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闻令的李牧立即答应道。
「田单将军。」赵括继续吩咐道。
随着赵括的话音落下,首座之上的廉颇明显脸色有些黯淡。
一旁的田单自然是容光焕发,当即抱拳领命道:「末将在。」
「将军在燕地素有威名。既已决议伐燕,自然要仰仗将军之威名。」赵括笑着看向田单,随即命曰:「与将军七万大军,自淮泗之地而北上,直攻蓟城,不灭燕国,不还师。」
「是,末将领命。」当即,田单颇为激动地答应道:「定为我王定鼎燕国。」
显然,对于赵括的这份安排,田单很是满意。这份满意甚至不仅仅体现在兵力的全方面满足上,赵括提出的线路更是让田单心动不已。
这就是他当年连下七十二城后,正要攻入燕的方向,甚至自己连入燕后的路线都已经计划好了。
只可惜,当年的他被齐王和一众齐国的大臣拉住了进攻的车架,而今日,赵王却是让他重新从淮泗之地出发,虽然初始的位置稍有区别,但除了首占之城不同,之后的路线几乎可以套用自己当年费尽心力做好的计划。
这显然是在弥补自己当年的遗憾啊!
田单能不激动吗!
当然,田单的激动在廉颇看来,却不是个滋味。
虽然从田单说出了七万这个数字的时候,廉颇就知道此战的主将费田单莫属,可不管怎样,他廉颇才是赵***方的第一人啊,这首灭一国的荣耀,廉颇当然也想要争上一争。
只可惜,技不如人,廉颇也只能无奈地在心中叹气一番了。
廉颇与田单的表现很显然都被赵括看在了眼里,自然,两人的心思,赵括也猜了个七七八八。
只是,在场的诸人,显然也都小瞧了赵括对于燕国的重视。
「廉老将军。」赵括随即看向廉颇,继续淡淡地开口道。
「末将在。」虽然心有不甘,但廉颇还是很快抱拳答到,准备接受留守邯郸的任务。
赵括看着廉颇,却是微微一笑,随即继续说道:「老将军乃我赵国第一大将,此番灭国之战,又岂能少了老将军之力哉!与将军十万大军,出河间郡,向东直达蓟城,不灭燕国,不换师也。」
闻言,廉颇显然有些愣在了原地。
「怎么,老将军不愿为寡人分忧?」赵括随即揶揄廉颇道。
「不不不。」廉颇赶紧否认道:「末将领命!」
话音落下,廉颇似又觉得有些不妥,当即有些迟疑地说道:「只是,我王,如此一来,此番灭燕,却是要出动共计二十二万大军,如此一来,粮秣支出暂且不算,我赵国境内之兵力又将羸弱不已,况我、田单将军、李牧将军,皆出战一方,朝内无有大将坐镇,一旦发生其他不可预测之战事,恐生意外啊。」
话语越说,廉颇的眉头越是皱得厉害。
似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廉颇还是开口道:「末将知我王体恤末将,只是,为防万一,末将还是留守邯郸为上。」
显然,说出主动放弃灭燕的话语,不仅需要极强的全局观,更需要很大的决心。
而说出这番话语的廉颇,显然是将赵国的利益放在了自己的利益之前。自然,这番话语听在赵括的耳朵中,也是十分的悦耳的。
「老将军能有此老成持国之言,寡人深感荣幸也。」面对这样一位将全身心都奉献给了赵国的老将军,赵括自然也是不吝夸赞。
随即,
赵括却是笑着说道:「只是,老将军却是忘了,寡人却也是从战场上厮杀而来的。若有战,寡人亲带大军迎战便是。」
「这?」闻言的廉颇倒是有些语塞了,毕竟赵括的军事能力,便是自己也是甘拜下风的,只是,曾经的上将军已经成了赵王,倒是让廉颇一时间有些忘记了。
而战国时候,可还没有什么国本不可轻动的腐儒之言,尤其赵括还是如今诸国公认的第一战将,在场诸人显然都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语。
「可是,终究我赵国如今能战之兵,不过二十五万而已,这一下子去了二十二万,再加上空仓岭至光狼城尚需要至少两万大军助手,如此算来,我王手中只有区区万余可用之兵,如何能够?」廉颇一脸不可如此地继续说道。
「哈哈哈,廉老将军太过担心矣。」赵括并不以为意地说道:「昔日寡人以区区五千兵卒,尚能拒燕军十万大军,如今有上万精锐可供调遣,又有何惧哉!更何况,随之明年到来,我军少说也能扩军两万余,换言之,明年将军去时,寡人手中至少有三万大军,足矣。」
话已至此,再继续反驳那就不礼貌了。
当然,赵括自然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枉顾国内的安危,将如此多的兵力撒出去。
这么做的原因,赵括自然也要跟几人一一说明。
「寡人直言,之所以要两位将军各带兵马前去灭燕,就是要两位老将军各显其能,并以最快之速度,拿下燕国。」见众人已无太大异议,赵括这才继续说道。
「之所以要求之速度,原因也很简单,说白了,我赵之灭燕与秦之东出几乎是同步进行,虽则我军已尽迷惑之能事,却也不免秦军暗下掣肘,若是不能在秦军完成其东出任务之前,拿下燕国,则我赵国势必危殆。」赵括继续解释着说道:「既如此,我更当以全力攻燕,两位将军越快拿下燕国,则我赵国越安全。」
闻言,廉颇与田单相视一眼,随即双双抱拳对着赵括一礼,道:「末将必肝脑涂地,誓灭燕国。」
赵括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吩咐道:「前线战法要如何打,寡人不干涉。先期战斗寡人也不担心,不过,未免号令不统一,寡人有言在先,先攻蓟城者为主。」
「是。」廉颇和田单二人随即异口同声地答应道。
赵括对于廉颇和田单两人还是放心的,以两人的德高望重,显然也不会做出什么投机取巧的事情来。
有蓟城这块肥肉在两人前头悬着,想必又能激励两人进攻的速度加快几分。
见赵括已经吩咐完毕,廉颇随即又抱拳说道:「禀我王,既然攻燕之策已定,末将还有三件事情,还请我王俯准。」
「老将军请讲。」赵括点头同意道。
「其一,请我王于年后联络魏国、楚国,做攻韩之态势,以迷惑秦军,麻痹燕国。」廉颇随即微微颔首而道。
「可也。」赵括继续答应道:「此本在预想之中也。虞卿,且先记下此事。」
「是。」一旁的虞卿立即拜道。
「其二。」廉颇将军继续开口道:「在开年之后,末将想要先行前往河间府,并查探入燕之路线,一则需要我王配合,允臣告假以塞各国间客之耳目;二则请我王允末将边境调遣部分兵力之权。」
话音落下,一旁的田单也立即补充道:「末将也需要提前赶赴淮泗之地,做好战前之准备工作。」
「嗯。」赵括点点头,他当然知道这战前侦查的重要性。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场战役,除了打国力之外,情报也是重中之重。
仗还没打呢,一方的排兵布阵就已经在对方的案头了,胜负的天平能不倾斜吗?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赵
括亲身经历的长平之战,赵括的一切部署几乎就是掐着对手白起的布置而去的,虽然因为白起的临时发挥,导致了战斗依旧艰难。
可,那可是人屠白起啊!
即便是人屠白起,依旧没能挽救赵括的针对性的布置。
可以说,要不是开卷考试,别说一个赵括了,就算是十个赵括绑在一起,再加上廉颇的协助,也不可能是白起的对手。
不过,若是廉颇和田单双双消失在朝堂之内,没有一个好的理由,显然是会引起敌国,尤其是秦国的怀疑的。
「开年之后,廉颇将军将被委任前往北地巡视,而田单将军和李牧将军则会被分别派往上党郡和淮泗郡。」赵括淡定地开口说道:「如此一来,三位将军三个方向进行巡视,诸国只会以为是例行的巡视和驻防。」
这显然是最好的方法了,三人闻言,也是立即都同意道:「谨遵王命。」
「至于查探情报之事。」赵括随即说道:「过后,寡人会命羽林卫孙崮与两位将军联系。这些年,羽林卫的密探也该有些效果了。至于边境调兵诸事,将军临去前,本王自会赐予虎符,将军可自定之也。」
赵括的话语虽轻,其中对廉颇与田单的信任却是溢于言表。
廉颇和田单闻言,自也是感同身受,当即深深一拜,道:「多谢我王。」
随即,赵括继续看向了廉颇,示意其继续。
「其三。」廉颇也点点头继续说道:「大军赶赴战场的时间、路程以及出击的时间,可否容许末将自决之。」
「当然是将军自己决定。」赵括几乎不假思索地回复道:「难道将军还要本王为你规划路线?至于军械粮草转运配合之事,两位将军与平原君商议后上报即可。总之一句话,寡人只要燕国,其他事情,将军皆可自决之。前线若有万一之情,卿等皆可便宜行事。」
「这!」闻言的两人甚至有些惶恐了。
「便宜行事!」那是多大的权利?!
下郡郡守不过四品,按照「便宜行事」之权,甚至斩杀郡守也在「便宜」之内,如此一来,手握兵马,又控强郡,再加粮秣充足,便是当即裂土为侯也不是不可能啊!
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信任」而已了!这已经是推心置腹般的「信任」了。
身为三朝老臣的二人,不管是廉颇还是田单,都经历过太多的「不信任」了,哪怕自己做得再好,依旧难免被朝堂之中的暗箭所伤。
长平的廉颇,连下七十二城的田单,皆是如此。
而如今,赵括却是给予了他们几乎是「无尽」的信任。
这怎能不令两人动容不已。
当即,两人便双手抱拳,一揖到底,道:「愿为我王效死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