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百九十九章 鱼雷
    “检查起落架。”

    “打火,我要听听发动机的声音。”

    “油泵呢?把油泵拿过来,燃料比预计的少一些。”

    十几个地勤在胡风的飞机停稳后,第一时间冲了上去,检查发动机,起落架,机翼等等部位,看有没有出问题。

    这架飞机是单翼机,华夏第三款战斗用中单翼式飞机,内部编号fz18。

    翼展9米,机长7.4米,高2.6米,机身蒙皮和内部主要结构都是金属制成,主要使用铝合金,部分使用其他合金。www..cc

    这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全金属布局的飞机,造价和重量当然也不是欧洲那一坨木头飞机能比的。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飞机空重106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1600公斤,采用一台风冷式九缸星型发动机,最大功率二百八十马力,最大平飞速度二百九十六公里每小时。

    一战中飞的最快的飞机是英国的SE5战斗机,更换发动机后最高速度每小时二百二十二公里,不过要到1917年才服役。

    如果双方相遇,这几十公里的最高速度差距能轻易决定战斗的胜负,而且,全金属机体能承受更大的负荷,也就是能进行大角度俯冲。

    拉升盘旋储存能量,发现敌人后开始俯冲,一波攻击后重新拉升,这就是二战时的战斗机作战方式。

    至于狗斗?那是俯冲后被咬住了之后才考虑的事情,为什么美国人前期被零式战斗机打的落花流水?因为零式战斗机够快,打了就跑,美国人追不上。

    二战开始的战斗机作战,狗斗的重要性相较于一战已经让步了许多,谁能够保留更多的能量成了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

    “这架飞机能带鱼雷吗?”刘一鸣看着甲板上忙活的众人。

    “可以,不过只能带特制的空投鱼雷,而且投掷的时候不能太高,鱼雷的威力也不大,顶多对付一下轻巡洋舰。”

    “不过我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携带越来越大的鱼雷,到时候即便是战列舰,我们也能击沉它。”

    杨伯宁在一旁回答道。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威力不大?”刘一鸣看了一下他,示意他说一说原因。

    “标准的海军鱼雷,因为飞机带不动,我们暂时性的没有更好的飞机,只能在鱼雷上下功夫。”

    “最先我们想用450毫米轻型鱼雷,重八百公斤,飞机带上起飞后速度很慢,而且操纵十分困难,临近海面后风更加凌乱,根本无法瞄准。”

    “最后我们不得不用450公斤的381毫米鱼雷进行实验,这次操纵容易了许多,而且攻击缓慢行驶的固定靶也能将命中率提升到60%。”

    “不过这种鱼雷的装药只有不足一百公斤,攻击大型军舰时,会出现威力不足的情况。”

    杨伯宁有些遗憾,他还是更喜欢他鱼雷艇上533毫米起步的大玩意儿,最大甚至有600毫米,重量达到两吨半的重型鱼雷,一发就能解决一条万吨级巡洋舰。

    当下各国战舰对于水下的防御还不是很重视,至少现在的船看起来就很舒服,不会出现二战那一票战舰那样,在水线以下还有一个大鼓包,那是防鱼雷用的。

    那东西的学名叫防鱼雷泡,是德国潜艇辉煌战绩催生出来的,一战后被各国广泛应用。

    也正是因为这个,二战时的战舰除了一些运气特别差的,其余的大型战舰基本能否硬抗几发鱼雷还能保持行动力。

    就像大和武藏,一个吃了7发炸弹和10发鱼雷沉没,另一个吃了17枚炸弹,20枚近失弹,19发鱼雷才沉。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而一战时,英国的可畏号前无畏式战列舰,只吃了一发鱼雷,就在二十分钟内倾斜了二十度,之后德军补上了第二发,就此沉没。

    鱼雷对于军舰的攻击是致命的,所以一战结束后,各国都疯狂的在寻找水下防御方式,催生出许多奇怪的设计,防鱼雷泡是其中为数不多有用且正常的设计。

    “我记得我们没有381毫米鱼雷,最小口径应该是南西战争前的457毫米鱼雷,那是二十年前的老物件了。”刘一鸣好奇鱼雷是哪里来的。

    武器开发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这架飞机服役的时间不过一年,剩余的时间不足以开发一款合适的新鱼雷。

    “陛下您的记忆力真好,连顾总参谋长都记不得仓库中的457毫米鱼雷了,那还是从蛟龙级装甲巡洋舰上拆下来的英国货。”杨伯宁顺便拍了拍刘一鸣的马屁。

    “这款381毫米鱼雷也是进口的,不过不是我们进口的,是青日战争后,北洋从俄国人手里拿到的。”

    “我也是后来才知道,那时候全世界都对青帝国禁运,除了我们,李大人还和俄国人眉来眼去,高价进口了一批381毫米鱼雷和配套的发射管。”

    “听邓将军说,这批鱼雷发射管是从沙俄舰队的船上拆下来的,只是一直到战争结束之后,俄国人才把发射管送来,鱼雷则是又拖了半年才送来的。”

    杨伯宁边说边看了一眼表,又看了看天空。

    “这……比仓库里的457毫米鱼雷还老?用起来合适吗?”刘一鸣不知道说啥了,那些鱼雷怕是连陀螺仪都没有吧?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确实太老了,没有陀螺仪,用的还是老式的蒸汽推进,根本没办法直接使用。”

    “我跑了好多个厂,才给改到能用的地步。”

    杨伯宁说道这个的时候,脸上出现了一些怨气。

    航空母舰在海军中,其实不是很受待见的一个东西,虽然大家都知道,这种战舰有用,但是此时确实不是航母的天下。

    航母开始设计时,按照刘一鸣的意思,搞主力舰的标准,一切都进行了非常严谨的验证,为此还改了一条快要报废的运输船。

    实验的最后阶段,声明了航空母舰是一种前途远大的军舰,但是于当下除了侦查之外,没有其他用处。

    欧洲的天空战斗,动辄就是数百架飞机,航母带的那几十架飞机即便在强大,也应付不了数量庞大的岸基飞机,对岸攻击的功能就被否决了。

    而对舰攻击,面对高速航行的军舰,飞机空投鱼雷的命中率很低,而军舰上一般有着为数不少的机枪和机关炮,飞机自身的安全性也很难保证。

    即便是全金属布局,它也挡不住子弹。

    最后,海军设计局对于航母的定位的舰队侦查和反潜,副业是进行鱼雷攻击。

    塔读@-读小说

    刘一鸣还想问些什么,飞机却在原地发出巨大的发动机轰鸣声,然后缓慢的滑行了起来,在甲板上不断加速,一直到舰体前部,才笨重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