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68章 黄宗羲:大明苏武?愧不敢当
    大明儒学院被安排在南京外城,一座昔日勋贵的园林中,不仅场地阔大,环境还十分清幽雅致,很是符合鸿儒们的心意。

    再加上朱媺娖如今“回心转意”,重视起儒门,让这些被召集来的鸿儒多称赞其圣明。

    当然,作为朝廷下辖机构,“大学”之一,哪怕是尚在筹建中的,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

    黄宗羲来到挂着“大明儒学院”牌匾的大门处,便被一队南京卫戍军将士拦下询问。

    “来者何人?”

    黄宗羲拱手道:“在下黄宗羲,来见嶯山先生,烦请通报一声。”

    什长听了眼睛一亮,立即问:“可是因出使瓦剌,被困在天山牧羊半年之久的黄使者?”

    黄宗羲知道他如今出名,却没想到竟然连卫戍军将士都知晓。

    微愣之后,他忙谦逊地道:“哪里有半年,不过四个多月罢了。”

    “那也是为咱大明受了苦啊。”什长明显也受大明报带来的新思想影响颇深,感慨了一句,便接着道:“黄使者稍等,我这就去找刘院长——这都是学院的规矩,还请见谅。”

    “无妨,阁下去便是。”

    卫戍军什长小跑着进去,大约过了半刻钟才回转来,笑着道:“刘院长在致知亭听人研讨学问呢,黄使者请随我来。”

    黄宗羲随其进入儒学院,发现在各处亭阁,皆有儒者聚集,三三两两,大多数都在讨论着什么,有的甚至在颇为激烈地争论。

    “若要教化海外蛮夷,当以仁义开道。如昔日箕子入朝鲜,以礼仪教化其人,又教授耕织,方使得朝鲜土番开化,心慕我儒家,如今更是成为我大明第一藩属国。”

    “以仁义开道是不错,但却不可一味行之仁义。须知,蛮夷皆畏威而不怀德。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若不耀武扬威,让蛮夷知晓我大明军力之强,恐怕最终只会教出一只白眼狼。”

    “看阁下这话说的,大明而今军力强盛,与我儒门有关系吗?我儒门除了以仁义对蛮夷施以教化,可还有其他可做的?”

    “怎么没有关系?如今新军中有军政员一职,多为儒生担任,专门教导将士读书识字,令将士们知晓忠义,忠君报国。

    就如此前甘肃卫戍军将士死守墩台之事,若将士们无忠义之心,能以一百多人的牺牲令瓦剌惊颤?

    另外,我等若是在海外行教化之事,自可请军队配合,怎么能叫没其他可做的呢?”

    黄宗羲听到这里,不禁停下脚步,看向附近传来这段争论声的亭子。

    忽然发现其中那位说儒门进行海外教化需以军队配合的人,赫然是顾炎武。

    他当即拱手道:“我说声音听着怎么如此耳熟呢,原来是宁人贤弟在此处。”

    顾炎武之前便是昨日去看望黄宗羲的友人之一,对能在此处见到黄宗羲并不奇怪,闻言露出微笑,道:“我听闻如今儒学院允许我们这些在职官员过来提建议、参与讨论,所以就过来看看。”

    说完,就介绍刚才与他争论的人给黄宗羲认识。

    这人叫做程尚礼,是一名小有名气的儒士。

    得知眼前人就是黄宗羲后,程尚礼不禁道:“前些日子一直听闻阁下‘大明苏武’之名,可谓仰慕久矣,没想到今日竟能见到真人,幸甚。”

    程尚礼明显年纪还要更大些,黄宗羲便拱手道:“程兄莫要如此说,黄某不过在天山呆了几个月而已,如何能与在北海牧羊十九年的苏武相比?”

    说完,他也没继续跟程尚礼客套的意思,而是接着道:“我今日是来见嶯山先生的,就不打搅两位的讨论了。”

    说完,示意前面跟着听了会儿的什长继续带路。

    一路上,听到的相关讨论更多,黄宗羲却没有再驻足停留过,直到致知亭前,见到了刘宗周。

    这个亭子颇大,除刘宗周外,还有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以及几个在辩论的中青年人。

    因为刘宗周已经得到什长通知,故黄宗羲一过来他就注意到了。

    刘宗周并没有打断亭子中几人的辩论,而是示意黄宗羲过来。

    于是黄宗羲隔着十几步向刘宗周行了礼,便到亭子边缘一张空椅子上坐下,轻声向什长道了声谢,这才注意听亭中几人在说什么——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我儒家始终以仁义为根本,即便是去芜存菁,这仁义核心却是不可变的,若是这点都变了,那便不再是儒。”

    “这一点我也赞同,问题是,自春秋战国至今,儒家的仁义已经变得很复杂了,不再那么纯粹。

    想要在保留仁义核心等优点的情况下,去除其中的糟粕,很难很难。”

    “难又如何?若是不难,陛下岂会降下圣旨,召集天下鸿儒组建‘儒学院’专门负责研讨?”

    “···”

    黄宗羲发现,这边竟然是在讨论如何对儒家思想去芜存菁的。

    这可是个大问题,黄宗羲如今是不敢碰的,于是老老实实地坐在一旁听着。

    待这些人讲完,相互客套一番散去,黄宗羲才到厅内,再次向刘宗周行礼。

    刘宗周微微点头,道:“不错,人虽然瘦了,可精气神却比以前更好了。如此看来,你此番出使塞外,被困天山北麓,应是收获不小。”

    黄宗羲知道刘宗周说的是思想认知方面,便点头道:“确实收获匪浅。”

    这时,刘宗周不禁拍了下脑门,道:“看我如今这记性,都忘记给你介绍旁边这位了。孙奇逢,孙启泰,乃是北直隶的理学大家。”

    黄宗羲当即行晚辈之礼问候,“黄宗羲见过前辈。”

    孙奇逢哈哈一笑道:“不必如此多礼,今日能见到你这位大明苏武,老夫也挺高兴呢。”

    黄宗羲不禁苦笑,感受到了成为名人的烦恼——最重要的是,他真觉得自己跟苏武差得太远了。

    他带着三名禁卫军将士,在天山北麓于一牧场中放羊四个多月,都有些坚持不住。

    若是让他像苏武一样,成为匈奴人的奴隶,在北海牧羊,他觉得自己多半连三年都坚持不了。

    旁边刘宗周此时也道:“你可别吹捧他了,跟苏武比,他还差得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