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秀后来才听说邹氏被赶回娘家的事,她不用想都知道,邹氏这次犯的错应该不小,不然杨氏和卫平不会这么生气。
她私下里还问杨氏,把邹氏赶回娘家,是要狠狠地吓吓她还是真的要休掉她。
杨氏道“当然是要吓唬她了。怎么说她也是栓子和两个丫头的亲娘,看在三个孩子的份上,我自然是不会让老大休妻的。只是她这次做得也太过分了。”
“她这次到底做了什么事?”沈秀好奇地问了一句。
杨氏勉强笑道“也没什么,你不用知道。”
而邹氏这边,已经被卫平送回了娘家。
卫平把邹氏往岳父家门口一放,连家都没进,直接就回去了。
邹氏的亲娘死得早,亲爹年纪大了,如今跟着大儿子过日子。
当邹氏提着包袱回来时,邹氏的大哥大嫂便有了种不好的预感。
毕竟这个嫁出去的妹子,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娘家,如今却拎着包袱回来,很难不让人多想。
邹氏也知道自己被赶回娘家没脸,可又觉得委屈,看见娘家人,便抹着眼泪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邹氏的大哥听完,便直说邹氏糊涂。如今卫宴中了举,平常人巴结还来不及,他这个妹子倒好,反倒咒人家生不出儿子。
何况卫宴提出把栓子带在身边读书,这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要知道卫宴可是解元,栓子能有他教导,将来怎么也能考上秀才。
至于栓子将来会不和父母亲近,那怎么可能,栓子又不是从小跟在卫宴两口子身边长大的,如今都七八岁了,难道还不知道谁是自己的亲爹亲娘吗?
邹氏的大哥道“我看你就是吃饱了撑的。我们想有这样的好事还不能呢!本来还指着你好好巴结人家,我们也好跟着沾点光。哪知道你这张嘴光会惹事。”
邹氏从小就怕这个娘家大哥,顿时被训得抬不起头来。
这时候大嫂插话道“妹夫让你回娘家住几天,是什么意思?他应该不会想要休妻吧?”
邹氏最怕的就是娘家人问起这个,脸上闪过慌张道“不会,他应该只是吓唬我的。”
“我看可不是吓唬这么简单。”邹氏的大嫂冷笑一声道“妹夫连面都不露,可见已经不把我们当亲戚了。想想也是,他的兄弟如今中了举,他的身份自然也不一样了。这时候,多的是人想和他结亲。”
“早不早晚不晚,你在这个时候咒骂他兄弟,简直是上赶着给他递把柄。他可不得抓住这个机会把你休掉。”邹氏的大嫂道“妹夫要是真想把你休掉。我可把丑话说在前面,我们家可不养闲人。”
邹氏的大哥不说话,显然是赞同媳妇的意思。
而邹氏的亲爹在邹氏回来后,一句话没说,显然没打算庇护这个女儿。
邹氏看着娘家人冷漠的样子,内心忽然一阵恐慌,希望卫平和杨氏真的只是吓唬她。
只要他们肯接她回去,她再也不敢胡说八道了。
邹氏就这么提心吊胆在娘家住了两天。
第一天的时候,大嫂只是板着一张脸。等到第二天,大嫂便不客气地指使邹氏去喂猪。
邹氏喂完猪后,还要砍柴挑水,总之是把在家里没干过的重活,全都干了一遍。
就这样,大嫂还嫌弃她干活磨蹭,背后说了不少难听话。
所以第五天上,当杨氏和卫平来接邹氏的时候,邹氏一看见两人,便低头认错,还给杨氏磕头,说以后肯定好好孝敬她老人家。
杨氏看着邹氏憔悴的模样,就知道她在娘家的日子不好过,这样也好,以后看她还敢不敢乱说话。
卫平则看都没看邹氏,他本来打定主意要休妻的,只是杨氏和卫父都不同意,觉得吓唬吓唬邹氏就行了。
如今他虽然跟着杨氏一起来了,可是却拉着一张脸。
邹氏的哥嫂最怕的就是卫家要休妻,如今见杨氏和卫平母子过来,当即热情得不行,话里话外都替邹氏说好话,说她如何想家,如何想孩子。
杨氏不是那种恶婆婆,只要邹氏得到了应有的教训,她也不会不依不饶。
“这次的事情,要不是看在三个孩子的份上,我一定让老大休妻。”杨氏道“说实话,我已经忍了老大媳妇很久了。先是她闹着要分家,分家后又撺掇外人上门要债。后来又一再挑拨他们兄弟俩的关系。这桩桩件件,哪一件不过分。”
杨氏说到这里,喘了口气道“我本来没想跟她计较,毕竟都已经分家出去了。可是如今老二不放心我们老两口,想让老大搬回来跟我们一起住。我觉得这样也好。哪知道却在这时候,听到你这妹子咒我老二生不出儿子。我听到以后,就生气了。”
“一是气她胡说八道,老二才成亲三年,不是在书院读书就是去考秀才举人,夫妻两个在一起的日子,恐怕连一年也不到,没有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