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俭坐在帐内,看着自己身后挂着的一幅舆图,摸着下巴细细的沉思着。
三边中郎将被敕封为三边牧使,这代表着中央将权力下放的事情已经被突破了一个口子,虽然刘宏目前依旧是以严厉的态度和行动,尽量将这件事的影响控制到最低,但毫无疑问,潘多拉的魔盒子一旦被打开,想要重新收住往往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而且最近刘俭与吕强暗中书信,得到了一个信息。
天子刘宏的身体愈发的不好了,三天两头就得病,虽然都不是很严重,但其身体甚虚弱,与同龄人相比,皇帝的身体素质实在是差了一大截。
虽然吕强没有直说,但他话中之意,刘俭多少能感觉的到。
吕强这是担心天子朝夕难保啊。
事实上,按照这种情况下去,即使刘俭不知道历史的进程,他也能够看的出来,刘宏的寿命确实不会太长了。
刘宏一死,刘宏的孩子还太小,大汉朝即将再度进入到了君弱臣强的恶性循环之中。
如今牧守制度已开,当此时节,是时候为自己选一個栖息之地,潜心的发展壮大了。
他不是刘焉,不可能选择西南那些偏远的州郡,虽可居安一方,但大汉朝数百年的底蕴并不在那边,经济重心和开发优越的地方,还是在长江以北,虽然这些地方门阀林立,竞争力也强……
但如果真的有心在二十年或是十年之内破而后立,重新一统,那选择西南的州郡是不太合适的,底蕴相差的太多了。
而且自己一个北地边郡人到了那边没有地缘基础,势必还要大尺度的依赖当地宗族——例如历史上的刘表单骑入荆州,没有根基,只能依靠蔡,蒯等族,与他们共分军权、人权,在荆州的权力难以得到延伸,时间一长因为需要满足当地士族的利益,故而无法展足,只能成为割据一方守成之辈。
若只想割据一方,偏安一隅当土霸王,那仿孝刘焉和刘表绝对没错,但若心中还有振兴民族,破而后立,不想迁延半个世纪致使华夏的人口因为这场战事过渡消耗、又想重新建立一个伟大的王朝,那必择根基于长江以北。
自己的根在幽州,不过朝廷方面有三互法掣肘,纵观历史上汉末诸多牧守,无一位牧守违背此例,可见不论是何人挟天子执政,皆不破此法,或许这也是这场巨大角逐中,所有人都彼此用来制约对方势力的一个平衡点。
在这个平衡点中,谁先冒头了,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但幽州毕竟是刘俭的家族根基所在,又是他如今苦苦布局的重地,纵然最终他当不上幽州牧,却也得将幽州掌控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
所以,自己起家的基本盘,就算不是幽州之地,也势必要离幽州近一些才行。
可不论是在什么地方,要在河北立足这对于刘俭来说,都存在一个巨大的障碍,而且这个障碍巨大到让人几乎窒息。
那就是袁绍。
姓袁的强大,不在于他们多会打仗,也不在于他们多能练兵,而是在于他们一旦被下放到了地方州郡那份巨大的影响力,他们在这百年来所积累的故吏家族会绵延不绝的提供给他们助力。
也就是所谓的生生不息,后劲绵延不绝。
在地方,若与袁绍为邻,实在是一件极难受的事情。
试想袁基和袁术之母死时,来为袁家吊丧之宾达三万之众,而这三万人必皆是大汉各地的上层人物,每个人的身后都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家族,若以三万人中,有五人出自同一个宗族的概率来算,那最少有六千个家族。
而这六千个家族,日后肯支持袁家的,就算按百分之50%的概率来算,那最少也是三千个家族。
三千家族支持袁家,每家只需挤挤牙缝,小小的出十个奴隶,就可成一军。
每家出每户出五匹良马,便是逾万的马队。
每族每年小小的出百石粮食,便是十万大军一年的口粮。
当然,这只是一种概率算法,若是到了现实中,会有很多因素左右这些情况,有些事也不会那么顺利。
官渡之战,曹操只是在军事上击败了袁绍,但并不是胜利。
曹操真正的胜利,是因为袁绍身死,袁谭和袁尚反目成仇。
若袁绍官渡之战后不死,再活个十年八年的,南边的孙刘得笑岔气了。
若袁谭和袁尚不彼此相攻内乱,曹操难除袁绍一脉。
而在袁绍身死,袁谭和袁尚反目成仇,内乱不止这样的局势下,曹操平定河北尚且还花了七年时间。
就算是刘俭如今有了声望,文治武功俱全,但在袁氏数代所积累的巨大底蕴面前,还是很难振作。
如何破以袁绍为邻之局?
这对刘俭而言,是个关键。
就在刘俭沉思之时,突听帐外有人来禀报,说是黄忠已到了帐外。
少时,便见黄忠来到了刘俭的帅帐中。
“将军,您唤我?”
刘俭笑着冲黄忠招了招手,道:“汉升,你来!”
黄巾之战结束后,孙坚官迁县令,后刘俭将他介绍给了袁术,随后孙坚拜辞离去,而与孙坚功勋相同的黄忠,亦被朝廷迁为中牟县令,不过尚未通过尚书台下达任令。
“汉升,这千石县令之位,你可愿做?”刘俭笑着问黄忠道。
黄忠拱手正色道:“将军让黄某做,黄某便做,将军若是不愿意让黄某做,那黄某便向尚书台请辞。”
“何必如此?你的前程,岂是我能给你做主的?”
黄忠摇头道:“不是黄某刻意讨好将军,只是据实而论,黄某虽出身于南阳大郡,但并非经门,想以军功升迁又非六郡出身,年近四旬只能在象林营虚晃度日,后幸为将军提拔,方有参战蚁贼之机!”
“将军于黄某,倾力提携,恩同再造,黄某心中早已认将军为主,将一身前程荣辱系于将军,故将军若黄某如何做,黄某便如何做,绝不推辞!”
说罢,便见黄忠站起身,欲向刘俭行大礼,刘俭急忙上前,伸手拦住他。
“你我之间,不必如此!”
随后,刘俭又请黄忠坐下,道:“汉升,实不相瞒,其实这千石县令,做也就做了,但却耗了三年任期的时间,对你而言颇为不值。”
“那依照将军的意思是?”
“我想将你推荐到董将军的军前效力。”
董卓?
黄忠听到这的时候,颇感惊诧。
“君侯为何让末吏去董将军帐下效力?”
刘俭耐心的解释道:“自黄巾之事后,从今日开始,怕是诸州战事不断,此番征伐黄巾,董将军功勋不著,雒阳的袁氏对这个战果并不满意,想来他们一定会调遣董将军前往更大的战场,你跟着董将军征伐,建功立业的机会将更多,日后的前程也会更上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