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时辰后。
快到了午时,李二正在勤政殿内跟长孙皇后说着李承兴之前的表现。
“观音婢,没想到兴儿竟然给了朕这么大的惊喜啊。”李二说着话,脸上是浓浓的自豪感。
“是啊,这还要感谢兴儿的师傅,那一定是个神仙中人。”长孙皇后也颇为感慨。
对于李承兴的师傅,她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不仅让她这个失散多年的孩子能活下来,而且还教导成了这样的人中龙凤。
特别是之前他说的那些事情。
刚听到李二说的时候,震的她都是醍醐灌顶一般。
这可是治国之策啊!
“哎...不过。”
“不过兴儿能小小年纪就惊才绝艳,想必他肯定也吃了不少苦。”
长孙皇后虽然自豪李承兴的优秀,但更多的则是哀伤。
原本应该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年纪,却跟着师傅游走在人世间,肯定吃了不少苦。
想到这,长孙皇后又要落泪。
“是啊。”
“不过,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想必,正是因为他所经历的一切,才让他像今天一般优秀。”
“如今的兴儿,无论是文韬武略,还是治国安邦,才能都已经远远超过了被我们从小庇护的承乾和青雀了。”
李二虽然也很骄傲,但话语中还是有些心疼。
“话虽如此,可一想到他从小跟着师傅颠沛流离,臣妾就难过。”
“如果能再选择一次,臣妾宁可兴儿没有这么优秀,也不想让他从小离开我的怀抱。”
长孙皇后还是很悲伤,毕竟谁不希望从小看着自己的孩子在身边长大呢。
听到这话,李二坚定道:“观音婢,朕答应你。正好趁着这次他跟侯君集比武的事情,只要他能够胜出的话,朕就借此机会给他行加冠礼,趁机将他的身份公之于众,让你和他能够相认。”
听到这话,长孙皇后点了点头。
但紧接着,她忽然又想到,李承兴现在跟其他兄弟几个还没有接触。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让几个孩子能够认识一下他们这个失散多年的大哥。
想到这,长孙皇后轻声道:“二郎,臣妾想让几个孩子也去玄武门,正好能看一下...”
李二当然知道她的意思,大手一挥就准许了。
兄弟之间早点认识一下也好。
...
正午时分。
玄武门是进入太极宫前的最后一道城防,围绕着前后两道城门,四周是高达十米的选型城楼。
城楼下方是被围起来的巨大校场,纵横足有千米宽。
此刻,城楼上已经聚满了人,无一例外都是想看看李承兴跟侯君集比武的。
上到文武百官,下到那些正在轮休的宫女内侍。
所有人都很好奇,那个十六岁的辅国上将,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跟侯君集大将军比武。
要知道,人家侯君集那可是正经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百战老将。
“陛下驾到!”
就在这时,随着宦官的一声高唱,李二跟长孙皇后款款走来。
跟在他们身后的,还有他们的几个孩子。
正是如今的太子李承乾,还有魏王李泰,就连十四岁的长乐公主都被长孙皇后牵着走来。
看到这一幕,文臣武将们都是心里暗自嘀咕起来。
连皇子和公主都来了?
看来陛下跟娘娘对今天这场比武很看重啊。
“陛下,时间差不多了,是否可以开始了?”而就在这时,侯君集忽然抱拳说道。
说话间,他回头看了眼站在李二身后的李承乾。
此刻,只见侯君集身穿着大唐工部打造的黑鳞细甲,就算是面对李承兴这种少年,他也要全力以赴。
以后能否被太子殿下看重,就看今天的表现了。
“嗯,开始吧。”
看了眼头顶上的太阳,李二也不紧不慢的开口了。
顿时,伴随着李二开口,旁边的内侍直接高声呼喊道:“午时已到,开城门,迎两方兵马!”
伴随着内侍的高唱,玄武门下的玄甲军立刻将前后的两扇城门打开了。
嘎吱!
伴随着断龙闸落下,从前方走进来的赫然是左武卫的三百铁骑。
只见,这些兵马各个穿着重装甲胄,左右两侧的两个偏将竟然是一身的明光铠。
后方的骑兵也都是身胯镖形大马。
光是看一眼就知道,这三百兵卒显然是左武卫中的精兵强将。
雾草!
看到这一幕,城楼上的文武百官纷纷在心里鄙夷起来。
侯君集不要脸啊!
亏你还是个百战老将,对付人家一个刚当了三天主帅的少年,竟然将左武卫里的精锐全都挑出来了。
那两个偏将更是伴随你多年,战斗力非同小可。
可是,侯君集却显然不在意其他人的目光,他直接冷笑着朝另外一边的大门看去。
同时,在场的文武百官和李二等人,也都朝着城门看去。
他们也很期待,想看看右卫军在这三天时间里,到底能被李承兴训练成什么样。
然而,等他们看到从城门里走出来的右卫军时,所有人的表情却都凝固住了。
“怎么回事,这还是右卫军吗?!”
“胡闹啊!这上阵杀敌怎么连甲胄都不穿,他以为这是过家家吗?”
“果然啊!我们对他的期待太高了,十六岁的少年只会纸上谈兵,根本就不懂兵法和操练啊!”
这一刻,所有的文臣武将都是面色一变,紧接着就纷纷摇头起来。
因为他们看到,从城楼下走出来的这三百右卫军,竟然全都是穿着麻布衣服,没有一个人穿着甲胄。
这是怎么回事?!
这哪是曾经勇猛的右卫军,分明是一帮府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