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祯人头落地后,原本有些骚乱的街道此刻也回归平静,王国兴看着圆滚滚的人头滚到自己脚下,当即嫌弃地踢了出去,旗校们也纷纷躲避。
”是李国祯派你们来的?”见李国祯已人头落地,孟兆祥斥声问道跪着的那名参将。
“回禀提督大人,李国祯让我带些人跟上,以免出现不测。”这名参将不敢抬头,只是跪着回答。
“这李国祯还挺聪明。”王国兴挎刀走来,扫了眼跪地的参将,调侃道。
“此事已过,你赶快将你所抄家的财宝运到陛下那里去,然后分一部分给我,我亲自送到京营去。”
孟兆祥无心谈论其他事情,眼下他最着急的就是城防问题,早已听说京营溃烂不堪,里面的将领们克扣军饷,中饱私囊,下面的人不说是身强力壮,一百人连几十个年轻人都挑不出来。
每次训练更是天色未暗便已草草收场,京营积弱,早已数十年之久,而他现在做的,首先是要提振士气,然后迅速整编军队,再加以赏钱鼓励,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无论如何,也得为陛下争取时间啊。
事不宜迟,孟兆祥先带着这名参将和士卒回到京营,重整军备,而王国兴则是命人清点金银,分两拨人运送,一部分送至陛下那里去,另一部分则是送至京营。
……
而此刻,宫城门口聚集着大量的官员及其家属,锦衣卫则是分散站在周围,一些登记官员及其家属人数,另一些人分发俸禄。
当然,朱凌全程都在监督着进程,这倒是并没有人敢喧哗闹事,而且现在并不是烈日暑天,春日里,依旧带着几分寒气,人们出来时都带着保暖的衣物。
“臣妾不知陛下为何要让官员们来到这里领取俸禄?为何不去户部?在宫城这里岂不是有损我大明的礼仪?”
与朱凌一同在车辇上休息的周皇后看着排成一条长龙的大小官员,甚为不解。
“一切事情来得紧急,所以凡是从简,务必在今日之内全部做完这些,也好为咱们撤离北京城做好准备,这些官员都是忠诚于大明的,如果面对北京城沦陷,他们定会与大明共存亡,你所谓的朝廷礼仪,在一个王朝的存亡面前算不得什么。”
看着熙熙攘攘,有序地领取着俸禄的官员,朱凌内心颇为感慨,至少以后自己就得靠这些人了。
“陛下为何觉得他们会与大明共存亡?莫不是陛下胡乱猜测?”周皇后听到朱凌那充满了坚定的话语,颇为疑惑。
陛下莫不是又在自己胡乱猜测,认定此人是忠臣,便大行封赏,甚至给兵给权,最后往往都是投降甚至造反。
这也导致了陛下为何不敢轻易相信他人,只怕是被自己每次信任的人给吓怕了。
“直觉。”
朱凌很敷衍地回复了一句,这种事毕竟没有理由,总不能说我看了历史,我知道谁会死,谁会开城门?
“大学士范景文何在?户部尚书倪元璐何在?左都御史,大理寺卿何在?”
随着朱凌起身的高声询问,被叫道的四人纷纷出列,快步来到车辇面前,拱手行礼:“陛下,微臣在。”
“知道为何叫你们来这里领取俸禄吗?”
“臣只知道,今日不是发放俸禄的时候,而且此地也不是发放俸禄的地方。”户部尚书倪元璐回答道,这方面他最有发言权。
“那为何来这里,你们可清楚?”朱凌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难道他不知道现在既不是规定时间和规定地点吗?
“臣不知。”
这几人虽然与大明最后共存亡,但是却并未有自己的主见,不过朱凌更偏向于他们清楚,而只是不愿说罢了。
“朕要撤离北京城。”
他的话刚一说完,大学士范景文就要进行反驳,显然朱凌猜到他的举动,直接挥手示意安静。
“朕现在只是安抚住了城外的闯贼,谁也不知道闯贼会不会出尔反尔,拿了银子后攻城,关外的建奴此刻恐怕也是虎视眈眈,随时都会进军北京城,现在这个地方已然成了众矢之的,朕若不退,结果可想而知,城破人亡。”
即使朱凌说到最悲惨的结果,这几位大明的朝廷大员依旧雷打不动,对于这种放弃大明国都的想法几人都不敢赞同。
万一此话被历史记载,留下个弃城而逃的名声,怕是得遗臭万年。因此,最好还是不言语的好,都到了这个份上了,若是闯贼攻城,他们便与大明共存亡,若是城在,便依旧做好自己的本分便是。
看到几人一直不言语,朱凌颇感脑仁疼,怎么不论是投降派还是为国尽忠的人都是一副明哲保身的德行?
一瞬间,顿时没有了和这几人继续交谈的心情,挥退众人后,叫来了一直在旁听着的驸马巩永固。
“驸马,你对撤离京城一事有何看法?”
“陛下所交代之事,臣尽数执行。”巩永固一副尽忠的坚毅,虽然并未说出看法,倒也让朱凌烦躁的内心有了些许的安慰。
此时,王国兴带着锦衣卫们也已赶到此地,后面的金银财宝用一辆辆车子推了过来,见陛下在前面的车辇之上。
王国兴下马一路跑到面前,跪下说道:“陛下,臣所抄家所得银两都在此,一部分已让人送到京营,由孟侍郎分派。”
听闻这些堆满了推车的金银财宝都是抄家所得,这一众文臣们瞬间不淡定了,纷纷出列斥责朱凌此举。
闯贼兵临城下,皇帝不懂得如何想法子去应对,反而趁这个关头去抄家,去杀人?历朝历代,哪一代君主不是战前拉拢官员,聚拢人心,陛下此举难道只是为了那些银子吗?
怕是为了撤离北京城而为准备的路上盘缠吧。
首先站出来的是刚刚一言不发的大理寺卿凌义渠,只见他一副正义凛然道:“陛下,抄家之事为何我等全然不知?为何半天之内查抄如此数量的官员府宅?陛下行事,为何不与内阁商量?请陛下给个说法!”
“陛下此举不怕百官皆反吗?百官乃大明中流砥柱,没了官,动摇国之根本,实乃昏君所举!”
待出头鸟说完,大学士范景文不慌不忙地来到面前,不出则已,一出,则一鸣惊人,这句话直接将朱凌推到了一个与昏君并列之上,更是斥责他动摇国之根本。
这番斥责,不可谓不狠毒。
朱凌也立即投去一道目光紧紧凝视着范景文,本以为自己觉得他们都是忠臣,便想着撤离北京城之日,将其带上,万一北京城被破,也好再图复兴。
却不知这范景文竟如此冥顽不灵!如此关头,难道什么事都得商量嘛?
“命!大学士范景文及大理寺卿留守北京,闯贼一日不灭,一日不得出城,代朕死守北京,朕要前往南京祭祖,谁敢阻拦,便是对太祖皇帝不敬!后果各位自行想象!”
谁料,陛下说出如此狠话,想必众人不敢再自讨苦吃,何况陛下都给自己找了个借口,南京祭祖,旁人自不得阻拦。
谁知大学士范景文毫不畏惧,却躬身道:“臣多谢陛下赐予我等与大明国都共存亡机会,定不辜负陛下心意!”
“哼!”
朱凌也被这榆木脑袋一般的范景文气得不轻,果然明朝皇帝最不好当,满清皇帝执掌生死大权,无一位大臣敢如此冒犯,区区一大学士便敢如此。
“京营一事如何?”不再理会这几个老顽固,朱凌询问起孟兆祥马上要接管的京营。
“回禀陛下,孟侍郎与臣制服李国祯并处死后,已经带人去接管了,想必孟侍郎应该是有信心的。”
王国兴眼中闪过对大学士和大理寺卿的厌恶之后,拱手说道。
“只怕他有信心不假,无从下手才是真啊,孟兆祥,朕没有精力帮不你了,朕走后,北京城也会交给你全权处理,如果你真是一个能臣,就给朕守住这北京城吧。”
望着京营所在方向,朱凌眼底掠过一抹忧虑,京营崩坏许久,单凭短短几日时间,有几人敢说自己可令京营焕发生机?
果然,孟兆祥刚一进京营,便遇到了麻烦。
【作者题外话】:在这里和大家首先声明一下,历史文确实不好写,尤其我现在准备教资考试,期末,再加上专四,专八考试,真的很累,希望大家体谅一下,如果遇到我写的不对的,可以评论区说出来,我能改就改,但是毕竟嘛,我又不是古人,即使看了很多资料,依旧会有错误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大家看的是,不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