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71章 拍卖星球(下)
    纵观人类发展史,所有的发展都离不开两个关键要素,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

    前者重中之重是人,不论是天资卓越的能人还是平淡生活的普通人,军人政客,贵族平民......人是构成这个庞大世界的基础,没有足够的人什么王权霸业都是浮云,光杆司令当着也没意思。

    后者则是一个十分关键重要的硬资源了。要建立一个政权就必须有地盘,光是有人却无置锥之地也是空中楼阁,虚幻得稍瞬即逝。

    像是如今的星际人类当年便是从一个星球驻地开始,扩大至周边一圈,再到外面一环,最终层层将整个阿尔法大宇宙收归于手。直至现在阿尔法大宇宙的地盘仍在往域外星系缓缓扩张。

    但是面对如此巨量的星球,当时人类的数量水平却远及不上,且很多星球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存在难以开发的情况。

    星际在侧的星球数不胜数,他们初期根本开发不过来。可是这些地盘不可能放着慢慢烂吧,若是被顺着星际虫洞爬过来的星兽重新占领就等于白打了,所以还是要建立秩序管理。

    只是初期军政两方人员实在有限,就算让一个人来分管千百个星球都不一定够分,人数缺口太大。而且还不一定能管好,开发成本太大了,所以最好的法子就是开放权限,分出一部分让私人管理。

    可是人类是什么德性呢?就是太聪明了。当年俱挤一个母星的时候就打的你死我活,世界大战都好几回了,现在地盘扩大至整个大宇宙,指不定得打成这样。所以星球开发权自然不能过于开放,否则不等他们稳固大后方,人族自己倒先分裂起来了。

    只是随着人族地盘不断扩大一些星球荒芜的问题也越发大了。最后经军政两界漫长的商议,通过了允许个人拥有和开发星球的法案。只是个人开发星球期间所挖掘的常规矿脉资源及珍稀生物资源都需要按照规定分成给帝国。并且待星球完成初步开发并入册管理后必须无条件接受军方的人入驻协理。

    当然这个能够申请开发星球的「个人」就比较灵性了。也不是真的谁都可以开发星球,说实在也必须得这个能力和财力才行。

    且一旦接受了这种星球开发合同就必须定点定量向军方输送人才,偶尔也需要向政界输送自由,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利益让渡。

    不过如果能获取一些资源丰富星球的独家开发权,这点子需要付出的东西自然就变得微不足道起来。于是在往后很漫长一段时间,军政民三方合力开拓这片偌大的星空,也因此诞生不少兴盛的私人星球,而官方也因此毫不费力地得到了大量资源抽成。

    这几个星纪元来,无论是军方还是政界都在致力于收拢星球的所有权,毕竟当初授予开发权是权宜之计,也不曾想到人族走至今日能发展到这个地步。

    当年刚出这个政策时是人族发展的初期,自然是不拘一格,也没过度考虑后果,又比如如何收尾。因而如今的私人星球确实泛滥了些,其中就有不少别有用心的人掩借死角位置做一些不法之事,藏污纳垢。

    为帝国的稳定计,待局势定下来官方都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将这些零散的私人整理好,慢慢放长线以期有一日将这大批量不受帝国管控的星球握在手里。

    对于一些零散的星球主还好说,只要能给出足够的资源和利益,还是比较容易收回的。至于那部分不愿意出让的更不用担心了,收拢私人星球也并不是短期计划,只需稍加等待他们迭几代传下来也总有不肖子孙,都不必出手稍转个几手就能回到帝国。

    但是一些由世贵家族开发的星球就没那么好收回了......

    当初本就是利益交换,无奈之下分薄出去的权利,早已被各世贵大族炼成自己根基的一部分甚至支柱

    行业,此时再想收回就是要他们的命,哪能如愿?

    更何况这些世贵家族大多跟军政两界关系紧密,硬要打他们也等于自损根基,若真闹大了也不知道谁会得益。因此帝国上层也只能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了这部分权力的分散。

    只是星际人皆知曾经那个轻易可以建功立业的乱战时代已经过去,也该回归于秩序。上层的态度也很明确了,对于星球归属收得很紧,除非与帝国有大功大贡献的个人,不然轻易无法拥有私人星球。这些年已经许久未曾出现新的星球主了。

    世族之间倒是偶有相互交易,只是互换为多,极少极少......几乎没有流出。

    不过这个平衡在今日就要打破了。

    不久前姜洄在亚特兰蒂斯星遭遇一事所牵引出的西部防线出的乱子可不小,因而牵扯出一批叛军内女干。这些内女干级别可不低,甚至有位高权重者,若非如此怎么能盗取诸多前线情报为叛军牵引战线创造机会?

    其中还有几个底蕴深厚的大世族的身影。不得不说这次他们也是愚蠢,公然掺和叛军行动被人赃并获,于此次混乱中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自然逃不了清算。

    他们倒下不仅引发军政两届一阵动荡,也空出了大批无主资源。这些资源流出对首都星区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各势力都在卯足劲儿吸收。只是流出的资源太多也太散,官方力量再大也总有顾不到的地方,有些资源还是散落到公开市场上,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一批私人行星,啊不,已经是无主星球了。

    这批私人行星占此次流出的行星总数并不多,大大小小百来个,不到百分之一的数,俱是官方因各种原因暂时无法或来不及收拢的。但他们也不想看着它们就这样重新散落,这也是它们现在出现在拍卖会名单上的原因。

    上百个私人星球,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然此刻都摆在了四海商行的拍卖会上,所有人都有机会参与竞价得到它们。这可是自帝国收紧私人星球开发相关政策后的第一回——

    谁都不想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