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1章 Plague Inc
    ……

    林灰对黄静说道:“还是说说海外的工作室吧?”

    黄静也察觉到了林灰对国内的游戏工作室兴致不大。

    于是转而开始向林灰介绍海外的一些游戏工作室。

    黄静说道:“海外的话,现在这个时间方便我们入手的工作室并不是很多,有ckver、n……”

    黄静接着道:“在这些工作室里面我觉得比较适合你现在入手的有n”

    林灰一愣,对于01这家歪果游戏工作室他是没啥印象的?

    不过n嘛?

    对于这个名字,林灰脑海中依稀是有些印象的。

    尽管对于这个名字林灰脑海中都是很模湖的印象。

    绝对没有对percell超级细胞、bgatd这种的海外游戏巨擎印象深刻。

    不过对于林灰这么一个穿越者来说。

    哪怕只是依稀有点印象的东西。

    恐怕这些东西在前世也不是可以小觑的东西。

    于是对于黄静提到的这个n工作室林灰不免多了些许好奇。

    林灰询问黄静道:“你说的这个叫n是哪的工作室?目前有什么代表作么?”

    黄静回复道:“这个叫n是一个嘤国的游戏工作室。

    因为这个工作室规模有限,目前依然在小打小闹。

    也谈不上什么特别出名的代表作。

    如果硬要说的话,目前这个n工作室旗下只有pgec这个游戏能算得上小有名气。”

    听到黄静这话,林灰眼前一亮。

    林灰:“pgec???”

    似乎是很熟悉的样子。

    电话那头的黄静听了林灰的话还以为林灰对pgec这款游戏感兴趣。

    黄静于是给林灰简单介绍了一下这款游戏。

    听着黄静的描述,林灰回想起和这款游戏有关的内容。

    林灰记得前世闲暇之际是玩过pgec这款游戏的。

    当时买pgec这款游戏还花了林灰18块。

    从玩家的角度姑且不谈。

    从游戏开发者的角度来说,前世pgec这个游戏还是比较成功的。

    虽然像是pgec的营收神马跟percell超级细胞搞得几款游戏吸金能力相提并论。

    但前世pgec的总收入也是突破了一亿美元的。

    对于一个五千美元成本做出来的作品而言,游戏的收入却突破了1亿美元。

    这投资回报率简直完爆各种拍电影的。

    前世pgec这款游戏的成绩。

    即便是跟林灰这个重生者搬运的此前一些游戏所取得的营收成绩,也是不遑多让。

    在上个时空,pgec这款“平平无奇”的小游戏不可谓不成功了。

    林灰记得在前世2017年pgec全球玩家数超过了1亿。

    甚至按照前世一些媒体的说法,全球13的人口都是该游戏的玩家。

    诚然如此的话,如果把pgec玩家数算成一个国家,那么它将成为全球第14人口大国”。

    至于pgec这个游戏前世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林灰记得前世有媒体分析认为该游戏的成功绝大部分原因归功于游戏社区传播。

    在游戏测试期间,玩家们的口碑就带来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另外因为当时和pgec同一题材的手游稀少,pgec属于剑走偏锋的胜利。

    不过林灰倒是觉得像pgec这个游戏能火立意比较新是一方面。

    关键还是因为这个游戏无战斗机制,玩家操作起来比较轻松。

    同时游戏中采用了一些专门的沉浸式设计以让玩家代入感比较强。

    或许,林灰总结的也不是很到位。

    不过正所谓一法通则万法通,很多东西虽然变化繁多。

    但归根到底往往是万变不离其宗。

    在林灰看来,上线之后就市场遇冷的扑街游戏或者市场不温不火没能大火的游戏可能各有各的诱因。

    但成功的游戏基本上都有相似的内核:

    ——能吸引玩家。

    玩家才是促成一个游戏成功的根本原因。

    只有能够让玩家不自觉地沉迷其中的游戏才有成功的可能。

    不过虽然前世pgec比较成功,并且营收突破一亿美元。

    但林灰记得这都是往后几年的事情。

    而现在的话虽然pgec这款游戏小范围内有一定的拥趸者。

    但这些玩家顶多贡献了数百万美元。

    也就是说从前世的走向来看。

    pgec这款游戏还是有相当之大的市场潜力的。

    从投资角度来讲,如果现在能将n这个工作室或者是pgec这款游戏入手的话确实是个不错的投资选择。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话虽如此,不过林灰如果真要是收购一个海外工作室的话也不是毫无麻烦。

    涉及到操作层面的事情林灰倒不是太担心。

    就算是涉外操作的步骤繁琐些,只要是不差钱,很多时候实操也不会太麻烦,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

    而且黄静在提出建议的时候既然提到了海外工作室。

    肯定也是充分考虑了这个建议执行起来的可行性的。

    相比于担忧操作方面的麻烦,林灰比较在意的是收购海外工作室在后续影响方面可能产生的一些麻烦。

    至于林灰所担心的麻烦集中在两方面:

    一方面,此前对于国内游戏工作室林灰尚且担心这类工作室会是国内大厂的形状。

    那么海外的游戏工作室难道就不会是海外大厂的形状么?

    和海外的大厂如果有名正言顺的公开合作林灰倒是不会拒绝。

    但林灰并不想莫名其妙地跟海外大厂的扯上关系。

    莫名其妙地跟大厂扯上关系,很容易踩坑包括但不限于法律陷阱、债务陷阱以及人事危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