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章 《永乐大典》....现世!!!(上)
    在王雨洁同意入职华盾生科后。

    徐云也总算是松了口气。

    虽然他不是什么圣人,当初的4.23事件和他也没任何关系,他更没有义务对孟亮和王雨洁进行补偿。

    但出于一个普通市井小民的价值观角度,他也确实愿意帮孟亮与王雨洁一把。

    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或许、八成、大概也能算是个企业责任感?

    总而言之。

    在意向达成之后。

    无论是徐云王雨洁还是孟亮孟东国,精神上都骤然放松了许多。

    随后徐云又和孟东国碰了杯加多宝,夹起一筷子肥肠压了压胃,继续对孟亮和王雨洁说道:

    “对了,孟亮同学,王老师,还有一件事想和你们说一声。”

    “准确来说,是最高检的陈灵检察官托我对你们转述的。”

    听到陈灵二字。

    孟亮和王雨洁连忙正襟危坐,做侧耳倾听状。

    虽然他们没怎么和陈灵打过交道,但对这位正义的检察官的印象都很不错。

    只见徐云顿了顿,把声音略微压低了一些,说道:

    “是这样的哈...陈灵检察官想问问你们,接下来有没有对倪梦琳和丁夏夏提起民事诉讼的想法?”

    “民事诉讼?”

    孟亮和王雨洁闻言一愣,下意识的面面相觑了起来。

    徐云见状一挑眉,心中暗道了一声果然如此。

    陈灵明面上是让他询问孟亮二人有没有这想法,但多半已经猜到了他们压根就没这方面的意识。

    看似询问,实则是为了提点。

    过了一会儿。

    依旧是孟东国先回过了神。

    只见他咽了口唾沫,面带疑惑的对徐云说道:

    “徐博士,那个叫倪...倪什么琳的不是已经被判刑了吗?怎么还要起诉她?”

    “开庭那会儿我听坐我隔壁的一个记者说过,最高法的一审就是终审判决,不需要再搞什么二审的吧?”

    徐云笑着朝他摇了摇头,解释道:

    “孟大叔,您说的判刑是指公诉...也就是刑事诉讼的范畴——实在不好理解的话,您就当成是国家出面帮您讨的公道。”

    “但国家维护的是国家的公义,孟亮和王老师被倪梦琳以及那些大v抹黑了形象,却没有从倪梦琳等人的身上得到补偿。”

    “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对吧?”

    孟东国思索片刻,慢慢点了点头:

    “好像....是这个理儿。”

    “所以嘛,咱们就要对倪梦琳她们提起自诉。”

    徐云欢快的打了个响指,继续道:

    “这也就是所谓的民事诉讼,让她们直接对孟亮同学和王老师的损失进行弥补。”

    “其实这一步在五年前的时候就该做了,可惜......”

    说道这里。

    徐云止住了声,轻轻叹了口气。

    就像此前庭审现场时,倪梦琳要求公诉方拿出证据证明她是污蔑的逻辑一样。

    其实在4.23事件发生的时候,孟亮也可以就此提出诉讼。

    可惜一来当时的孟亮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以为学校的公告就是最终判决,所以压根没想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二来则是.....

    以4.23事件的热度来说,单纯的起诉估计很难有效果。

    当然了。

    这里的效果不是指无法胜诉。

    燕京再怎么样也不是湘楚,倒不至于被舆论裹挟判决结果。

    所以孟亮当时如果进行起诉,胜诉的概率还是不低的——毕竟谁主张谁举证嘛,倪梦琳肯定是拿不出来的。

    但这种胜诉的判决书如果不配合宣传公告,起到的效果几乎和白纸无异。

    闭着眼睛想想都知道,一定会出现【没有证据就可以说没有偷拍吗】这种的评论。

    比如很有代表性的就是z大,被造谣的内容转发四万次,评论数上万。

    而胜诉的微博评论呢?

    寥寥70条。

    所以按孟亮当时的情况来说。

    他的身边必须要有一支非常有经验的律师以及很强很强的公共团队协作,才有可能对事态进行逆转——但那种团队以孟亮的身份和财力,显然接触不到。

    直白点说。

    纵观整个内娱史,有这能力的团队也就那么三五支罢了。

    所以此时用上帝视角去讨论孟亮不寻求法律帮助没多大意义,真正的关注点还是应该放在现实。

    随后徐云很快话锋一转,迅速换了个话题,对孟东国说道:

    “孟大叔,总之情况差不多就是这么回事。”

    “陈灵检察官作为最高法的刑事公诉官身份敏感,不太适合直接和你们聊这些,所以便托我进行了转述。”

    “按照她和几位同事做出的判断,在王老师拥有如此明确的监控录像的前提下,胜诉几乎是百分百的事情。”

    “至于补偿金额就不好说了,具体要看律师的实力——如果他们还是选择那位张佳航律师的话,说不定赔个百万元都有可能。”

    孟东国静静听完徐云这番话,脸上的表情依旧可以看出些许犹豫。

    毕竟对于大多数老实人来说。

    官司这个词确实先天性的带着一些抵触情绪:

    “可是徐博士,陈灵检察官既然托你来和我们转述,就说明这事儿最高法和最高检应该都不会下场了,对吧?”

    “而我们又从来没打过官司,找的律师什么的也不知道可不可信,而且听说律师费也很贵....”

    “律师这事儿简单。”

    徐云很快打断了他,用大拇指指了指自己:

    “我们华盾生科的法务部可以提供法律援助,我们的首席律师是政法大学毕业的资深专家,这方面还是很可靠的。”

    】

    “如果您和王老师有意起诉倪梦琳,我们可以无偿提供法律援助——这事儿我也和陈灵检察官聊过了。”

    徐云这话可不是吹牛皮。

    这些年法务部在企业体系中的重要性日复一日在提升,尤其是对互联网公司而言更是如此。

    因此在华盾生科成立后。

    徐云和顾群青便在法务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眼下公司法务部的负责人是一位资深法律从业者,还得到过业内最高的称呼——大状。

    虽然之前徐云被抹黑的网暴事件法务部只发了一封通告,但这种社会性问题显然已经超出了常规法务的范畴。

    在之前的聊天中得知最高检有意引导孟亮他们发起民事诉讼,徐云立刻便想到了自家的法务部大佬。

    而另一边。

    眼见徐云把事情安排的如此妥善,孟东国的表情也逐渐意动了起来。

    随后他看了眼孟亮和王雨洁,对他们问道:

    “王老师,儿子,你们的想法呢?”

    王雨洁闻言与孟亮对视一眼,孟亮很快试探着问道:

    “要不...告一下?”

    王雨洁则平静的点点头:

    “告。”

    看着二人都没有选择拒绝,孟东国便也不再犹豫了。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最终决定:

    “既然如此....徐博士,那就告吧!”

    于是乎。

    后来被称为【华夏网暴民事自诉第一案】的知名案例,就这样在一间普通的川菜馆子里达成了起诉决议。

    接着徐云又将法务部的联系方式、孟亮和王雨洁抵达庐州后的相关安排和几人聊了聊,把信息做了个交接。

    最后整顿饭局在愉快的氛围中散了场。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

    徐云和潘院士并未急着返回庐州,而是都留在了燕京。

    他们大部分时间待在永陵的施工现场,少部分时间则在燕京陪潘院士窜了几趟门。

    期间王老的病情也逐渐稳定了下来,完全脱离了生命危险。

    不过出于身体情况考虑,上头的领导还是将王老转移到了北戴河疗养。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徐云多半很难与王老在工作上有交集了。

    .......

    三个礼拜后。(之前说的六到八天我修改了,很多同学反馈说时间不够,感谢指正)

    永陵的挖掘现场。

    今时今日。

    潘院士、徐云、姜成谷、黄雨婷......

    整整十多位专家学者,再次聚集到了永陵明楼外的挖局指挥部内。

    这也是继项目动土首日后,人员到齐率最高的一天。

    因为......

    根据姜成谷传来的消息。

    张子昂的建筑团队已从上个礼拜正式开始了挖掘,并且今天深度就将.....

    抵达后殿的上方!

    此时此刻。

    整个永陵外的地面已经被修筑成了一处巨大的工地,甚至有些年岁不大的树木都被移植到了它处。

    虽然后殿以及铜盒的占地面积其实并不大,即便是后殿也只有一百多平米。

    但别忘了。

    整个挖掘过程需要分成三到四层施工,每一层为了让挖掘机有足够开阔的区域停靠,所以实际的挖掘面积显然会递进增大。

    假设最底层为一百平米。

    那么倒数第二层算上支护最少要两百多甚至三百平米,倒数第三层则是四五百平米.....

    如此往上递推,整个地面初始的工地面积足足有好几千平米。

    虽然对于一挖就是一立方米的三一205挖掘机而言,这种工作量算不上什么。

    但整个工地在视觉上的区域面积还是挺唬人的。

    轰隆隆——

    指挥室内。

    看着轰然作响的挖掘机,潘院士的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了些许好奇。

    毕竟潘院士平日里的工作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实验室,面对这种土木挖掘现场的机会还真没有多少。

    当年他去魔都技物所做项目协作的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工作之余去看挖掘机工作......

    有句话说得好。

    喧嚣城市里的挖掘机并非是在挖土,而是挖掘着男人心中的躁动与浪漫。

    “对了,翁教授。”

    望着已经深入最地层的挖掘机,潘院士忽然想到了什么,转头对一旁的翁同问道:

    “翁教授,我记得以前听过一个说法——不过具体哪儿听到的记不太清了。”

    “内容大致就是皇帝在陵寝修完后,通常会把工匠们堵在陵墓里头封死。”

    “可为什么咱们的重力梯度仪没有检测到那些骸骨的存在呢?莫非是嘉靖埋葬之前把尸体都清理掉了?”

    潘院士开口后。

    翁同、姜成谷以及童怀军几位考古方向的从业者齐齐对视了一眼,同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随后翁同扶了扶眼镜,对潘院士说道:

    “潘院士,这样吧,我先请教您一个物理学的问题。”

    “不知道在物理领域里,有没有什么真实原因和解释并不相关,但却被很多人接受的现象或者观点呢?”

    潘院士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作为堂堂华夏院士,这方面他的知识储备可谓很丰富,所以很快便想到了个例子:

    “当然有,比如说现实里的火车不都是靠左行驶嘛,很多营销号都在说是因为防止相向的两辆车因为科里奥利力相撞。”

    “但实际上科里奥利力...也就是地球偏向力并没有那么大。”

    “火车靠左行驶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火车这玩意儿是英国人发明的......”

    听闻此言。

    一旁的陆朝阳不由点了点头。

    所谓科里奥利力,指的就是地转偏向力。

    它也应该是最经常被高估的一种力了。

    火车速度一般平均是120km/h左右,高铁能达到350...不过现在国内高铁大概都在250km/h上下。

    不过没关系,就按照350的数值来计算。

    同时纬度越低偏向力在水平向影响越小,那就算在南极点。

    这样算动车的科里奥利力有多大呢?

    根据f=2mvwsinφ可以得出,科里奥利力大概是高铁重力的14/10000。

    也就是说一般高铁的偏向力不到重力的万分之14。

    这是什么概念呢?

    高铁的轨距是1.4米,也就是说你在一个铁轨下面垫上一粒2毫米的沙子,产生的影响都肯定比另一辆高铁的科里奥利力大。

    所以营销号口中传的振振有词的科里奥利力,在铁道概论上压根找不到它的影子。

    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jpg。

    潘院士作为国内脑袋瓜子最聪明的那一批人之一,在解释完科里奥利力的问题后,心中也大致有了判断:

    “翁教授,所以你的意思是......所谓古代工匠们被堵在陵墓里灭口的传闻,其实也是一种误传?”

    翁同点了点头,将手上的保温杯拿到面前轻轻吹了吹,说道:

    “没错,潘院士,其实如果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古代建造帝陵基本属于大工程,不是一批人修建的,而是不停征发民夫和囚徒来进行的建造。

    “大多数帝陵都是皇帝一继位就开始修筑,持续时间数年甚至十数年。”

    “那么长时间里不知道征发了多少地方,多少批的民夫工匠,你说该杀哪一批好?”

    潘院士顿时一愣。

    翁同则抿了口水,又继续说道:

    “要说是设计监制的人吧,那也不对,毕竟一般帝陵都是由工部等负责国家营建的机构负责设计监造的。”

    “有些帝陵的总指挥还是丞相直接负责的,不可能把丞相等官员大匠杀了吧?——倘若真有皇帝这样做了,不可能在史书上找不到。”

    “其次,就算是要坑杀工匠,为什么要把他们堵死在陵墓里头呢?拉到一处山谷放箭射死、或者在饭里下毒毒死岂不是更容易?”

    “古代不是没有殉葬制度,但殉葬死的都不是工匠——过劳死的工匠倒是有不少。“

    “所以这种说法基本上属于后人的脑补,带着很多或者影视色彩,做不得真。”

    “.......”

    看着侃侃而谈的翁同,潘院士也跟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似乎.....

    是这么个道理?

    而就在潘院士和翁同闲聊的时候。

    一旁基坑内的设备声音骤然毫无征兆的一停。

    过了片刻。

    一位头戴安全帽、肤色黝黑、面相看起来五十但声音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从帐篷外跑了进来:

    “报告,张工,挖掘机已经挖到后殿顶层了!”

    .......

    注:

    做胃镜要办住院手续,所以章节短点,今晚空腹加喝泻药,明天检查(话说磷酸钠盐不是晚上才喝么,为啥护士叫我四点就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