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机静态测试中把吊臂折断,虽然没死人但也堪称重大事故,这东西可不敢往外卖,不然停产都是轻的。
静态测试的机器没有轮子,实际连车子都没有,只是个加了配重的重卡车梁。
工作环境肯定比野外要好得多,这个状态都无法完成静态吊装实验,真卖出去要捅大篓子。
“说了钢不够厚吧。”
“肯定是淬火问题。”
“也许是单体瑕疵呢。”
负责吊车吊机的这一组,对于问题的原因有些分歧。
凤凰王国的炼钢业发展到现在,已经清楚的知道同种材料使用不同的退火和淬火策略,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材料性质。
好的淬火策略,能把耐压强度八十兆帕的钢,变成数百兆帕。
但受限于教育没有形成体系,纯靠技术工人的经验总结,几乎是以穷举法进步,即使知道了问题,也很难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改进,至少是不要抱有太大希望。
至于瑕疵……说实在的,大家都不太信。就算本次折弯真是因为单一吊臂不合格引起的,但现在是没过静态实验,而非实操,按照野外实操标准来,这合格率怕是要低到接近个位数。
所以还是得回归老式思维,从钢的厚度上下功夫。
但吊臂一加厚,等于是加重了吊机的远端重量,原本计算得到的很多东西都要推翻。
对折断吊臂验伤后,决定加厚三毫米。
三毫米是一层的厚度,吊臂和车大梁一样是复层钢材,各层负责不同的性能指标,动一条就要几层一起加,才能达到性能要求。反应到整根伸缩吊臂上,重量就加了快两吨。
这么大的额外负担,需要对车辆进行额外配重处理,齿轮系统也要重构,工作效率-10。
为了能弥补工作效率的损失,效组不得不求助上层。
厂长挺上心,很快给安排了发动机组来协调。
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发动机组也是厂里的重点部门,虽然叫组,但包括铸造工艺、齿轮、离合等小组,加起来有上千人。
这边丢了几个人过去一看,得,加功率吧。
简单粗暴,但有效。
造个十五千瓦的单缸出来,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十马力的单缸和十五千瓦的单缸,功率差一倍,结构却没什么区别,只是铸造要下功夫,曲轴也要找重工采购精度更高的。
汽车厂在完成六缸发动机及全车系统量产工艺后,等待轮胎的消息时也没闲着,一边自己也弄些奇形怪状的轮胎,一边深挖缸体铸造的技巧。
结果就是反过头来弄功率增强型单缸,速度比吊机组重新弄吊臂还快,十天不到就拿出三台成品样机。
吊机组也很无奈,他们这边都是大件,没有脉动生产设备,光两条U型钢的吻合和铆接就要肝半天。
脉动生产和流水线一样,都是官方指导的量产方式,原理大差不差,前者适合大件制造,后者适合小件。造车就是典型的脉动生产,比如要装车门,车子就得停下来等工人们操作完,才能继续移动。
单缸发动机样机明显也没有流水线,它造的快,因为就一个缸需要沙模,其他都是现成的,三根破曲轴,拿车间长的条子到铁路对面重工要,师傅现场就给车了。
把发动机丢到吊机组,就没工夫管他们了,厂里来了大家伙。
制造局提供的魔法工序生产的橡胶,被彩虹轮胎给整成轮胎了。
制造局合成这东西也没有产能,彩虹轮胎的人送东西过来还特意叮嘱了:“黄金化工那边做出真橡胶之前,最多一百条,你们悠着点用。”
真空子午线轮胎!
要不是大伙给拉着,车间长差点抱着亲几口。
提前弄出轮胎,主要是为了方便汽车厂这(本章未完!)
359 重卡样车
边展开测试和改进工作。
因为魔法合成的供应量过少,彩虹轮胎自己都没舍得做成品胎测试,只做了小样耐磨和强度测试,刚造出二十条大胎就直接送来了。
二十条轮胎,其实就够一辆样车用。
重卡为了和标准集装箱配合,一开始就奔着车、箱分离去的半挂车去的,由于选用的长头车型,42的不太好做,所以做的62,车头就要十条轮胎。
设计成六条轮胎也行,不过刚开始根本信不过彩虹轮胎的水平,还是保守点。
车头就占掉一半轮子,后半段可以少用点。
骨架式集装箱半挂车的样车也有,三轴共要12条轮胎,还不够用,只能临时重新计算重心,又弄了个两轴八轮的,多两条备用,挺好。
汽车厂在重卡项目上的准备时间比较长,还有别的形式的挂车。
比如他们还有两段式的原木运输车,做成两段,还是因为原木的相对密度比较低,以后发动机改进,12米长的标准长度肯定不够用。
原木运输挂车两段加一起也是三轴,不过它这个就只要八条轮子,其中挂在货车后的一截是四条单轮,第二节上才是单轴四轮。
总之这玩意是耗轮子大户,彩虹轮胎拿出样品前,汽车厂用蒸汽汽车上用的凑合轮胎放大版,始终没办法过测试,完全没有耐久度可言。外面的人肯定想象不到,他们光是做轮胎测试就磨掉上百张牛皮!
橡胶不愧是从上至下主推的材料,这批轮胎一安上,调试到0.45兆帕,就通过了全部静态测试。
来到机动测试阶段,整个厂区几条主货运线路和出车线路的转角,聚满了人。
因为围观人数太多,怕出事,临时决定先做空载实验。
其实空载实验用凑合轮胎也做过,现在只是用橡胶轮胎重新做一遍。
重卡的轮胎直径超过一米,一般人体型,脑袋还没到司机脚底板的位置,这东西动起来的压迫力可比蒸汽汽车强太多了。
负责路测的也是厂里胆大包天的主,因为视觉死角太大,一般人还真不敢发动这么大的家伙。
拖着半挂车的长头卡车转弯半径巨大,看惯了蒸汽卡车的吃瓜工人和家属自以为站在安全的地方,被沿线的人推着不停的后退。
就算这样,在其中几个转角处,卡车还是和人距离非常近,吃瓜群众不得一退再退,渐渐的胆子不够大的就先跑了。
慢慢跑了两天,等围观的少了,这才开始渐渐加负载。
到半路上,试驾的也有些怕了。
这卡车车头自重就超过了蒸汽卡车的满载全重,有六吨多,半挂车又有近七吨,再装十吨配重,速度稍微比人快一点都有刹不住的感觉。
临时换了人又从空车开始,半路上又换回来,反复折腾了半个月,才把厂区内的路测做完。
轮胎有一定磨损,但胎纹仍然够深,把没有问题的发动机换掉用来检查分析,车辆直接快进到路面运输测试。
359 重卡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