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郑旭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这事他以前小时候就知道。
郑旭他奶奶是临省北河省人士,战争年代本来是准备北上躲避战乱的。
当时那个年代,往西往南都不是太好的选择。
只有北上,还有一条生路。
主要是因为,他奶奶家算是武术世家,他奶奶的大哥,也就是郑旭的舅爷爷,当年据说功夫了得。
十里八乡都是略有薄名的。
在那个年代,观念还是很陈旧的,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郑旭这個舅爷爷习武有成后,就北上出关闯荡江湖去了。
后来多年后,给家里来了封信,据说是在东北给某个大人物做护卫亲兵。
信里说的也不详细,直说想让家人去东北投奔他,如果家里愿意,再回信,那边到时候会安排人入关接人。
但那个年头,平民老百姓谁愿意离开故土北上出关啊。
为什么叫闯关东啊?
一个闯字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这事后来就这么不了了之了,直到后来战争爆发。
郑旭的奶奶就跟着家人北上躲避战乱,路上被溃兵冲散了。
只靠着一个老仆,两人一路上走走停停的,最后到了南河省中州市。
世事无常,这一失散,就是好多年,建国后,当时的情况也没办法北上找人。
直到八几年,郑旭小时候,才在奶奶带领下回到北河老家,但物是人非,当年的村子已经不在了,熟悉的人更是没有。
从那以后奶奶就有点绝望了。
但是,她这么多年的执念就是他的三个哥哥和父母,前些年本来以为她大哥跟随当时的部队去了弯省。
这种事情,郑家当时就更不敢找了。
但进入90年代后,郑旭奶奶的老家有人给这边传信,说是有一伙儿人,从东北化通来的,寻亲的人来寻亲,找李家的。
但对方留的联系方式后来也没联系上,关系就又这么断了。
直到郑旭奶奶临走前,还一直在念叨着她的家人。
但当时虽然条件足够去外地找人了。
郑旭老爹他们几个怕找到的是不好的消息,万一人真找到了,想想郑旭奶奶的年纪,她大哥可是比她足足大了17岁啊,真的是希望不大。
但凡有个不好的消息,那对老人的打击更大,想想一辈子的执念就这么破灭了,那后果他们都不敢想,最后只能硬着头皮说还在找。
等到老人走后,这事就这么放下了。
不是郑旭他爸这些人不念亲情,这一支关系虽然从血缘上说,还是很亲近的,但大家真的只是听郑旭奶奶诉说,真实的情况大家都不知道,而且当时都忙,兄妹几个都有自己的事业,也就一直拖到现在。
这次老郑就是听说郑旭要去东北,特别是老于帮忙托关系介绍了熟人。
赵东北是谁?
现在民间戏言,出了关,关外办事就找赵东北啊,在关外没他赵东北办不来的事!
郑建国这些年也是一直有愧疚,所以这次就过来找郑旭,爷俩悄悄说这件事,让郑旭把这件事办了。
而且,这事说大不大,但对郑旭很重要。
因为据老太太所说,他大哥当年是跟着某个大人物身边当亲卫的。
这个大人物的名字就不说了,后来很大几率会去弯省,以前郑家就怕别人知道自家有这么一门海外亲戚关系,这可不是小事,这会影响子女工作的。
后来慢慢形势变好,才敢悄悄打探。
现在郑旭做这一行,怎么着也算个公众人物吧?
要是在他们找到亲戚前,万一被哪个神通广大的无良小报挖到郑家的老底儿,把这事儿爆出去,郑建国觉得,可能会对郑旭有点不利。
“爸,你放心吧,这次去我先办这事儿。”
.....................
送走了郑建国,郑旭回到办公室,才打开老爹留下的文件袋,里面是复制了好几份的材料。
其中有一张他奶奶年轻的时候和他爷爷的结婚照,一张充满岁月痕迹的黑白照片。
另外就是介绍他奶奶的大哥二哥三哥名讳的资料,关于他们家当时在什么地方,家里人的年龄、名讳,还有现在郑旭家里人的资料都有。
“哎...”郑旭也有点头疼,前些年他在网上查过资料,那个大人物身边有两大保镖,可是都对不上号,也就是说他这个大舅爷,顶多也就算是个亲卫,或者是个亲卫小头子。
但很操蛋的是,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那位大人物在很早以前出事那一次,火车被炸。
虽然他没有当场遇害,但也是回去不久就不行了,当时跟车的亲卫死了多少?
没有资料,唯一能查到的就是当时亲卫死了很多。
他这个大舅爷在不在里面?
根本不得而知,这也是郑旭他爸宁愿违背老人也不想去找的原因。
人没找到之前,都还算有希望,等真找到了,谁敢保证能听到什么消息?
现在这事落在他身上,奶奶已经不在了,还是找吧,看看在东北还能不能找到这个远方亲戚吧。
.........................
十月初,国庆节刚过,郑旭就先一步带着小凯两人拿着一点礼物先行踏上了去往奉天的飞机。
这次他先去找赵东北认认门,拜拜码头,后续大批礼物再跟剧组的车一起北上。
刚一出机场,远远的就看见一个中年人举着个牌子,上面写了个“郑”字。
小凯先一步过去和对方交涉,确定身份后,郑旭两人才上了车,几十分钟的路程,来到离关东影视城不远的一处非常低调的办公楼。
郑旭一下车,远远的就看见站在门口等待他的赵东北!
和电视上常见的形象略有差别,老赵已经有些显老了,半头银丝。
“赵老师你好!还劳烦你亲自下来等我。”郑旭赶紧小跑两步迎了上去,规规矩矩的鞠了个躬,才伸出手准备和老赵握手。
“哎~你叫老于叔叔,到我这儿了,咋改成赵老师了?我才比他大一岁,你也随着叫叔叔!”老赵嘴一撇,微微带着点东北口音的话语,听着就让人很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