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啊,为父怕是失去了陛下的信任了。房玄龄对着自己的儿子,长叹一口气道。
怎么会呢?自陛下为秦王时,父亲就追随左右。如今更是当朝宰相,又怎会失去帝心呢?房遗爱劝慰道。
俊呐!你有所不知!自今年二月起,陛下多次微服私访。有事带上长孙兄,有时带上魏征。
就连户部那个小小的侍郎万策都随陛下出去过两次了,可陛下从未带上你父亲我。
闻言,房遗爱一怔,这种事情他可不知道,也就房玄龄能够从宫中的太监口中打探得知。
兴许陛下是担心父亲身体,这才没有带上父亲的!房遗爱劝慰道。
的确,房玄龄已年近花甲,近些年身体也每况愈下。
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孙思邈那般长寿的。
但不管怎么说,房遗爱之言也只能安慰安慰父子俩而已。
他们内心深知,房玄龄的身体状况虽不容乐观,但也不至于无法出行的地步。
也只是久病缠身,需要按时服药罢了。
根本就不至于无法跟随出宫那种地步。
俊啊,你说父亲若是主动向陛下亲辞,如何?房玄龄语出惊人。
而房遗爱也确实被吓到了。
父亲,何至于此啊!
若是陛下瞧不上我这身老骨头了,早些退下岂不更好,免得相看两生厌!房玄龄显然有些郁郁寡欢。
可父亲,你已经当了近十年的宰相了,若是忽然退下来……
正是当了十年宰相,这位置,我早就坐腻了,何不让给其他更为贤能的人来辅佐陛下!
陛下是个念旧情的人,定然不会让父亲如此就退场的!
房遗爱的表情有些倔强。
自小父亲便是大唐的顶梁柱,如今即便父亲打算退下来,也不该以这种方式!
应该是功成而身退!
房玄龄摇了摇头,叹着气离开了。
房相,你这是做什么?
当房玄龄将那张写好的告病退帖交予李二时,李世民是一脸懵逼的。
陛下,老臣年老体衰,已力不从心,再居于次位,怕是会耽误大唐的发展,不如让德行甚于我之人担任此职位。
李世民闻言,当即将那张帖子摁在桌上,霸气道:
房相生龙活虎,还需辅佐朕三十年!朕不允!
房玄龄闻言,微微一怔,怎么和自己想的不一样!
按照正常来说,陛下不应该挽留几次,自己推拒几次,最后陛下无奈应下,同意自己告老还乡吗?
怎如今一口便拒绝了!
陛下?
病退之事,房相不必再说,朕会命御医为你调理身体!
房相且来看看这琉球国进贡一事。
闻言,房玄龄也不得不放下心里的疑虑,先开始讨论起国家大事来。
东海红珊瑚、夜明珠、玉象牙……房玄龄细数着名单,不由一脸诧异:
琉球国此次朝贡,怎数额如此之大!
李世民笑了笑,道:年初我们不是进攻高句丽吗?那时朕曾派使者去琉球国,希望琉球国也派出一些兵马。
当时的琉球或许是顾虑重重,所以没有答应。
如今高句丽战败在即,他们或许是担心朕秋后算账。
原来如此!房玄龄了然。
可是,又苦恼道:对方既然提供了那么多的朝贡,我大唐又该如何回礼呢?
大唐的
朝贡,其实是朝贡贸易。
遵循礼尚往来的原则。
比方说,一个小国将自己国家的货物运至大唐,以公平的名义朝贡给天朝上国。
那么相应地,他可以以这些货物向天朝上国来换取自己国家所需要的商品。
我看万年县物产丰饶,就让使者去万年县选取,如何?
李世民若有所指道。
万年县?房玄龄忽然想起来此前陛下下令万年县试行制度改革。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毕竟这些天长安城的风声,他也有所耳闻。
据说以崔家为首的五姓七望以及大唐其他豪族,已经放话要将万年县的商贸封锁了!
当然,柴米油盐等基础所需他们是不敢封锁的。
毕竟如果闹出了人命,双方都不好下场。
但是像是出产的棉花棉布,油料、水果或是其他经济产品,他们早已关死了闸口。
如此,万年县的百姓虽然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却因为作物无法售卖变现,日子会变得更苦。
而与之相对的,陛下的改革自然也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想清楚中间要害关系的房玄龄连忙道:微臣明白了。万年县的物产确实丰富,想必琉球国来使定会满载而归的!
李世民对于丞相的应对也是十分满意的。
也只有房相能懂朕心了,若是房相退了。朕这大唐,恐怕都难以治理了!
李世民感慨道。
通过刚才那件事,房玄龄明白了,之前自己应该是会错了圣意,陛下并没有把他当外人看待。
更不准许他退却。
既然如此,倒不如如实相问。
陛下,微臣有一事不解。
何事?
自今年开年以来,陛下便多次外出游赏,不知所为何事?房玄龄单刀直入。
闻言,李世民有种偷偷出去玩被抓包的感觉,不由有些心虚。
可随即一想,朕每一次出行,可都是有正当理由的,都是为了家国大事!
于是,便坦荡道:朕外出游赏,并未离京,也非贪图风景,只是有家国大事需要问策罢了!
闻言,房玄龄微微一怔。
问策?
陛下能向谁问策?
陛下若是需要问策,一纸诏书便可将对方召来,为何还要亲子出行?
一纸诏书?李世民心底暗笑,若自己真一纸诏书将那秦凡召来面前,他还不得被朕吓死!
到时候知道自己屡次出言不逊的大唐之主,就是蹭饭多次的李老板,不知他会作何感想。
不过更关键的是,若将秦凡召来,那岂不是吃不到那些饭菜了?
召不来,召不来。李世民笑笑。
为何召不来?房玄龄越加疑惑。
此人颇为特别,改日房相若是有空,随朕前去拜访一番,便知了!
李世民这般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