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进行到这个时候,皮洛夫已经意识到整个局势已经对德国不利了,他与周围的德国代表交流了几句后,便开口说到“我国很高兴看到丹麦方面释放出了和平的善意,这对波罗的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是很有帮助的。”
接下来的几天,各国代表们经过了几十个小时的高强度谈判最终达成了柏林协议,柏林协议的主要内容如下。
1、英国、俄罗斯、德国承认丹麦对瑞典大部分地区的主权。
2、丹麦将哥得兰岛北部的桑登岛租借30年给英国, 法罗岛租借30年给俄国,租金分别为一年10万英镑和一年8万英镑。
3、丹麦将马尔默港开放为自由港,英国、德国、俄国将在这个港口享受贸易最惠国待遇,关税减少至3。
4、丹麦将瑞典东北部地区约2300平方公里的土地移交给俄国。
5、由丹麦控制的瑞典大部分地区均应当在一个国际委员会的监督下完成战争的战俘安置,遣返及战后重建工作。
1910年8月5日,签署于柏林
至此,轰轰烈烈的第二次斯堪的纳维亚战争落下帷幕,丹麦军队共计动员355万人(包括丹属东非10万人,其他殖民地07万人),伤亡82万人(殖民地部队42万人),消耗子弹2133万发,炮弹275万发,成功占领了原瑞典王国绝大部分地区。
而作为这场战争最大的输家之一,瑞典武装部队的损失极为惊人,瑞典动员了435万人参战,这已经是瑞典所能支撑的最大规模的军队了,伤亡183万人,损失步枪43万枝,火炮215门,轻重机枪1032挺,重建的瑞典海军再次被丹麦海军全歼,战沉前无畏战列舰2艘,大小巡洋舰7艘, 炮舰13艘,驱逐舰8艘,鱼雷艇13艘,布雷艇5艘(包括被俘舰艇),丢掉制海权也是丹麦陆军能够极为顺利地沿着海岸线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这并不是瑞典军队的全部伤亡,如果再算上全部由德国士兵组成的瑞典第7集团军还没加入战场就有19万人掉入海里喂鱼等德国部队的伤亡的话,总伤亡更是上升到了20多万人。
德国,无疑是这场战争中除了瑞典以外最大的一个输家,要知道德皇威廉二世为了瑞典能够赢得这次战争的胜利可是下了血本,1908-1910年,德国前前后后向瑞典投入了将近900万英镑的资金和各种设备,甚至一批专业军官也参与了瑞典军队的谋划当中,不过得益于丹麦高效的情报网络和海军封锁,德国损失了500多名少校以上的军官。
而更让威廉二世暴跳如雷的是,虽然在汉堡,德国与丹麦签订了密约,丹麦遣返2000多名德国官兵和送还一批机械设备回到德国,但是这是有代价的,600万德国金马克(相当于300万英镑)都被丹麦人装上火车运往了克里斯蒂安尼亚、奥胡斯或者哥本哈根等地的地下金库去了,鲁莽的威廉二世也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价。
按照威廉二世老年的话来说,就是“我抛弃丹麦在两次斯堪的纳维亚战争中支持瑞典是我一生中除了对法国、俄国宣战之外最大的错误, 如果原本丹麦保持中立的话, 事情还不会变得那么糟糕。”
不过惟一能够让威廉二世感到一丝丝心理安慰的也就是那个什么国际委员会了, 只不过威廉二世不知道的是,这个由10名委员组成的国际委员会中有2个丹麦人、3个希腊人、2个英国人、1个德国人、1个俄国人、1个法国人,从这个所谓的国际委员会的人员构成来看就能够看得出这个委员会到底是倾向于哪一边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