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长平之战 第072章 探军情赵骑南逃
    搭弓射箭。

    一气呵成。

    斥候不愧赵军骑兵中精锐之属,而屯长更是勇武果敢过人。如同条件反射一般,在看到身后秦军的一瞬,斥候屯长便已经做出了反应。

    “嗖嗖嗖”的三声,屯长居然是三箭连发。

    应声而来的便是三声沉闷的倒地之声,与此同时,屯长身边的赵军斥候也反映了过来,或是侧身,或是仰卧,手中弓箭随即被拉满。

    根根利箭再度破空向着跟随其后的秦军袭去。

    锋利的箭矢或是穿脖,或是射眼,或是中额,皆是直直地奔着秦军的命门而去,赵军斥候精锐之威可见一斑。

    随即,只听得“砰、砰、砰”的又是几声物体倒地的声音,冲在最前方的秦军甚至没有来得及哀嚎几声,便被赵军斥候精湛的骑术与射术给撂倒在地,再不能动弹。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赵军斥候屯长,稍稍偏头,余光一扫,后方近处虽已无秦军跟随,但后方的秦军却仍在加速向着己方冲杀而来。

    转过头,屯长复又看向前路,只见众军卒已下丘陵而至平原之上。

    “分!”屯长没有丝毫犹豫地大吼一声。

    随即,原本齐整的雁形阵随即一分为二,分向东南和西南方向冲杀而去。

    眼见着赵军即将分兵,秦军校尉果断下令进行弓箭压制,试图用箭雨逼迫赵军回拢一处。

    漫天箭雨袭来,赵军斥候阵营稍后的几骑也随即应箭倒地,然而因为距离的关系,更多的箭雨却是落在了赵军骑兵的后方,直愣愣地插入了泥土之中。

    尽管赵军损失了数名战力,但分兵的意志却是没有丝毫的动摇,在秦军的逼迫下,赵军成功一分为二。而不待秦军再度做出对应的调整,二分的赵军骑兵又再分其兵,各自以伍为单位,分作十余路往南面奔去。

    秦军校尉见此情形,心中不由得一搅。

    他知道,对方如此分兵,不啻于自寻灭亡。平原之上的骑兵作战,最忌讳的就是分兵。

    高速的运动过程中,空气的阻力不再是微乎其微的影响,尤其在矛头的位置,将承受最多的风阻,也最容易消耗体力。因此,行进过程中需要不断有人担任锋矢之位,以保证大军始终保持最快的速度前进。(详情可参考电影《破风者》)

    一旦分兵,尤其是分到以伍为单位,不仅因为风阻的因素不能保持高速的转进,甚至随着个人体力的下降,箭矢失去准头之后,很快也将失去进攻的能力。(高密度的箭雨可以无视准头的问题)。

    可以说,赵军屯长的这一命令,无异于将麾下大部将士直接送上了绝路,甚至十之八九的士卒都将死于逃命的路上。

    但,这样做也有好处,唯一的好处——因为兵分多路,而个人的想法又是千奇百怪,终究会有那十之一二的人逃过追击。

    而那十之一二的幸运儿,就是赵军屯长所想要的,甚至作为全屯殿后的屯长,根本不在意那十之一二不会有自己的任何希望。

    其心之狠,其信之坚,其命之果,其行之速,都令秦军校尉为之一恸。

    尽管知道想要全歼这股子赵军斥候已经不太可能,但秦军校尉却也没有因此放弃:赵军面对绝境能如此果敢,我秦军将士面对不可能也不会屈服。

    随即,秦军校尉也立即进行调整,打出旗语言,令麾下分头进行追击。

    只是,秦军兵多,分兵之令虽速,却不及赵军之运转迅速。一番命令之下,即便再精锐的大军也不可避免的需要反应一二,而这延迟的一二分时间,随即便变成了战场之上的十数步。而这十数步的距离也便成了赵军逃离的契机。

    这边一部部的秦军开始分而追击,那边赵军再变其阵,连最起码的“伍”的编制也不要了,数十人分作数十个方向便行四散而逃。

    而随着队伍的解散,赵军也彻底陷入了“逃亡”的序列。

    干粮、旗帜被第一时间甩在了身后,紧接着,长弓、箭矢也被一把拗断丢到路盘,再接着,铁甲连带着帽盔也被扔到一旁,最后的最后,连手中的长刀,也被赵军无情地扔掉。

    马战之中,尤其是在追击战中,弓箭显然比之长刀更加重要,也是更为常用的防身武器。但终归到底,更多士卒还是将长刀作为自己最为贴心的武器,也是最后的保障。

    而随着长刀的丢弃,也显是意味着,赵军彻底地放弃了一切反抗的可能。而这样做的目的也只能是一个:想尽一切办法减轻着马匹的负重,以期能够脱离秦军的追击。

    当然,即便是在败仗之中,如此丢盔弃甲,甚至连保命的长刀也丢弃的情况倒也少见。甚至若非他们的方向一直是向南面赵军营地而去,简直要以为他们这是要从战场上彻底逃离。

    秦军虽然对赵军“丢盔弃甲”的举动有些意外,但对于他们的彻底分兵逃亡,却也是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当即,秦军也再度分兵而去。

    哒哒的马蹄声在旷原上不住地回响。

    前面是赵军的单骑疯狂舞动手中长鞭,后面是十数乃至数十的秦军穷追不舍,间或还有几只箭矢袭来。

    即便赵军的士卒再多挣扎、更多狠辣,却终抵不过自然的法则——人力终有尽时。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风力的阻隔下,前方溃逃着的赵军,或是因马儿的体力不济,或是长时间的精力集中后,不由得稍事疏忽,终于渐渐落入了下风。

    后面的秦军依然紧追不舍,不时便有赵军斥候殒命在秦军箭矢之下,而完成自身追击任务之后的秦军,稍稍拨弄马头,便朝着相近的赵军围追而去。

    后有追兵,前后堵截,赵军士卒的结果可想而知了。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随着第一个赵卒的倒下,越来越多的赵卒被围杀。

    四蹄奋,新泥飞溅,

    箭雨急,寒芒点点,

    倏忽,热血洒碧天,

    仅留,一抹鲜红,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