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八章 过年咯,放烟花咯
    今天是腊月三十一日,也就是除夕。

    汉代以前都是没有春节这一说法的,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正式确定农历的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春节开始定型。

    所以,三国时期的人们也是会过春节的。

    陶元潜《三国食货志》中写道:“三国时饮酒之风颇盛,南荆有三雅之爵,河朔有避暑之饮。”

    《初学记》中记载:“正月之朔,是谓正日。……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斛举寿,欣欣如也。”

    说明在三国时期过春节的时候,子孙后辈要向长辈敬献花椒酒。如果出门拜贺,人们通常需提上一坛柏酒。

    柏酒也是当时一种供元旦饮用的酒,用柏树叶浸泡而成,又名柏叶酒,寓意着松柏常青,蕴含了美好祝愿。在家喝花椒酒,出门送柏酒是当时的习惯。

    既然说到过年,自然绕不开年夜饭,三国时候的人们也不例外。

    每年岁首元旦,君主便举行大规模的宴会,首先是进行受贺仪式,公侯大臣分别向君主敬献贺礼,二千石以上升殿称岁,然后共同作乐宴飨,即兴赋诗。

    作为师父的姜然,在过节之时也是会被当作主公,父亲般的位置。

    众徒儿们每年都都会在春节之际为自己献上美酒,美食,以及钱财宝物等等。

    虽然过年仍旧是个开心的节日,

    可今年的姜然,总感觉过年缺少了些年味。

    他决定自己研制出礼花!

    烟花是化学的奇迹,其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中国,在公元600年至900年间,第一支已知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

    可在三国时期,烟花仍旧没有被中国人民给研制出来。

    提及到烟花就不得不延伸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

    据史书记载,早在先秦之前,我国古代就有炼丹家炼制长生不老药的历史。这些炼丹家们长生不老药没有炼制出来,倒是发现硝、硫磺、木碳混合后能够产生激烈的燃烧,甚至发生爆炸直接将炼丹师送上了天堂。

    此时的人们根本没想到火药的用途,只是把它当作了不祥之物。

    所以,当姜然外出购买火药原料时,众徒弟皆是心惊胆颤,生怕一个不小心师父把这学堂给炸上天。

    烟花的结构其实很简单,其结构只包含黑火药和药引。

    黑火药由硫磺、亚硝酸盐和木炭组成,点燃后进行物理反应;而黄火药是一种化合物,引爆后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在造出黑火药之后,为了达到好的表演效果,再在焰火和礼花弹中填充了大量用于发射以及爆炸的火药便可完成。

    例如,一个直径为20厘米的礼花弹在发射后,要上升到大概200米的高空才会爆炸,而这些星星点点覆盖的半径大约可以有80米左右。

    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能够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发光剂是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当这些金属燃烧时,会发出白炽的强光。发色剂其实只不过是一些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含有金属离子。当这些金属离子与氧分子发生剧烈反应时,会看到化合物燃烧发放出独特的火焰颜色。

    烟花便是利用金属的这种特性制成的。制作烟花的人经过巧妙的排列,决定燃烧的先后次序。这样,烟花引爆后,便能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出鲜艳夺目、五彩缤纷的图案,这就是中学常讲的焰色反应。

    为了达到预期中的效果,在除夕这一天前,姜然便已经开始着手礼花的研制。

    他时长在夜晚出入于深林之中,瞒着徒弟们暗自进行实验,想着在除夕当天给众徒弟一个惊喜。

    驻扎在附近的几千兵士总是能在夜晚听到砰砰砰的爆炸声,导致他们不得不加重巡逻的兵力。

    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姜然在除夕这一天前完成了火药的配比,顺利研制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礼花。

    到了除夕夜晚。

    众徒儿们如往年一样忘记了平时的辛劳,一心只享受着舒适的除夕夜。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这一众徒弟们最小的孙权都已经十四岁,所以大家也都到了可以喝酒的年纪。

    伴着美味绝品的年夜饭,徒儿们先是对姜然端杯敬酒,随后彼此间推杯换盏。

    酒过三巡之后,众人又开始吟诗作对,谈天说地,一幅人间天堂的景象。

    看着时辰差不多了,姜然也是拍了拍手对一众徒儿道,“来啊,徒儿们,随为师到院内观瞧。”

    九人面面相觑,不清楚师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听师父的话是准没错的!众人纷纷跟上了姜然的脚步来到院内。

    只见,地上已经摆满了一排由红纸包裹的礼花,只需引线便可燃放。

    徒弟们哪里见过这种新奇的玩意,一时间窃窃私语,纷纷猜测起这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