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四十章 雷达出世!(上)(不会有中)
    实话实说。

    徐云并不是那种特别感性的人。

    更不会有事没事就哭鼻子。

    但此时此刻。

    看着身体无恙、精神饱满、一边笑着一边大踏步朝众人走来的王老。

    徐云的鼻子不由隐隐有些发酸,心中真有一股流泪的冲动。

    不是悲伤的哭。

    而是因为喜悦。

    徐云和王老初识的场合,要归结于锦屏深地实验室的那场核验。

    当时在徐云无法解决w-玻色子的能级精度误差之际,是王老站出来提出了试加入j/psi粒子修正的想法,给徐云的想法续上了路。

    接着在科院暗物质发布会结束后。

    王老还强忍着身体的疲惫。

    带着徐云往返数百里前往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帮徐云完成了重力梯度仪的接洽。

    而正是因为那一次的奔波。

    王老的精力在回京后几近枯竭,身体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状况,一度连生命体征都消失了。

    徐云为此一直在内疚自责,结果没想到......

    在眼下这个副本里,他居然见到了年轻时的王老?

    要知道。

    对于像周绍平、章公定这些大老的出现,徐云其实是有心理预期的。

    毕竟他们的专业对口,不出现在这里才奇怪呢。

    可王老却不一样。

    王老负责的是卫星研发,属于航空航天端的人才,履历上也没提及过他曾经在221厂工作过——毕竟原本历史中并没有气象多普勒雷达的出现。

    也就是和找潘院士的父母拜把子一样,不属于徐云计划内的人物。

    因此眼中骤然见到王老出现。

    徐云心中的激动与释然之情,自然要比遇见其他人强烈许多。

    真好.....

    ........

    不过可惜的是。

    此时的王老显然并不知道徐云内心的想法。

    大步来到几人身边后。

    他先是朝孙俊人简单的点头打了个招呼——他俩是乘坐同一班列车抵达的金银滩,这会儿刚分开没多久呢。

    接着便转身看向老郭,上桥豪爽给了他一个熊抱:

    “老郭,好久不见!”

    老郭也用力拍了两下王老的肩膀:

    “是有些年没见了,耀平,一切安好?”

    “都好,都好。”

    王老面色感慨的点了点头,分开身子后说道:

    “承蒙老大哥挂怀,我是吃得好,睡得好,身子也好,就是工作....哎,算了,不说这些了。”

    说罢。

    王老便叹了口气。

    老郭见状有心想要安慰两句,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他自然知道王老叹气的原因。

    王老所在的581项目组目前可以说是饥一顿饱一顿,各种风声都在传来传去。

    有人说上头准备彻底放弃这个项目。

    有人说上头正在准备再次扶持卫星研发。

    还有人说组织上其实已经成立了另一个研究组。在秘密进行卫星研究。

    作为风口浪尖中的人物,王老显然不可能被几句就安抚下来。

    不过很快。

    王老自己便调整好了情绪。

    只见他转头看了眼除了嘴巴眼睛鼻孔外都裹得和木乃尹似的徐云,犹豫片刻,问道:

    “老郭,这位是.....”

    老郭见状主动让开了些许身位,扶着徐云轮椅的靠背介绍道:

    “这位是韩立同志,也就是气象多普勒雷达理论的提出者。”

    “他身边的这位是乔彩虹同志,也是现任职工医院特护病房的护士,首都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

    说罢。

    老郭又指着王老,对徐云说道:

    “小韩,这位是我的一位故交,首都来的王耀平同志,目前在负责一些废旧物品回收的事宜。”

    徐云:

    “.......”

    他忽然发现老郭不去战忽局实在是有些可惜,这张嘴着实有点骚啊.....

    王老作为581项目的领头人之一,负责的可是返回式卫星的研发。

    结果到老郭嘴里居然成旧物品回收的了?

    好吧,某种意义上来说好像也没啥问题......

    随后徐云深吸一口气,看似澹定实则内心激动的对王老点了点头:

    “王工,你好。”

    王老也很亲切的对他笑了笑:

    “韩立同志,你好啊。”

    说完话。

    王老又再次用略显新奇的目光扫了徐云几眼。

    他在抵达基地的路上曾经听孙俊人提过几句,大致就是气象多普勒雷达方案的提出者有些年轻和特殊。

    不过他再怎么样也想不到,徐云居然会‘特殊’到这种程度——这打扮去开罗都可以直接继承王位了......

    当然了。

    王老内心的诧异只是转瞬即逝,很快便把注意力放到了一旁的葛同友身上:

    “小葛,设备调试的怎么样了?”

    葛同友连忙把之前和孙俊人他们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

    “阿巴阿巴......”

    王老静静听完汇报,抬头看了眼装配现场,心中很快有了定夺。

    只见他转过头,对孙俊人打了个眼神儿,说道:

    “既然如此...老孙,咱们是不是可以试着组装雷达了?”

    孙俊人闻言右手一翻腕,看了眼手上的手表:

    “嗯,时间确实差不多了——小保!”

    孙俊人话音刚落。

    保铮便迅速出现在了他的身侧。

    小保这个词在后世听起来大概会有点微妙,不过在眼下这个时期倒没那么多歧义,所以保铮的表情也没啥异常:

    “孙院,您找我?”

    孙俊人点点头,伸手指了一圈现场,吩咐道:

    “小保,你辛苦一趟,通知一下各个小组,我们会在十分钟后正式开始组装雷达。”

    “各组要是有什么特殊情况及时汇报,没问题的话就按照原先的流程来走。”

    保铮表情一肃:

    “明白!”

    说罢。

    保铮便转身前去通知起了各个小组。

    老郭等人则就地等待了起来。

    装配区域的面积其实也就大几百平米左右,硬要细数起来,类似葛同友他们这样的小组也就好几个的样子。

    因此很快。

    随着保铮的通知到位,各个小组便也迅速开始朝中心区域靠拢了起来。

    十分钟后。

    保铮带着几位组长回到了孙俊人身边,汇报道:

    “孙院,各个小组都已经通知完毕了,请您下达指示!”

    “很好,辛苦了。”

    孙俊人朝保铮道了声谢,接着从身上的公文包里取出了几张图,随意找了个高度一米二三的箱子放了上去。

    箱子的高度刚好和徐云放松时的坐姿持平,坐直伸长点脖子就能看到上头的内容:

    这是两张规格在四开左右的设计图,图上画着一些手绘但线条却很规范的零部件图示。

    每个零部件外部的空白区域,还有一些文字注脚。

    比如靠近徐云的是一个标准具的图像,注脚内容是参数:

    频谱中心间隔:

    228.2mhz

    半宽度:

    205.0mhz、

    224.3mhz

    理论峰值透过率:

    73.7%、

    70.8%.....

    很明显。

    这是两张雷达的部件组装图。

    随后孙俊人将图纸摊平,环视了一圈面前聚拢的小组组长,说道:

    “各位同志,现在我最后和大家确认一次,各自小组负责的零件已经组装完毕的同志,请举手!”

    孙俊人话音刚落。

    唰——

    面前所有人同时举起了手。

    孙俊人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道:

    “很好,既然大家都已经准备完毕,那么我现在宣布,气象多普勒雷达的组装工作正式开始!”

    “接下来进行第一步,也就是光学平台的组装。”

    “雷雨,安然同志,请你们按照计划开始吧。”

    随着孙俊人指示的出口。

    面前的人群中很快有一男一女二人站了出来,各自开始招呼身后的队员开展起了零部件组装。

    名叫雷雨是个个头高大的中年男子,虽然没怎么说话,但一看就是个北方汉子。

    他所在的小组一共有六人,负责的是光学平台上的回波信号接收单元组装——也就是此前徐云提及过的接收器和波导管环节。

    当然了。

    此番孙俊人他们安设的回波信号接收单元依旧是乞丐版本,不可能像后世那样接收反射超声波和进行激光微调。

    它的作用主要就一个:

    通过x波段双偏振效果完成信号的合成以及初步滤波。

    这台简易版的设备前身是医院的x光机和徐云病房的心电监护仪,都被老郭拆下拿来做起了义工。

    据乔彩虹介绍。

    在刚得知上级部门决定的时候,林宇医生一度坚决表示这些设备不能被拿来‘糟践’。

    林宇作为国内目前位数不多的国手级西医,在这方面的话语权还是很大的,而且这两台设备还是通过他的人情才运回的国内。

    因此如果不搞定林宇,基地想要处理这两台设备阻力很大。

    这个僵局一直持续到了某天晚上。

    当时老郭贼兮兮的带着几本书去了林宇办公室,林宇最终才艰难的松了口。

    至于哪些书嘛.....

    乔彩虹同志表示她第二天只在办公室里依稀看到了什么笑笑生、《九尾龟》、《剪灯新话》之类的字眼.....

    咳咳......

    除了回波信号接收单元外。

    另一位名叫安然的女同志负责的则是电磁波发射单元。

    它的结构包括了基板以及多个发射线圈,原身是基地内库存的314雷达。

    这两个模块的体积都不算大,不过各种数据线和连接接口都很多。

    同时根据设计要求。

    它们的工作仰角、探测区域也都有一定的数值限制。

    “下边点下边点儿,仰角不能过45°!”

    “6号线加固一下,焊不上去?那直接用胶带吧。”

    “安然姐,我这根棒子太长了,捅进去以后还留着一截咋办.......”

    “那就切了!”

    “一二三四五.....谁的红线少绕了一圈?!”

    看着热热闹闹的安装现场。

    徐云的心中不由冒出了一股很别样的情绪。

    后世这类大型雷达的组装基本上都是走的流水线,也就是全机械化处理。

    即便有个别步骤需要人工介入,那些工程师无论是设备还是服装上往往也都特有逼格。

    也就是所谓的高大上。

    而眼下这个时期却不太一样。

    由于工业水平的限制。

    即便是气象多勒普雷达这种高精尖设备的组装,也依旧要通过纯手工才能完成。

    但另一方面。

    这种画面却带着另一种流水线生产不具备的活力感,令人不自觉就有种加入其中的冲动。

    二十多分钟后。

    光学平台搭建完成。

    孙俊人继续看了眼示意图,开始了下一个环节的组装。

    也就是......

    一维扫描单元和接收望远镜的拼接。

    毕竟徐云拿出的就是一维成像技术嘛,不过分辨率要比普通雷达高上很多。

    按照徐云的设计。

    一维扫描单元安置在光学平台最上部,下方是接收望远镜。

    它由两个镀有全反介质膜的平面反射镜、水平旋转机构和垂直旋转机构组成的大口径光学潜望式结构。

    这个潜望式结构明面上的说法,是由王老他们的581项目组‘友情’提供。

    不过实际上嘛.....

    这其实很早以前生产出来、但没有后续经费补充完整的结构,搁置了两三年了.....

    它通过手动调节能够全方位扫描,水平方向可以旋转0至360度,垂直方向可以旋转0至180度。

    接收望远镜则在一维扫描单元的正下方,有效通光口径为300mm。

    它的主镜同样镀有全反的介质膜,反射率高达99%。

    望远镜接收的大气后向散射回波信号耦合至导线,由导线导入到准直镜后成为平行光。

    经过压制背景光的窄带滤光片后,由20%反射、80%透射的分束片分成两部分。

    20%的反射信号作为能量探测,80%的透射信号作为信号探测,以此来做到数据分析。

    其实徐云最理想的配置是镀上1064纳米的介质膜,再用光纤代替导线来传递信息。

    可惜这两个技术现在压根就没出现,就只能暂时拿乞丐版将就着用了。

    半个小时后。

    气象多普勒雷达的几个结构尽数组装完毕,只剩下了最后一个.....

    静电分析模块。

    只见孙俊人环视了众人一圈,转头看向了老郭,对他说道:

    “老郭,该你出场了。”

    老郭朝他点点头,返身回到帐篷中,取出了一个有些破旧的棕色皮箱。

    皮箱的规格大概在50x30x20左右,并不算很大。

    老郭小心翼翼的将皮箱带回了众人身边,放平稳后按下了一个按钮。

    只听卡哒一声。

    箱子弹开了一道小缝隙。

    老郭顺着小缝隙将箱子掀起,露出了内部一个特殊的组件:

    这是一个类似后世4090显卡的机械模块,不过厚度比4090高一些,大概有十五厘米左右。

    模块最上方是一个白色的合金片,约莫一片手掌大小,合金片下方连接着好几组精细的小圆柱——这些便是感应器。

    感应器的下方则是一个封闭的黑色小盒子,内中装着一个晶片衬底,这玩意儿就是后世扫描器的初始版本。

    毫无疑问。

    这个组建便是连首长都惊动了的.....

    静电分析模组。

    ............

    注:

    标题不会有中,是一个大章分成了两部分。

    爆更六天了,今天更新少点做个针灸,明天调养请假一天,希望各位批准,这个月总更新量不会少。

    后天开始继续爆更,持续时间还是不会少于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