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六章 再临祖地
    每一步落下都没有发出丝毫声响,朝着里面的寝室而去,不久,他进入房间中,径直来到了床榻前,看着里面熟睡的身影。

    “嗯?”熟睡之人似察觉到了什么,睁开眼眸就看到将领的存在,那股不寒而栗之气袭来,如坠冰窖。

    让其心头狂颤,但还是忍着心头的震惊,道:“你是什么人?可知这里是郡守府邸。”

    将领没有回答,只是口中平淡的沉吟:“李牧,年岁四七,本地人氏,于秦王暄三十一年秋,胜任牧郡郡守之位。”

    “嗡。”话落,腰间秦剑缓缓出鞘,一股无形的杀戮之气释放,迅速弥漫在房间内。。

    正月末,京都。

    在这段时间里,不断有人自千里开外而来,甚至,不乏有穿着各异的人,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他们都是从人合之外而来的使者。

    天下能人异士,齐聚京都,一时间人山人海,沸沸扬扬。

    只因为,即位大典,快到了。

    “闪开、快闪开…”骤然间,一道马蹄之音响起,便见一人骑着战马、手握旗帜疾驰在道路上,速度很快,朝着王宫的方向而去。

    “发生了什么?”两旁的众人急忙闪避。

    可当看着离去的背影,众人都隐隐意识到了不妙,尤其是那面旗帜…更是有着非凡的意义。

    这让得不少知情人,心头一震。

    “黑底王旗。”一道声音在二层阁楼上传来,开口之人,赫然是公主欣乐。

    因为王兄之前交待她照顾怜月,于是,她便和怜月一起走出了王宫。

    虽然,这是她要求的。

    “什么是黑底王旗?”旁边的一位清冷少女开口,眸子看着渐行渐远、朝着王宫而去的旗帜。

    她自然是怜月了。

    “黑底王旗,是我秦国的战旗,所以,只要黑底王旗现身,便意味着定有大事发生。”欣乐念及此处,心中不由一阵忧虑。

    “战旗…”怜月沉吟。

    这一刻,她自然也听明白了,黑底王旗出现,那么秦国必有战事。

    “姐姐,我们回宫吧。”欣乐眸子看向怜月,说道。

    若是她的猜测属实,那么秦国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都会暗流涌动,难以保证不会发生预料之外的事。

    尤其是如今的京都城内,龙蛇混杂,就连**八荒之人,也来了不少。

    虽然时刻都有巡城军巡防,即便是她们出来,都有暗卫随行,更有看起来实力应该很不错的姐姐,但她还是不想让王兄为她担忧。

    “好。”怜月也看出了她的神情。

    何况,若非欣乐,她也不会出来。

    议事殿。

    秦宣正批阅奏折,有几道身影急匆匆的赶来,还未靠近,便见其中一人连忙道:“大王,边疆前线来报。”

    赫然是太尉,穆瑰夏。

    以及左丞相、和御史大夫,此时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匆匆而来。

    “这么快么。”秦宣沉吟一句。

    随即接过太尉的信函,眼神看着里面的内容,片刻后,方才口中说道:“传令。”

    三公躬身。

    便见秦宣开口:“即刻通知全国各州,属军集结,时刻备战,军械库清点所有军械以及粮草、马匹等重要战备物资,同时,岷山大营养精蓄锐,等待寡人的号令。”

    “诺。”太尉拱手道。

    “大王,那三日后的即位大典,是否要…?”左丞相询问道。

    如今秦国发生了这般严重的事情,必然会影响到即位大典,这是肯定的。

    秦宣听到此话,眼神看向左丞相,冷淡开口:“即位大典,乃国之礼仪,君子尚知一诺千金,寡人身为秦王,又岂能信口雌黄?”

    “既已昭告天下,便按日举行。”秦宣道。

    即位大典之期,天下皆知,且广邀天下黎民,甚至,还有各国来使,又岂能随意推迟。

    “臣等明白。”三人眸光一闪,随即明白了大王的意思。

    “嗯!都下去做好准备吧。”秦宣一挥手,继续批阅这些竹简、及各地奏折。

    “大王圣躬安,臣等告退。”

    随即退了下去,纷纷准备所有事宜,不过,还有一人留了下来。

    一人之下的相邦,左丞相,此时看向王台上的身影。

    “相邦可还有事?”秦宣语气平静,看着手中的竹简,开口道。

    “回大王。”只听左丞相开口,沉吟了一下,忽然道:“大王可曾了解阴合?”

    “阴合?”秦宣语气沉吟,虽不知左丞相说这话的用意何在,但还是随口回应:“中州**,分人合、地合、天合、阴合、阳合、万物合,阴合与我秦国人合同为**之列,怎会不知。”

    “大王即知,老臣便直言了。”左丞相语气停顿了下,便道:“最近老臣的府中,来了一位外来者,见其与老臣有眼缘,收其为义女。”

    说到此处,他看了王台上的秦宣一眼,收义女的这件事,在他心中一直酝酿了许久,最终还是选择了直言。

    秦宣听到这里,淡淡一笑,道:“既能得到相邦的赏识,还收其为义女,想必也有过人之处。”

    左丞相眼神闪烁,不知大王是否真没听明白,还是故意如此?

    但他随即道:“大王,实不相瞒,此女名为东方凤,因家中变故,这才流落到了我大秦。”

    深知东方凤所求的这件事,只有秦国的王,才能帮助到她。

    “秦国事多,且面临国战之危,寡人事务繁忙。”秦宣仿佛没听出里面的含义,平静的道:“相邦若无事,便下去筹备即位大典。”

    左丞相心中咯噔一下,哪里还不明白,随即又道:“大王,她来自阴合。”

    “阴合…”秦宣手指略僵,沉吟了一下,像是猜到了什么,看向左丞相,道:“是阴合的东方家?”

    “正是。”左丞相回应。

    秦宣思虑了片刻,仿佛在思考其中轻重,毕竟阴合的那个东方家,份量可不轻。

    左丞相也没有追问。

    片刻后,只见秦宣回道:“如今即位大典在即,天下瞩目,相邦也去筹备所有事宜吧,至于这东方凤…?日后再说。”

    对于阴合东方家的变故,他自然是听说了一些,不过,这东方凤既来自那个宗族,因此其目的,他也猜到了**不离十。

    “这…”左丞相沉吟,并不明白秦宣的意思。

    不过下一刻,他便见到秦宣皱了皱眉,似有不悦,他只能内心一叹,道:“大王圣躬安,老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