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衣少女大喜,悦声道:“多谢大师!”
员外也惊喜得眼中放光。
她施礼毛病百出,该说什么呢?
说得多了她记不住,也嫌过于罗嗦,只简要说出主要一点即可。
楚风想了一想,道:“双肩下沉。”
楚风说的是她施礼时双肩架起,显得有些做作,双肩下沉,就将其主要的毛病去掉了,其它小毛病也无碍大雅,去不去皆可。
红衣少女闻言愣了一下。
小和尚的话似乎与她的剑法无关,可细细一琢磨,这句无关的话却是关键的一句话,切中了她那式剑法的要害。
双肩下沉……
她越思谋越觉得对头!
那式仙女摘桃虽然疾快无比,令人咂舌,但却能让人屡屡躲过,是什么原因,她一直想不通,竟无端苦恼了几年。
如今经小和尚一点拨,顿然大开茅塞!
剑未动,肩先动,这是所有练武人所必定都具有的习惯。因而,凡与执剑人相与,先注意的必是对手的肩部,凭肩动而判断对手要动手的精确时间,采取提前应敌动作。
更有武功高深的人,可凭对手肩动,而得知对手将出的剑道,而未动先知,提前采取克敌招式,一举而制住对手。
她亦是剑未动,肩先动,不仅肩动,而且动幅很大,超出常人。
这主要是她是女子运剑比男人要费力,动肩才能提剑已是必然,正因为如此,她与人相互比剑时,肩的动作完全将她欲动手的目的暴露无遗,以至,每每失败,使这一式最具有威力的剑法变为了最不顶用的剑法,正如她平时所骂的“狗屁剑法”。
经楚风这一句话点透,她立即参悟透了为何不能真正发挥出这式剑法威力的原因。
要运用好此式剑法就必须让自己的肩不要动,在不动肩的情景下出剑!
对手是凭动肩而掌握主动,而肩不动,对手就掌握不了主动。
主动就会回到手中。
而不动肩唯一的办法就是沉肩,双肩下沉,而非上提,沉肩出剑,有谁能看得出何时出剑?待剑到了脖子上,他也不会发现!
双肩下沉!
这一语道破了天机!
解决了红衣少女三年未能克服的难事,从此她将不再苦恼。
她开心死了!
“感谢你!大师,小女子万分地感谢你!”红衣少女欣喜若狂地举臂在地上转了一个圈,再次向楚风行拱手礼,然后欢快地欢呼着奔跑了出去。
楚风莫名其妙。
他心想,只告诉她一个施礼的动作就高兴得她成了这个样子?
也太夸张了吧。
况且,她也根本没有接受我的看法,拱手时双肩非但没有下沉,反而抬得更高了。难看死了,真是太难看了!
她一个女孩子家,学拱手礼做什么?
怪了!
?
楚风好容易告别了庄员外,离开了庄宅大院,又踏上了南行之路。
路漫漫,天昏昏,楚风走的心急,不知何日才能到达峨眉山。
正在心急如焚奔走中,忽闻身后传来马蹄声,他不由回首望去。
见有两马飞驰而来,两马只有一人乘坐,骑马的是一个白衣女子。
眨眼已至眼前,楚风看清来的女子正是昨日途中遇到的与那红衣少女一块并驾齐驱的那个白衣少女,她被那红衣少女称呼姐姐。
楚风心中一阵狂跳。
他正是忘情注视这位少女时,被那个红衣少女斥骂了一顿。
现在想起仍不由哑然失笑。
好端端的盯着人家女子看什么?
可当时就是情不自禁地看人家,真是够厚颜无耻的……可是,她毕竟是楚风见过的第一位动心的女子,即使挨了骂也值得。
楚风抬起头来。
那美丽女子也正入神地注视着他,见他抬头看来,忙掩饰地将目光移开,脸却飞红了。
“爹爹让奴家为高僧送马来了。”她眼望别处,羞怯道。
楚风心中是何等机灵,岂能识不破她的这点把戏?
他大笑道:“你何必骗我?”
“奴家怎地骗你了?”
她咬住了嘴唇,多了几分娇憨,少了几分羞怯。
楚风因此处无有他人,心中不似从前那般胆小,走近白衣少女,直直望着她道:“你没有骗我吗?可你的眼睛为何望别处,不敢正视于我?”
“为什么不敢正视你!”
她转过脸来直视楚风。
她看到楚风眼里是纯洁无邪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