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直烦恼的一个问题,三言两语就被陆宁解决了,朱元璋非常欣慰。
看到陆宁有些哈欠,他却意犹未尽的说。
“子安,你先别忙着睡,伯父还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你可不能只顾着贪睡别的都不管了,这太不像话。”
陆宁赶紧叫下人再续茶,想不到伯父来看自己,累的居然不是腿而是嘴,于是做了一个洗耳恭听的架势。
朱元璋又再次问及陆宁。
“沿海虽然已经平定,但是总得派人在那里镇守。若是再有残余倭寇要进犯内陆,那一定得有一个靠谱之人才行。”
陆宁还以为他要谈怎么样赚大钱,谁知道一甩手又是一个朝政问题。
很显然,伯父这样的人就是后世所谓的键盘侠了吧。
“伯父,今天酒楼上的萝卜是不是放的盐有点多?看来李祺这小子挑地方不用心。”
“没有呀,那大厨的手艺很好,长宁这边的菜咱吃的很是习惯。”
“那你为什么先吃萝卜淡操心?”
朱元璋马上就回答说。
“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我还是皇帝陛下的幕僚,只要你回答的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陆宁听得一愣一愣的。
“可是你给我说这些也没用,我现在只是一个伯爵,职位就是一个七品县令,总不能皇上就相信我。”
朱元璋直接就说。
“你也可以举荐一个人呢,你不知道,其实我这个皇商很受朝廷信任的,只要我说,也许陛下就采纳了呢。”
陆宁又是一阵吐槽。
“说您老人家怎么关心的越来越多,又管政治,又管军事,就不怕朝廷猜忌吗?”
朱元璋还是一番忽悠说道。
“陛下是相当圣明,只会以犯罪事实治罪,绝不会以言治罪,只要你进的都是利国利民的言论,哪怕说错了,也绝不会怪罪。”
我信他才见鬼了,哪个皇帝都这么说,但稍微不高兴一点,马上就是杀头。
只不过伯父对自己相当好,权当跟他闲侃一些吧,于是就说希望伯父能够保密,今天我跟你说的话不能叫第三个人知道。
朱元璋心想,你想让第三个人知道,我也不让啊,于是信誓旦旦的保证。
陆宁只得说道。
“我推举的这个人不仅能够镇守漳州沿海,甚至能够扬帆,在大明国力足够的情况下,率领万人便可灭掉东瀛,但此人有些特殊,朝廷绝对不会答应。”
朱元璋心中有些明白了,暗自猜想,当老师的都希望学生出名,除了那个新来的李祺之外,李景隆和解缙都是人才,你不推荐他们推荐谁?
但是朱元璋也听说过解缙的一些往事,比如小小年纪就骂当朝丞相“出水虾米穿红袍”,太轻浮了。
于是沉吟了一下,说了一句:“那个李景隆也是个人才。”
谁知道陆宁却大摇其头。
“不管是镇守漳州也好,还是扬帆,寻觅新天地也好,还是出兵对东瀛以德服人也好,需要的是一位统筹一切的帅才,而不是一个奉命冲锋陷阵的将才,李景隆勇猛有余,运筹不足。不是他。”
“那就是解缙吗?”
陆宁又摇了摇头,说道。
“解缙这个人有才是有才,但是有些恃才傲物,想要重用必须好好磨练一番,不是他,更不是刚来没有几天的李祺。”
听到他这么说,朱元璋心里一宽,看来倒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原来子安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绝不会结党营私。
于是又说了蓝玉陆仲亨等几个大将的名字,不出意外全被陆宁否认。
这下子朱元璋就如同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咱也不给你兜圈子,你实话实说,这个人究竟是谁?”
“这个人叫马三保,是燕王殿下刚刚收入府中不久的一个太监。”
听到陆宁这么说,朱元璋啪的一声,拍了一下桌子,茶壶茶盏乒乒乓乓的一顿跳舞。
“别说了,这个人绝对不行,如果你不想被朝廷砍头,这话永远不要在外人面前提起!”
陆宁也愣住了:“为什么?”
“太监不能给太大的权力!难道你就不知道东汉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晚唐的甘露寺之变吗?你现在把这么重要的大权交给一个太监,难道想我大明重蹈东汉晚唐的亡国之祸吗?”
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陆宁不由得啊,苦笑一声。
“伯父,你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呢,官员固然有好官员也有坏官员,太监也一样,有好太监,也有坏太监,更何况一朝天子一朝臣,明君都是能够驾驭能力的太监,都这么一杆子打死也不行吧。”
朱元璋阴沉着脸,子安一直想叫太监带兵,难道他受了燕王或者那个叫马三保的太监什么好处了不成?
“马三保给你了什么好处,你确定不是开玩笑?”
陆宁站起了身,说道。
“伯父,我绝对没有开玩笑,不过还非这个人不可。要论航海以及打海战,大明所有的人都不及他,当然,如果朝廷有这方面忌讳的话,当我没说好了。”
真是的,我在这搞发明发大财有什么不好,非要跟你侃这些大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