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076 目标:南方
    鬼似乎没什么威胁,但毕竟是未知存在,甚至和上辈子鬼怪里的鬼都不同,连是否是生物都要存疑。

    所以接下来的几天里,王齐按计划给包括艾莲娜一家在内,都加了抗性和神秘。

    只各加一次因为很费时间,神秘或抗性加起来会导致另一个减一,实际一个加点机会只能加2点,和加王齐自己【整体增强】一样,效率不高。

    这样一来艾莲娜本人是【神秘0、抗性14】,安娜【神秘2、抗性12】其他四个神秘都是1,抗性则是11或12。

    他还是着重给李想扩大优势,因为她本来神秘就有7点。

    花了两天的份额增强李想,她的数值变成【神秘11、抗性19】。

    王齐自己也加了神秘。

    ……他自己没有【神秘】这个项目,只有【魔素敏锐度】和【神秘抗性】,可能还要等个什么遭遇才能进一步增加项目。

    试着加了下,看到魔素敏锐度的初始值为3,加了两点没感受到所谓魔素,把神秘抗性补到20点,接着给【进化大师3】升级。

    【神秘】效果未知,因为王齐不会没事找事去招惹鬼。

    这么看好像加了也白加,抗性出现冗余,耽误了主能力升级。其实不然,听完艾莲娜的故事,王齐对未来已经有了规划。

    本地的纬度太低了,不说根本无法生活也是艰难求存。

    高纬度唯一的好处是几十年下来,部分电子产品勉强还能用,比如警局的笔记本和钓鱼佬家的不间断电源。

    但这些东西对生存本身的意义很有限,既不能吃,也不能反破译出新的可用知识库,那都是劳动分工细化之后才能考虑的。

    试着降低生存纬度,应该是个好路径。

    不需要太多,哪怕只降低个两度也是好的,全年日照时间增加,就能获得更多的作物收获。

    目标他都选好了,就是灾前彩印地图的最南端,本行政区划的边界,有一条河。

    本城南北也有河,不过询问了瓦利亚得知,或许称其为水沟比较合适,水量最大时水深还没两米,河面宽度也只有十米,这种河里即便有鱼,也只会是体型比指头大不了多少的清水鱼。

    为什么不迁移到更南,因为王齐想看看异世界节点到底怎么回事。

    异次元节点最早只有三个的时候,都被各地军方控制起来进行研究,等它扩散时已经是灾难。艾莲娜这样的普通人从未接触过异次元节点,灾后也没听到过任何敢于去探索节点的幸存者回来的消息。

    它是整个世界灾难的根源,热武器似乎也无法摧毁,如果真的存在某种关闭或摧毁的方式,王齐认为除了他和被他加过抗性的人,应该没有其他人能做到了。

    道理很简单,已知幸存者的【抗性】应该大多数都在六和六以上,但达不到李想的基础值水平,他们不可能通过半定居方式南迁去探索节点,只能是趁着两个异常日之间的三十一天往返。

    夏季不存在鬼,狩魔有猎物时也不是非吃人不可,它就算要吃人,猎人们也有反追踪手段不可能每次被得逞。

    三十一天往返几百公里虽然不容易,但不是不能做到,一个探索者都没有回来,很可能是因为异世界节点在平日里,同样会导致人的【理智】和【稳定】下降,距离越近越强烈。

    或许还存在其他未知危险。

    所以这个世界里,大概率只有他和他的团队,能在真正接近异世界节点时能保持理智和人形。

    算不算是种责任感,王齐现在还不敢说,他只是仗着有面板感到好奇,非常好奇。

    既然名字叫“异世界节点”,就说明早期研究人员已经确认它与异世界有某种联系,而且就此弄出狩魔这种生物兵器,证明与异世界生命有直接接触,至少是抽到过“鬼”的基因。

    那里可能存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也可能更糟糕。

    不论美丑,王齐都想知道到底是怎么样。

    如果是好地方,可以尝试迁移更多人去重新演化文明。

    如果更危险就想办法把它圈起来,最好能找到某种方式限制它对周边人类理智方面的影响,至少本地幸存者们能够有更大的生活范围,即使仍然要和狩魔、爬虫争夺生存空间也比现在好。

    总之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满足好奇心,都有必要尝试接近异世界节点。

    路上也许会遭遇到更诡异和凶险的状况,抗性、神秘、力敏体都会不够用,需要临时停下来暂时定居提高属性,状况过于频繁甚至可能导致十年八载都到不了目标地。

    但为了一个希望,一个人类继续繁衍下去的希望,这个目标值得冒险,哪怕是花上一辈子。

    人一辈子总要闪个光,他从未觉得穿越过来是为了被同化成废土人,或者去屠杀废土人的。

    也算是暂时解决短期温饱问题后,王齐给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人生定下的规划吧,上辈子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咸鱼建筑师,这辈子希望能在历史书里留下个名字——如果人类的历史还能继续写下去。

    当然,现在还什么都做不了。

    ……也不对。

    从现在开始,他可以开始弄一些南迁路上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设备,它们必须要能抬到车上进行移动。

    太遥远的想不到,眼前就有个他正在设计的东西被推倒重来。

    干馏塔。

    他不知道干馏塔长啥样,也没做过相关设计,但他知道干馏是啥概念,说白了就是气密烧烤。结合建筑知识,可以弄出很多不接触明火的烤法,效率什么的也不是眼前能顾及得到的。

    初版干馏塔原本打算做在基地外墙上,既可以节省材料,也能给建筑内加热。结构非常简单,一根倾斜烟囱状的主结构,外面再砌个烤炉,烟囱上下回收制成品资源。

    现在要让它能搬来搬去,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画了几张图感觉都有问题,还是得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先做个实验装置。

    一根旁边社区里的铁水管,一头堵上,一头通铜管用雪降温接个杯子,里面放松木碎,点火。

    简单的干馏实验,缺陷在于没有金属加工能力的他,堵死管道的方式是木塞,铁管加热时会同时让木塞炭化,导致部分干馏气泄露无法进入凝结环节。

    王齐没去管泄露问题,等能闻到的气味消失,上去把火扑灭,埋雪里降温,检查装置和收获。

    松油、木醋等乱七八糟东西的混合液少量,到在碎布上点燃,助燃功能正常,实际上混合液还没来得及挥发,直接点都可以点燃。

    装置检查,基本失去复用价值,需要重新削木塞。

    这就是绘图中遇到的问题。

    移动需求和路况共同决定干馏装置只能使用金属件制作主体,但要做得比实验装置更大,因为密封结构还需要经常打开投料取料,要么有口径匹配的螺纹盖子,不然密封似乎只能选木头。

    现在看来木头这个选择真的很差劲,只能求助于荒民中的铁匠了。

    23sh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