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重生巴西做财阀全部章节 第六百八十八章 环球集团在日本的行动
    他急不可耐地直接向国防部提出申请,要采购这种他们委托方圆集团研制的新式喷气战斗机。

    等听说还没有进入量产状态时,他也是失望不已。

    好在,真正由他们空军部投入资金参与研发的,T-1型教练机早就已经定型量产,现在已经开始装备巴西空军和航空兵学校。

    参观完喷气式战斗机的美军考察团,又发现了方圆集团研发的喷气式运输机项目,虽然方圆集团一再表示,这是一款民用的喷气式客机。

    但美军考察团,还是看中了这款客机作为运输机的巨大潜力。霍顿兄弟有了方浪的全力支持,又有波尔曼从德国找来的喷气式发动机研发团队的帮助。

    早在去年,第一款涡扇发动机就已经在方圆动力工厂定型,这比历史上的第一款涡扇发动机要整整提前了十多年。

    所以,这一款装备了两台涡扇发动机的运输机,怎么能不让美国考察团眼热,这可是美国都还没有的技术。

    如果说FY-1型战斗机只比美国的F86略微先进,美国人追赶起来非常轻松,并不用太过关注。那这款装备了最新式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运输机,就让这些美军考察团再也不能淡定了。

    被命名为方圆80型的新型运输机,是霍顿博士参考方浪提供的波音和空客客机的外观,设计出来的一款全新的喷气式客机。

    因为这是第一款实验机型,瑞玛·霍顿并不激进,设计的这款后掠翼的喷气客机机身并不巨大,离美国人后来研发的波音707还有不小的差距。

    但也是一架能够一次性运输80名乘客,横跨5200千米的距离的喷气式客机,这样的性能简直让一众美军考察团瞠目结舌。

    所以,一众美国考察团军官们第一个想法,就是将这款运输机改装成军用运输机。

    对此要求,方浪倒是显得非常大方,非常爽快地告诉一众美军军官。这种飞机已经完成定型,如果美军有意采购的话,方圆集团可以为他们安排生产计划。

    方浪对待方圆80运输机的态度和FY-1的态度不一样是有原因的,这毕竟是一款运输机,美国人对他的改装潜力也有限。

    最多就是像后世的波音707一样,改成预警机和加油机之类,根本就无法改装成轰炸机。

    而5200千米的航程,对半岛战争来说实在是有些太过剩了。要知道美国对半岛发起战争的基地是小日子岛,根本用不上这么大航程的运输机。

    这个航程从美国西海岸到日本,又不够,所以,这款飞机对美军来说,实际上有些鸡肋。

    但作为客机来说,这个航程又能够吊打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客运飞机,更重要的是这种大涵道比的涡扇发动机,比普通螺旋桨飞机的噪音更低,更适合作为客机使用。

    如果方浪不趁这个机会,将这款飞机销售出去,乘机抢占市场的话,其他的公司,很可能就要快速进入涡扇发动机领域的研发,最终和方圆集团搞竞争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一个相对低廉的价格,向外销售这个产品,到时候等其他国家研究出来后,就会发现,研发加制造的成本,可能比直接采购方圆集团的产品成本更高,根本就不划算。

    当然也有很多大公司绝对不会放弃这个市场的,但等他们研究出来时,方圆集团的新机型和发动机一定已经出来了。

    这些人就只有在后面拼命追赶的份,想要超越,就要投入更大的本钱和精力,他就不信有多少公司能够坚持得下去。最后,它还可以直接和坚持下来的公司一起,编制一张垄断网络,让那些想要后面进入的公司遭遇四处围堵。

    这都是波音和空客玩剩下的老套路了,方浪当然不介意,让这个套路提前出现。

    至于,美国人获得这款机型后,会不会围绕他展开研究仿制工作,这是肯定的,方浪从来就不对此抱有侥幸心理。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西方世界是尊重专利法的,不会做侵权的事情。

    那你不如去法院看看,欧美国家有不少侵权官司在打。包括美国现在的很多装备可都是仿造别国的产品。

    对方浪来说,现在方圆航空器制造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先人一步完成了相关产品的研发,走到了其他国家的前面。

    其他国家想要追赶的话,差距也没有那么容易缩小。

    甚至方浪还非常主动的向这些考察团的官员表示,如果美国需要,他们方圆动力生产的涡扇发动机也可以直接对他们销售。

    价格更是出乎这些美国人意料地便宜,这种情况怎么能不让美国人心动。很快,方圆集团就收到了美国波音公司的合作申请。

    同时,方圆集团也开始快速发力,通过自己给那些航空公司改装运输机的机会掌握的渠道,大规模地向这些公司推销这种全新的方圆80机型。

    为了避免方圆80被人超越,方圆集团也开始了更先进机型的研究工作,而这次,方浪给研究室定下的目标,研发最有性价比,单名乘客最低飞行成本的飞机。

    首先,就是进一步扩大飞机载客数量,将现在的80人,提高到超过一百人。这对瑞玛·霍顿来说并不困难,毕竟,这款机型本来就是用来验证新技术的验证机。

    然后,就是要进一步提升飞机的航程,向着未来可以直接进行跨洋通行努力。

    不得不说,从美国考察团从巴西发现了巴西在航空领域取得的成就后,考察团就更加重视本次在巴西的考察了。

    不仅参观了航空器制造工厂,也参观了方圆造船厂,对方圆造船厂生产出来的军舰也表示出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接着,又对火炮工厂进行了参观,对火炮工厂能够大规模量产155mm榴弹炮,也表示非常惊讶。要不是美国人库存的火炮和炮弹还很多的话,搞不好,他们都准备要从巴西采购一批。

    对于这次美军考察团,方浪的态度非常简单,武器装备之类的方浪是不打算提供给他们的,但后勤运输,或者是医疗救援方面,方浪倒是不会拒绝,毕竟,以美国人的实力,这些东西就算他不参与,也会有其他人参与。

    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介入其中,就像他主动提出来要帮助美国人运送物资一样,这样不仅能够挣钱,同时还能够了解美军的后勤补给情况,方便将这些情报适时传递出去。

    虽然可能左右不了战争的局势,但也能给老家方面制定战略战术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最后,这次考察团经过详细地考察,不仅向航空器制造公司下了代工贝尔47的订单。更是采购了五架最新式的方圆80客机,至于,采购这款客机的目的是什么,根本就不用猜,肯定是供波音研究。

    对此,方浪倒是并不在意,反而恨不得他们能多采购一些,帮助方圆航空器公司打打广告。想想看,美军都从我们方圆集团采购了,你们英国人是不是也要采购几架啊!

    法国、意大利、荷兰之类的欧美发达国家,你们对航空器的需求可是巨大的,这可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喷气式客机,你们不考虑采购一些吗?

    就在美国考察团在巴西考察的同时,美军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也同样组织了一支考察团,在对日本的工业状况进行考察。

    好巧不巧,约翰·克拉克这位美国海军的后勤部上校,就是这个考察团的成员之一。

    有了约翰·克拉克的存在,方浪旗下的美国环球集团的公关人员,顺理成章的就和一众考察团的官员打成了一片。

    加上环球集团的美资背景,很快,环球集团控股的一些日本企业就进入了联合国军的后勤采购体系。

    其中,以一些重工业的汽车制造厂和造船工厂为最,根据历史上的情况来看,整个半岛战争中,半岛上的美国汽车几乎都是日本生产的。

    为此,美国直接将原定于用来赔偿战争损失的850多座工厂,还给了日本,其中包括了314座飞机制造配套企业,军火工厂131座,武器研究所都有25个。

    正是这些工厂在日本为美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军事物资,单单是军火就达到了1.1亿美元之多。

    而几十万联合国军在日本轮流休整,更是给日本带去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半岛战争期间单单是这些士兵们休整时,在日本花费的各种服务费用,就达到了36亿美元之多。

    至于这个所谓的各种服务费用具体是什么内容,大家就都是心知肚明了。如果实在不懂,看看日本街头那些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的俱乐部和夜总会,就能明白了。

    虽然日本的这种行为非常让人不齿,但不得不说,正是这种服务型消费,让日本的民间经济和就业情况飞速好转,国民生产总值更是在战争结束时,直接恢复到了二战前的水平。

    当然,这种情况,有了方浪的存在他当然不会让他重现,早在半岛战争开始前两年就开始布局日本的环球集团,早就通过收购和控股等多种方式,成为了日本与战争相关企业的幕后老板。

    其中,日本的汽车制造工厂,更是被环球集团直接收购整合,比如鼎鼎大名的丰田、日产、三菱更是只有一个品牌看上去还是日本品牌。

    历史上,丰田汽车在战前的月产量只有不到三百台,但战争开始的第一个月,美军就向他们下了5000辆汽车的订单。

    现在,这一切都已经不再属于日本了,而是属于日本现在最大的美资财团环球集团。更有意思的是,环球集团认为日本生产汽车的品质不行,将汽车生产中最重要的发动机与变速箱系统,从原来的日本国产,变成了进口美国和巴西货。

    为此,环球集团还专门出面说服了美国的通用和福特,为日本提供发动机和变速箱。对于这种有钱赚的事情,这些公司自然不会拒绝。

    而环球集团需要他们做的,就是对日本进行相关技术的封锁。不让日本车企掌握这些核心科技。原来日本自己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也被环球集团转移,相关研究资料早在战争开始前,就已经被打包上船运到了巴西。

    掌握着这些核心科技的日本工程师,也被巴西的方圆汽车、奔驰汽车、阿斯顿马丁汽车雇佣,其中有一些不愿意离开日本的更是被日本黑帮冲进家里,强行绑走。

    可惜这个时期的海上航行风险太高,很多都没能活着到达巴西。这就直接导致了日本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的断层。

    现在订单送上门时,这些车企也根本就没有能力自主生产核心部件,只能乖乖听从老板的安排,从国外采购。

    至于这些属于方浪的工厂,从国外采购这些重要零件,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方浪是完全不在意的。

    首先这些零件的供应商也都是他自己的企业,负责运输的更是环球航运,这根本就不是浪费,而是妥妥地拉动内需,还是用美国佬的军费来拉动内需。

    这样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能给美国佬扯后腿,想想看,要是能够在日本生产这些核心零件,生产一辆汽车的时间就能提前多少。而需要从美国和巴西采购,时间最少要推迟一周。

    一周的时间,延缓几千辆车的交付,会少运送多少物资,单单是这里,美国人的后勤状况,就绝对不会有历史上的那么充足。

    加上方浪早早布局,鼓动约翰·克拉克和日本农民签订蔬菜供应协议,让日本的粮食产量明显下滑。导致了日本粮食储备根本不足以支撑联合国军的消耗。

    方家的尼斯公司则是直接在战争开始前,就有两船粮食从巴西起运,要运往日本的环球贸易公司销售,而战争爆发时,这两船粮食还在太平洋上晃晃悠悠地漂着。

    不用说,这个消息通过约翰·克拉克传递给联合国军的后勤部后,他们自然是要将这批粮食直接征用的。

    这些粮食就像是吊在毛驴嘴前的胡萝卜,看得到吃不到,不吃又不可能,着实让人难受。

    这让美军的集结进度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果战争时期再来几次这种状况,搞不好娇气的美国大兵就要撂挑子不干了。

    除了汽车和粮食,环球集团在日本还掌控着纺织、化工、电力、煤炭、海运、钢铁、造船等,各个行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