缥缈的儒学和科举,而是一串串数字。
就像寺田制度一样,一串串令人无法辩驳的数字。
但是,
寺田可以改革,因为那只是一群无关紧要的和尚。
可是,这宗亲俸禄,却是不能收回!
他们现在终于明白朱棣为何一瞬间如此疲惫。
片刻后,朱高炽沙哑开口:“如果削减宗亲的年禄能不能行?”
这话一出口,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立刻警惕了起来。
太子没有俸禄不要紧,可这年禄关乎到两人未来的生计!
“没用的。”
朱棣无奈的摇摇头:“即便削减一半,到了奉国中尉这一代,仍旧需要五万万石粮食。”
“大明三年的岁入,也不够这些人一年的年禄。”
“若是再减下去,年禄几十石,还不如个九品小吏。”
“即便能勉强维系,可国库分文不剩,何以治理国家,何以抵御外敌!”
“终究是竭泽而渔……”
听闻此话,朱高煦和朱高燧既是松了口气,又是更加惆怅。
这么下去,除了砍掉俸禄之外,似乎没有生路了!
朱高炽问道:“国师怎么说?”
“镇国将军之下,各自谋求生路!”
这……
三位皇子面面相觑。
如果仅仅是供养藩王、郡王、镇国将军三代人的话,年禄只有三百多万石,折合下来也就六十万两,的确不算什么问题。
可是!
太祖朱元璋立下宗亲供养制度,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世受皇恩,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安度余生。
要是让三代之后无禄可食的话。
那镇国将军们的子嗣,将会为了继承爵位,争得头皮血流。
其惨烈程度,绝对不亚于皇位争夺!
这可不是废掉八股取士那么简单,这一刀要是砍下去,和削藩没有任何区别。
现如今有藩王二十位,郡王百位必然会为之震怒,他们之所以老老实实的,就是因为有丰厚的年禄养着。
一旦他们因为削禄联合起来,朱棣就是下一个朱允炆。
这种情况必然会发生。
即便是朱棣想到曾孙需要自谋生路,心中就格外不舒服。
不能让子孙后代享福,那这皇帝当着还有什么意思?
朱棣靠在椅背上,看着三位皇子沉重道:“和你们说实话,这烂摊子,朕不想管了。”
这要是放在以往,朱高煦的心思肯定得活络起来。
可现在他也丝毫没有争权的想法。
争什么呢?
争一个三百年后必亡的江山?
还是争着被那些藩王叔伯追着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