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四章 无路可走,还得请先生出山
    诸王分封就藩之后,并不是不能回京。

    这时候朱标健在,朱元璋并不担心诸王回京有什么危害。

    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有向外开疆拓土的心思,反而需要他们在边塞经营。

    若是召他们回来,也耽误事情。

    “标儿,这事还需再考虑考虑,凡事先定策,才能考虑之后的行事,不必急于一时。”

    朱元璋拒绝道。

    朱标也不再说弟弟们的话题,低头看着地图,视线游走疆域。

    “儿臣以为,北方为蒙元故地,就算不去开疆拓土,也要继续征战。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可轻易放过。”

    “可纵使击败草原汗廷,我汉家非草原之人,又如何统治,只能统而不治。”

    “西域哈密,乌斯藏,还有蒙元汗国,若要恢复汉唐西域之治,亦是对蒙元的打击,并无问题。”

    “但也无力开拓。”

    “南方,是我大明藩属安南国。”

    “安南在汉时就已经设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归于中原统治,却又流失在外。唐时又重设安南都护府,唐末又复独立。两宋孱弱,终究未能收复,如今已数百年,非我汉家土地。”

    “诸如真腊国,暹罗国,占城国,与我大明汉家风俗各异。”

    “至于东面的高丽,倭国,琉球,以及南洋更加遥远的苏门答腊、爪哇国、渤泥国,却更是无从下手。”

    “我大明虽国力之强盛,四夷臣服,百国朝贡,但若要征服四夷,力有所不能及也!”

    古人并非没有见识,元廷四处出击,一路打到欧洲,建立大小汗国无数。

    如今明朝虽然已经立国十几年,可疆域还远不如元廷剩余的各个汗国。

    朱元璋视蒙元为生死大敌,多年来屡次派兵出征,恨不得将其挫骨扬灰。

    如此,自然也有一副虽然简陋却包罗各国的地图。

    线条纵横,非常人能够看懂,若不专门学习解读地图之法,估计和看无字天书一般。

    这地图之上,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海内海外,各国林立,好似包围着大明。

    这正是朱元璋听了朱钧的话,知道正确的道路,却没有办法做到的原因。

    朱元璋不得不叹气:

    “咱也看了古籍记载,上古与如今不同,当时唯有我中原为天下表率,文明之地,四夷不过是野人,毫无文化传承。”

    “如今各国,早已各有风俗文字,岂是能轻易占据。”

    “咱难道不想出河西走廊,恢复西域?还有那高丽、安南,都是我中原故土,屡复屡叛。可就草原之战,就已经耗尽我大明国力,只好放任他们。”

    父子俩四目相对,一时间无话可说。

    再往下说,就得提出如何解决问题,无论是国力,还是开拓的政策,都没有任何头绪。

    这两天以来,他们私底下也是想了又想,再三思索。

    朱元璋想找个头绪,能够保持父亲和皇帝的威严,再和朱标讨论。

    朱标则是为了奏对,绞尽脑汁试图想出一点思路,好在父皇问起的时候有话可说,但也没有成果。

    结果到了现在,二人都没有办法继续说下去。

    这时候,发现有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是多么的重要。

    如此一来,他们更是意识到朱钧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不如,向先生请教?”

    朱标试着开口说道。

    这个先生,显然只有朱钧。

    朱元璋似乎终于等到这一句话,顺着话点点头。

    “达者为师,标儿,你可得好好请教先生,不可自恃身份,当虚怀若谷。”

    朱元璋训诫了几句。

    “儿臣明白。”

    朱标听明白的,父皇想不到办法,就没有办法和朱钧论道,只能听朱钧说。

    这种有失威严的事情,只好让朱标来做了。

    朱标看的很开,他如今年轻,还带着年轻人的热血。

    这一腔热血还没有熄灭,只是找不到挥洒的方向。

    如果老老实实继承大统,那自然不需要这些。

    可要是能够改变大明的未来,岂不是能够开创更伟大事业。

    突破历朝历代之限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只要一想,浑身似乎都要沸腾了。

    这种二十多年来前所未有的感觉,让朱标这两日处理起奏章,都少了许多疲倦。

    如此一来,别说只是请教先生,就是拜先生为师,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大街上,朱钧在坊市闲逛,左看看右看看,觉得挺有新奇感。

    虽然南京城已经是京城,天下有数的繁华,但真要说有多少乐趣,着实没有。

    朱钧来了这么多天,出了两次门就没兴趣了,只是为了不闭塞耳目,才定期出门见见世面,听听人们都交流,免得对外面一无所知。

    身后跟着的,正是锦衣卫百户王义,当然现在的王义是吴八爷家的小管事。

    这时候忽然上前凑到朱钧面前,打了个稽首。

    “朱先生,老爷来了,在等您。”

    王义恭敬的说道。

    朱钧一愣,这出门好一会儿了,怎么突然说这个,出门前怎么不说。

    左右看看,也没人来通风报信啊。

    这古人不是最讲究的,上门也得提前说一声呐。

    不过也没在意,想到老吴估计已经确定药效,才急匆匆的不打招呼跑过来。

    这也正常,古人见了这等降维打击的神药,没有直接冲到大街上来找他,已经是相当有定力了。

    “走吧!”

    ...

    熟悉的小院,这一次,轮到朱元璋与朱标,站在门内,等待朱钧到来。

    三人一见面,不约而同大笑起来。

    回到客厅,朱钧止住笑容,好奇问道:

    “老吴,怎么样,可是确定了药效。”

    朱元璋喝着茶,咳了一声。

    “先生大才,如此神药,令人震撼。”

    朱标有眼色的接过话题,这一次,他特意靠近朱钧一边坐下,方便交流。

    “先生,此事在下就能做主,请父亲来,做个见证即可。”

    朱标眼神示意朱钧,有话可以直接和他说。

    “对,孩子大了,能拿主意,你们谈就行!”

    朱元璋笑眯眯的说道,悠然自得的喝起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