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22章 重新披甲
    赵晢让人送走了帕孜勒。

    李璨忍不住问:“赵泽昱,父皇真的要将赵音欢送去和亲?”

    方才的事情她看明白了,这是离间计,只是陛下真的舍得让赵音欢嫁给帕孜勒?那可是大渊唯一的嫡出公主,皇后娘娘会同意吗?

    “别担心。”赵晢牵过她:“父皇已经预备好了,认了宗室一个姑娘代替赵音欢。”

    “那赵音欢人在哪儿?”李璨不禁问。

    “被皇后软禁在后宫中了。”赵晢回道:“那个宗室女已经住在她的公主府了。”

    “赛乃慕就那么死了,不会有事吧?”李璨有些忧心。

    “不必担忧。”赵晢揽过她:“我都安排好了。赛乃慕公主远非你我所见的那般简单,她是帕孜勒的嫡亲妹妹,心却是向着木合塔尔的,来大渊时间不久,却已经派人送了几波消息回去给木合塔尔。除了她,一劳永逸。”

    “边关那里,父皇又派人去了?”李璨想起来问。

    说起边关战事,赵晢面色微沉:“嗯,选了两员大将,带了三万精兵,去接替高荣刚之职。”

    “希望他们能旗开得胜。”李璨忧心忡忡。

    *

    乾元帝才打发了帕孜勒,扶着额头忧虑地翻着书案上的奏折,瞧着烦闷的很。

    德江笑着进了文德殿:“陛下,宸妃娘娘来了。”

    “快请她进来。”乾元帝闻言,将撑着下巴的手收了回去,面上也有了笑意。

    “诶。”德江答应了一声,忙转身去了。

    片刻后,宸妃走了进来,手中提着个食盒行礼:“陛下。”

    “菲儿不必客气。”乾元帝起身,迎了上去:“就是给朕预备的?是什么?”

    “一早起来炖得汤,陛下这些日子辛苦了,快趁热用了吧。”宸妃将食盒放在书案上,开了盖子,大殿内顿时香气四溢。

    乾元帝受宠若惊:“菲儿有心了。”

    但看她一副贤淑的模样,又觉得颇为不适,他还是喜欢宸妃嚣张跋扈的样子。

    宸妃盛了一碗汤递给他:“臣妾听闻,边关又打了败仗?”

    乾元帝面上的笑意凝固了,顿了片刻,点了点头道:“是这样,不过朕已经派援兵前去了,应当很快便会有好消息传来的。”

    “陛下这么自信?”宸妃在书案边的椅子上坐下,微微挑眉望着他。

    乾元帝停住了手中的汤匙,打量她:“菲儿这话是何意?”

    “陛下说呢?”宸妃偏头望着他。

    “你有什么话,直说就是了。”乾元帝放下汤匙,取过帕子擦拭唇角。

    “当初,李谚镇守在大金边界,杀得大金闻风丧胆,数年都不敢来犯。”宸妃徐徐开口:“如今,边关连着吃了几次败仗,陛下还不打算让李谚出战么?”

    她今日就是为这事来的,心儿和泽昱的亲事虽然近在眼前了,但心儿背后一直没有倚仗,只怕以后在东宫立不住。她得为心儿和泽昱筹谋,这兵权还是落在李谚手中,比较安心。

    再说,她这不全是为了私心,也是为大渊考虑,乾元帝再这么执迷不悟,还会打更多的败仗,死更多的人。

    乾元帝顿了顿道:“宸妃提出此言,是为了大渊考虑,还是纯粹是为李谚鸣不平?”

    “赵岭。”宸妃变了脸色,拔高了声音:“你好歹也是一国之君,能不能为兵士、为百姓考虑考虑?因为你放不下你的私人恩怨,放着良将不用,偏要用那些庸才,你就是个昏君!”

    乾元帝刚要开口。

    宸妃又接着道:“当初的事情,都过去了这么多年了,李谚的儿子都娶妻了,你还绕在这桩事上出不来。罢了,后宫不得干政,你就当我今日不曾来过吧,反正江山是你的,你想如何作践都由得你。”

    她说着,便起身往外走。

    “你别走啊。”乾元帝伸手拉住她:“朕不过是问问,并无他意。”<a href="http://www.166xs.cc" target="_blank">www.166xs.cc</a>

    宸妃冷笑了一声,不理会他。

    “这件事情,朕会考虑的。”乾元帝将她的手握在手心。

    “随你。”宸妃用力将手抽了回去:“臣妾回去午休了。”

    说话点到为止即可,乾元帝就是个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东西,她估量着他会仔细考虑这件事的。

    果然,隔日乾元帝便召了李谚进宫。

    “臣李谚拜见陛下。”李谚在下手,郑重作揖行礼。

    他虽无实权,但靖安侯的位置还在,所以在乾元帝面前还要自称“臣下”。

    “言传免礼。”乾元帝很是随和的称呼了李谚的小字。

    李谚并未受宠若惊,这是站直了身子,不卑不亢。

    “赐座。”乾元帝抬了抬手。

    德江忙搬了椅子来。

    李谚谢过之后,撩袍坐下了。

    “自从南地归来之后,这些时日在帝京,你过得可称心啊?”乾元帝闲话家常般问了一句。

    “回陛下。”李谚低头回道:“臣自弱冠之年,便一直在疆场厮杀,从未有过一回在家中陪伴老母与亲人这么。说起来,臣该谢过陛下。”

    他说着又起身行礼。

    “你与朕之间,不必如此客气。”乾元帝抬了抬手:“朕近日仔细思量过了,金国实在嚣张,罗焱成虽然是你一手带起来的,但比起领兵还是你更胜他一筹。

    再说那金与大渊交界之处,一向都是你镇守的,这么多年都不曾出过纰漏。

    朕糊涂啊,像你这样的好将领闲置在帝京城内,却用了那些庸才。”

    “陛下言重了。”李谚依旧低着头。

    他便是这样的秉性,不会有意去讨好任何人,哪怕眼前坐着的人是乾元帝。

    乾元帝在心里叹了口气,这么着还得他先开口:“朕想叫你重任大将军之职,奔赴边关,接替罗焱成的位置,替朕将金夺去的城池都夺回来,你意下如何?”

    “陛下但有令,臣万死不辞。”李谚起身道:“不过,臣用兵不喜受人拘束,陛下若是派臣奔赴边关,那些监军一类的职务,还是撤销吧。”

    他带兵,自有原则,不喜旁人插手。

    “那是自然。”乾元帝笑起来,很是满意:“那这件事,朕便交给你了。

    你那两个儿子,你平日里也是用惯了的,朕给他们加官进爵,此番也让他们随你一道去吧。”

    有道是“上阵父子兵”,李谚带着他两个儿子上战场,向来是无往不利的。

    “是。”李谚应了。

    “那你这便回去准备吧,圣旨晚些时候到,你明日动身。”乾元帝挥了挥手。

    李谚拱手:“臣告退。”

    李谚回了靖安侯府,将家中老小都召集到正厅,说了乾元帝叫他重新挂甲,奔赴边关一事。

    “大哥哥二哥哥也要去?”李璨不由问。

    她看祖母、大伯母和大嫂嫂的脸色都不好看,表妹看着二哥哥都快要哭了。她心中也理解,虽然说家里头都盼着大伯父官复原职,家里也好有所倚仗。

    可去边关,那真的是拿自己的性命在拼,如果可以,她也不想大伯父和哥哥们去。

    “是。”李谚点头。

    “明日便要动身吗?”李璨又问。

    李谚点点头:“边关情形危急,我既应了,自当尽快前往。”

    李璨看了一眼章淑华:“再有两日,便是大嫂嫂的小生辰了,我去求求陛下,让大哥哥留下来,陪大嫂嫂过了小生辰再去吧?”

    章淑华意外地望着她,心里头一时又是感动,又是愧疚。

    “我看可行。”林氏赞同道:“这是淑华进咱们家门的第一个生辰呢。”

    “也好。”李谚答应了:“待淑华生辰一过,琢儿即刻便要往边关去,片刻也耽误不得。”

    “是,儿子记下了。”李琢点头应下。

    众人散开时,章淑华犹豫了一下,追上李璨:“七妹妹,等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