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当阳光洒向长安城的时候,文武百官已经在太极殿外等候。
“听说了么,陛下昨日遇袭了!”
“怎么不知道,听说是番邦的刺客!”
“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突厥的那些人!”
“哼!陛下没事就好,待来年跟突厥开战,本将军必要将突厥血洗一空!”
朝堂是没有秘密的。
虽然李二遇刺的事情下面的百姓不知道,可那些官员早就听说了。
并且,还知道李二被一个少年所救。
所以今天还没上朝,他们就已经猜到今天皇帝会给那个少年封官奖赏了。
...
养心殿内。
李二坐在软塌上,李二在给长孙皇后做最后的心理建设。
“观音婢,等下上朝后见到兴儿,你可千万不要暴露他的身份啊。”李二还是有些不放心,怕长孙皇后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陛下放心吧,只要能见到兴儿,臣妾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长孙皇后是个聪明的女人,经过昨天的事情后,她已经搞清楚了这件事的利弊。
这种事情急不得,不然反而会给李承兴招来祸患。
“好,那上朝去吧。”
李二尽量将自己的情绪控制住,他也怕自己在朝堂上见到李承兴会控制不住心态。
今天的早朝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早朝。
但事情具体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还要看他和长孙无忌三人怎么唱双簧了。
...
咚咚!
伴随着一阵悠扬的钟声,等候在殿外的文武群臣陆续进入了朝堂。
很快,文武群臣分左右站定后,伴随着内侍的一声传唤,李二和长孙皇后缓缓从帷幕后走了出来。
等两人分别在龙椅和凤撵上坐下后,群臣看向了李二。
等看到李二安然无恙,许多官员心里才松了口气。
没别的。
大唐这个朝代很奇怪。
虽然文武群臣平日里都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文臣能指着李二的鼻子臭骂,武将能当堂撒泼打滚。
可一旦有外敌入侵,他们却会全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李二这次被突厥刺杀,要是他有个万一的话,大唐可就危险了。
“参见陛下!”
一时间,放下心的群臣,纷纷参见李二。
李二点点头道:“众卿家,相比都知道了朕昨日遇刺的事情了。”
“臣等知道!”
“陛下万幸啊!”
看到群臣都知道了,李二也就不再过多解释,直奔主题道:“突厥实在可恨,朕已然安排下去,只待明年开春之日,便可和突厥决一死战!”
“但今日上朝,朕还有一件事。此次遇刺,幸得一少年豪杰搭救,才让朕免于被那突厥歹人所害!”
“我大唐自古以礼仪之邦铸称,这少年英雄有救驾之功,不可不封赏!”
李二循循善诱,而那些群臣也知道,这回幸亏是那个少年救了李二,否则大唐就完了。
那该有的封赏,绝对不能免除。
于是,众人纷纷齐称道:“全凭陛下做主!”
顿时,一旁的内侍立刻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立刻嗓门洪亮的对大殿外喊道:“宣,李承兴进殿!”
伴随着一声禀报,大殿上的文武群臣都侧目朝着殿外看了过去。
他们也都想看一看,这个被李二成为英雄的少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顿时,大殿外传来一阵鼓乐齐鸣的声音。
听到这个声音,群臣有些疑惑。
因为这个曲子是秦王破阵乐,那可是只有朝廷册封大将军的时候才会演奏的。
这什么情况?
但就在群臣疑惑不解时,李承兴缓缓从殿外走来。
只见,他此时已经不再是一身麻衣,而是换成了金蟒华服,脚踏官靴,看上去好不威风。
本来,李承兴的长相就聚集了李二和长孙皇后所有的优点。
剑眉入鬓,星目如炬。
如今沐浴更衣后,换了一身战袍,更是将他那种逼人的贵气给彰显的淋漓尽致。
原本,那些好奇的官员看到这样的李承兴后,都忍不住在心里赞叹起来。
“好个少年郎!”
“此子果然非凡,都说但凡大举非凡之人必有非凡之貌,古人诚不欺我也!”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李承兴身上。
看到众人的眼神,李承兴心里有些忐忑。
这唐朝的人都这么不掩饰内心想法的么,这火辣的眼神看的他都有些不自在了。
往上看去。
他看到了长孙无忌和程咬金他们。
如今的李二已经不再是昨天那个模样,换上一身龙袍的他坐在龙书案上,给人一种帝王才有的威严。
旁边坐在凤撵上的,应该就是长孙皇后了吧?
可这长孙皇后怎么有点不对劲?
看着自己的眼神,就像恨不得想冲下来一样。
难道说,是因为自己救了她丈夫,所以皇后在感激他?
但也不至于这么激动吧?
李承兴认为,可能是因为他救了李二才让长孙皇后这么激动。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长孙皇后这么激动是因为看到了他!
看着那眉宇之间和自己有七成相似的少年面容,长孙皇后竟然浑身颤抖起来。
泪水也不受控制的流淌下来。
幸好她坐在帷幕后,别人看不清楚。
但那是十六年的思念啊!
长孙皇后原本以为自己控制住对李承兴的思念。
但在见到李承兴的这一刻,她发现自己错的太离谱了!
那种母子之间血脉相连的亲情,如同山太少老君的三昧真火一样,在煎熬着她的内心。
不行!
忍不住了!
她现在就迫不及待的想跟李承兴相认!
“兴...”
一念至此,长孙皇后不受控制的开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