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锦衣卫昭狱。
依然是一身月白道服的裴昔走出狱门,对着低头看不清表情的齐泰拱手道:“大人,都审完了。”
“嗯...”齐泰依然没有动作,“审出了什么?”
“依然是那些,和北平传过来的消息没有太大出入,”裴昔摇摇头,“燕王装疯,似有反意。”
齐泰鼻子里冷冷地挤出哼声:“随便派个人来,和锦衣卫审的有什么区别?”
裴昔身上的道服仿佛静止了一下,他直起身子,似笑非笑:“锦衣卫的刑讯,其实不擅长让人交代知道的事或者做过的事,相比之下更擅长让人承认没有做过的。”
似乎是想起上次来昭狱时旁观的刑讯过程...齐泰的脸色难看了些,没有再说什么。
裴昔的意思很清楚,他们连没做过的事都能认下,大概是真的只知道这些。
“三批使者,审出来的东西都和葛诚的密信没有太大区别,看来燕王是真的起异心了,”齐泰冷冷开口,“北平的锦衣卫是不是有些失职?”
“连削五王,日薄西山的锦衣卫只有这么点人,北平那边,实在是派不出更多的人手了,”裴昔摇摇头,“说起来...刺杀燕王三子时候大人答应的东西呢?”
“你在和本官讨价还价?”
“不,下官只是想拿到应拿的东西。”
“燕王三子没死!而且闹得这么大,你还有脸来向本官讨要?”
裴昔没有再说话,过了三十脱离英俊变得有成熟韵味的脸上面无表情。
连陛下都不敢贸然重启锦衣卫,更何况只是三位权臣之一的齐泰?当初他们答应的东西,裴昔就没打算拿到过。
为什么在他们的嘴里,锦衣卫就像条狗一样,用得上的时候就扔个骨头,不管这条狗做了多少事,分了多少忧,一旦发现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就把狗关在屋里连露头都不让...
凭什么?
让锦衣卫重回巅峰已经成了裴昔的一个执念,这么些年撑得很辛苦,但现在看来,一切都应该是值得的。
朝廷对燕王的戒心越来越重了...连着三批来金陵奏事的燕王府使者都被不问青红皂白地下了昭狱,用锦衣卫骇人听闻的刑罚审出来对燕王府不利的证据,朝廷做事如此肆无忌惮,就算裴昔再融不进那三人和陛下的圈子,也能猜到朝廷下一步打算做什么。
燕王会是坐以待毙的人吗?看起来不是的。
齐泰的脚步声重重远去,身后昭狱里的惨叫声已经停了,想来这使者也和前几个一样没能撑下去,就是不知道锦衣卫刑讯司那几个上了年纪的老谍子是不是又在对着剥下来的人皮兴奋不已...
裴昔看向北方,满眼都是那个极像自己当年的年轻人。
顾怀...可不要让本官失望。
……
当齐泰赶到御书房的时候,方孝孺和黄子澄的争论已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
虽然同为辅政大臣,但两人的政见有所不同,有争论倒也正常,看见齐泰到来,黄子澄脸上隐现喜色,只是一个眼神,就懂了彼此的意思。
削藩一事,方孝孺的一贯主张都是润物无声,陛下年轻,花个几年的时间裁撤诸王护卫,再借些事情削爵妥善安置,这事儿不就成了?到时候周礼推行天下,内忧也解,可谓天下大同,何必如此心急,闹得这般难看?
反之黄子澄和齐泰的手笔就要激烈得多了,陛下确实年轻,但难道真要等上几年,坐看诸王做大?皇位隔代相传,本就容易横生枝节,再说他两上位靠的是什么?就是削藩的东风!真要慢慢做稳稳做花上几年,他两在朝廷的名声得成啥样?
截然不同的做事风格,完全相反的政治理念,让方孝孺和黄子澄彼此看不顺眼,但论起和陛下的关系,就算同为帝师,方孝孺也是要比黄子澄亲近得多的,所幸两人现在都是清贵官职,三人中唯一身居高位的兵部尚书齐泰是坚定的黄子澄党,这才让御书房里的争论没一边倒。
坐在龙椅上的朱允炆眉头紧皱,看着自己的两个亲信吵得不可开交,也觉得两人都有各自的道理,一时难以做出决断该支持谁,考虑到削藩不当可能会带来的后果,心里也是成了一团乱麻。
平日里御书房里还算和气...年轻天子和三位亲信大臣其乐融融,研习周礼批改奏章,举手投足之间畅谈未来的美好光景,畅想着削藩成功后天下大同的局面,但随着北平那个燕王的抗争,这种和谐渐渐地被烦躁所打破。
眼见齐泰加入了黄子澄阵营,道尽了朱棣的异心,诉说着削藩拖延的后果,朱允炆心里的天平也终究朝着在今年内了结燕王倾斜...齐泰是兵部尚书,动兵强行镇压削藩一事,还是得考虑他的意见,他既然说不出三月朝廷就可以实现对北平的彻底镇压,将燕王朱棣绳之以法,这样的结果,朱允炆还是可以欣然接受的。
至于削藩最坏的后果...御书房里的几人不是没想过,但没有谁会觉得朱棣能翻起多大的浪花,顶多是损些朝廷的颜面,给北边添些麻烦,朝廷毕竟是朝廷,哪里是一个藩王所能撼动的?
气氛都到这儿了,作为天下之主,再沉默下去也不太好,朱允炆点点头安抚下三人,酝酿了一下情绪,正准备起身义正词严地指责一番朱棣,重申削藩的重要性,然后借着齐泰带来的证据定下不日动手的结论时...一个小太监扑通跪在了御书房外。
这一跪打断了朱允炆的蓄力,他怔了怔,恼怒地吼道:“怎么回事?!”
大概是受到了当年皇祖父严令宦官不准干政的影响,作为正统继承人的朱允炆将这句话奉为了金科玉律,对于这些低贱的宦官,朱允炆是向来不把他们当人看的,如今在宫里御书房和寝宫当值的宦官,无一不劳累无比地位极低,动辄被打骂也就算了,要是遇上朱允炆心情烦闷的时候,命莫名其妙丢了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就像之前只是因为多说了句话就被杖毙的某个年轻宦官一样...
跪在门外的宦官身子抖了抖,知道自己惹了天子不喜,之前那些宦官的下场还历历在目,他赶紧五体投地,声音越发尖利:“陛下,魏国公求见!”
这句话倒是成功地转移了朱允炆的注意力,毕竟之前自己还在和亲信商量怎么收拾他的姐夫...对于徐辉祖这个人,朱允炆一开始是有些警惕的,毕竟中山王府极为显赫,燕王妃周王妃...可都是他的妹妹。
但周王的事情过后,朱允炆就彻底对他放下了戒心,而且深信他是那种能为自己分忧的忠臣。
因为周王一家被贬为庶人的这件事情后头,就有徐辉祖的影子。
和三位大臣对过视线,朱允炆靠回了椅子:“宣!”
他的目光扫过那个如蒙大赦的宦官,内心深深的厌恶又涌了上来:“换个人去。”
“把他给朕拖下去,杖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