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制燧发枪,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
受制于这个时代的科技条件,还需要一段时间,才可以。
李信倒也不着急。
毕竟,北方显德府一带的草原马匪,并没有立刻进攻。
而双城府那边,有张诚、刘铮、王忠、牧云岩等人在,倒也不用担心。
只要有了充足的时间,等到双城府的战壕体系,构筑完成的时候,就能够将草原马匪挡在双城府以外。
到那个时候,整个东宁城附近都能够安全了。
也是时候,迁徙一些移民,前往定理县等东宁府辖下的县乡了。
建设,最为重要!
只有经营好自己的基地,遇到外敌入侵,才会游刃有余,不至于惊慌失措。
现如今的东宁城,各项事业已经逐步步入正轨。
赚钱方面,香皂、肥皂、烧酒、香水等产品,都有惊人的利润,足以应对目前东宁城的一些开支。
建设方面,水泥、砖瓦、木材等,也都在大量生产着。
军事方面,火药、轰天雷、火炮、弓弩等器械,也起到了惊人的作用!
就连科技方面,煤炭、钢铁、轨道车、玻璃、望远镜等,都在一点一点生产着。
科技,也已经打好了基础。
煤炭、钢铁,乃是工业革命的基石。
这两样产业,都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着。
不过,李信却知道除了这两样产业之外,还有重要的产品要早点打好基础。
那便是化工产业。
化工产业虽然比较复杂、困难,不过却也要早一点进行布局,选取专业人员进行实验,积累经验。
先行打造好化工基础,等到水到渠成之后,就能够布局化工产业了。
现如今,生产香皂、肥皂,便需要烧碱。
现在的烧碱,大都是天然矿物开采出来的,东宁本地并不生产,大部分都是从江南等地采购回来的。
这些产品,都能够工业制取。
这,便是化工基础。
化工基础,在于三酸两碱。
三酸两碱,指的是硝酸、硫酸、盐酸和烧碱(氢氧化钠)、纯碱(碳酸钠)。
有了三酸两碱,就能够制造化肥、黄色火药等新产品。
这也是工业新发展的基础!
李信在智能科技中搜寻了一段时间之后,找了一些研究人员,专门负责在实验室研究制取三酸两碱。
至于能否成功,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毕竟,在这个化学没有一点起步的年代,想要从零开始,非常困难。
李信倒也不奢求什么。
……
除了化工基础之外,李信要安排的第二件事务,就是土造化肥。
现如今,从淮北等地迁徙而来的移民,已经多达**万人之众了,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迁徙而来。
这么多新移民,也在不断开垦荒地。
再加上,双城府收复之后,整个东宁府以及下属各个县城附近的良田,都可以开垦。
有了这么多良田,自然要种。
而种田,单纯靠天吃饭,肯定不行。
尽管这个时代,没有优良的种子、化肥、水利设施,不过却可以一点一点改善条件。
良种没有,那就从化肥、水利设施着手。
水利设施,已经吩咐东宁府、工程队等人员,开始在周围进行测量,等到秋收之后,就开始挖掘水渠灌溉工程。
至于化肥,也简单。
现代复合化肥生产不了,不过土造化肥,还是可以生产的。
在智能科技里面搜寻一段时间之后,李信寻找到了几种制造土化肥的方法。
一,土氨水。
用新鲜牛粪一百斤、黄豆粉一两半、熟石膏粉十斤,搅拌均匀,密封放置三天进行发酵。
发酵之后,加入三倍水混合,进行使用。
其肥效,甚至比氨水还要好用一些!
二、土硫酸铵。
用人尿液一百斤、熟石膏粉十斤、水五十斤,混合搅匀,封闭十天后使用,肥效堪比硫酸铵。
三、土复合肥。
先将石灰石碳酸钙粉碎、研磨过筛,按照两百斤石灰石粉末加入两百四十斤到三百斤人尿液的比例,搅拌均匀,堆成土堆,外层糊上泥土严密封藏堆放七天。
这种土复合肥,也适合底肥、追肥使用。
这三种土造化肥,也是最为常见的土化肥,生产流程也不复杂。
印象中,小时候的李信也都见过祖辈在田间地头进行堆肥,那个年代化肥还不多。
土化肥一度成为乡村家家户户必备的东西!
也是那些年代,粮食增产的保证!
这样的技术,自然要在这个年代进行推广。
将这些技术,传授给东宁府的技术人员之后,李信也叮嘱东宁知府刘静轩,派遣人员前往各个区社,将经验技术传授给百姓。
只要百姓们学会了土化肥的堆肥技术,来年开春种粮之后,用上一些土化肥,或许能够增产!
只要粮食产量上来了,东宁城这边就不必依赖于外购粮食了。
粮食安全,也非常重要!
可以说是整个东宁城的命脉!
因此,李信也格外上心!
让李信上心的,还有玻璃产业。
在前段时间,试制成功玻璃之后,李信也成立了玻璃局,负责生产玻璃。
另外,李信也吩咐东宁制造总局那边,研磨镜片,大量制造望远镜。
这些望远镜批量生产出来之后,也将作为王府卫队下辖各营的必需品。
在布局了这些产业之后,李信来到了东宁老城外。
看着空地上,堆放着的大煤堆,李信眉头微皱,恍然想起了年前在东宁城过冬的场景。
那时候,东宁城刚刚经历了草原马匪入侵一战,物资匮乏,条件艰苦。
漫长的寒冬,都是熬过来的。
这种苦楚,李信不愿意再承受了!
而现在,有了煤炭,冬天也就有了生火、烤火的原料。
想了想,李信在智能科技里面搜寻一番,找到了两个新产品。
其中之一,便是火炕!
火炕,作为东北地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设施,也保证了东北子民度过严寒。
现如今有了煤炭,火炕就更加方便容易了。
搜寻好了图纸之后,李信就从工程队调拨了一部分人员,先在信王府建造了几个火炕。
“殿下,”
一名仆人满脸欣喜地跑了过来,道:“火炕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