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4章 不同的人生抉择(1)
    除了这些之外。

    林灰发现他的一些朋友以及少部分同学也注意到了这件事。

    但多数同学的反应反而平静许多。

    当然之所以暂时还处于平静之中。

    林灰觉得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不是很爱关心新闻。

    因此并不是很多人第一时间获悉被提名获奖的消息。

    另一方面,此时已经夜深了。

    也阻碍了八卦流传的速度。

    尽管如此,也不是所有人都后知后觉。

    林灰发现企鹅上他加入的“11班在帝都”的那个讨论组消息直接就999+。

    推荐下,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这么一个包括林灰在内只有七个人的讨论组居然能搞出来了999+的消息,简直离谱。

    林灰点开讨论组。

    里面果然在讨论着他最近被提名获奖的事情。

    ……

    ……

    虽然常言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但这事依旧让林灰百思不得其解。

    这些人怎么会留意到他获奖这事。

    林灰一条条翻看讨论组里的聊天记录。

    才发现这999+的消息并不完全是讨论林灰获得提名这件事。

    最早的消息都是关于以后择校的。

    在6月25号当天最先发言的是叶雨夕发的:

    “你们接到高校招办的电话了么?

    你们想好具体去哪个学校了么[疑惑]”

    何思远:“接到了几个老师打来的电话。

    现在依然纠结中。

    到底是去水木好还是去京大好?

    这是个问题。”

    曹海超:[冒泡e]

    曹海超:[让我瞧瞧是谁在装比png]

    刘繇:“不带这么得瑟的,还能不能一起愉快地玩耍?”

    “……”

    林灰注意到上面这些消息大概都是6月25号上午发出来的。

    似乎讨论组的几人在上午并没有讨论的很热烈。

    只是互相贫了几句,旋即就沉寂下来了。

    讨论组里999+的消息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下午和晚上。

    下午在讨论组里最先发言的是何思远。

    何思远:“兄弟们,你们想好要去什么学校了么?选好专业了么?”

    曹海超:“没。”

    曹海超:“着什么急?

    像我这种才刚刚六百出头的也涉及不到提前签择校协议。

    还是有时间仔细考虑一下的。”

    张楠:“对啊,不过感觉考虑也有点多余。

    像我们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分数很难受。

    报志愿基本随缘。

    就算选择了不错的专业也未必进得去。

    没准就调剂到什么奇葩专业了[委屈][伤心]。”

    张楠描述的情景跟林灰当年的情况如出一辙。

    尤其是六百出头的分相当难受。

    去985到不了强势专业。

    去普通学校的强势专业又多多少少有点意难平。

    可不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嘛。

    权衡了很多利弊之后,最后却发现抉择空间很小很小。

    甚至于分数不够硬的情况下抉择其实没啥意义。

    毕竟主观的选择,多多少少有点一厢情愿。

    而太多的客观因素会让主观上的选择发生偏差。

    甚至于有时候都被一些专业拟录取了。

    在正式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前还是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意外。

    无比纠结地难受过之后或许才真的懂得曾经老师不厌其烦说过的“一分百人千人”是什么含义。

    而分数很顶高的时候则另行别论。

    分数很高的情况下,一般鲜有节外生枝的事件。

    尽管前世的经历与之感同身受。

    此时林灰也不便说什么。

    无论林灰说什么或许都会被当作“何不食肉糜”吧。

    还是那句话,很多东西都悄然改变了。

    对此,纵然曾经的经历很感同身受。

    此时似乎也不足为外人道了。

    林灰继续看着讨论组里的消息。

    曹海超:“对了,何思远,你定下来去哪了么?”

    何思远:“水木大学,已经跟水木招办的老师签了相应的择校协议了。”

    刘繇:“???你去了水木?”

    何思远:“怎么了,有什么问题么?

    哥可是实力派,去水木不是理所应当。”

    刘繇:“不对啊,我怎么记得你前段时间说要去京大呢?”

    何思远:“我当初说得是如果将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话,多半是去京大读。

    现在没选择计科专业,自然也就没去京大。”

    刘繇疑惑地问:“你没报计科专业啊?

    你怎么不去计科专业了呢?

    前几天你不还在痴迷编程么……

    [鄙视e],呵呵,善变的男人。”

    何思远:“不怪我善变,我只是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学科认识得更清楚了而已。

    我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计科这个学科。”

    刘繇:“我去,大师您顿悟了??”

    何思远:“。

    。”

    何思远:“要能顿悟还好了呢。

    前段时间我是有点执迷不悟。

    多亏了灰哥前段时间推荐给我一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软件工程方面的书。

    看了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对计科这方面认识的不够系统。

    系统认知后,我感觉计科和我设想的印象有不小的偏差。

    反正我现在感觉计科很不适合我。”

    这话让林灰感觉有些庆幸他当初的做法。

    当初何思远让林灰推荐书目的时候。

    林灰在选择书进行推荐的时候推荐的混杂着计算机方面的入坑之作和避坑指南。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林灰怕他的观点会无形之中左右何思远的选择。

    虽然一般来说让一个计算机专业的人对本专业兴趣更浓这是好事。

    但让何思远这样一个还没明确专业的人对计算机方面的兴趣更浓林灰当时就觉得并不完全是好事。

    很多时候人们的想法都容易被一些短期看法所左右。

    受这些短期看法人们很容易做出一些盲目的决定。

    或许做出这样的决定人们一时会乐在其中。

    但长远看却未必。

    涉及到专业选择这事盲目不得。

    尤其是涉及计算机专业更是不应该盲目。

    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相关行业,纵然林灰此前搞出不错的成绩。

    但这很大程度是得益于从前世带过来的信息。

    如果没信息优势。

    林灰未必能比同行做的出色。

    甚至于可以直白的说。

    没有信息优势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优势的情况下。

    林灰甚至未必能比前世做得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