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天下大义,在我而不在彼
    太极殿中,李绚平静的看着群臣,将每个人的神色都看在眼中,然后才继续平静的开口道:“如今天下,天子在扬州‘巡游’,天后在洛阳“休养”,只有我等在长安……”

    李绚的话还没有说完,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好笑之色。

    李重照无奈之下,逃到了扬州,在裴行俭等人的扶持下,在扬州登基。

    武后废了李显,立李旦为帝,屯居洛阳,以控天下。

    李绚从昌州杀了回来,夺下长安,以为根基,现在却说起了粉饰之言。

    李绚看着众臣,沉声道:“洛阳之事,年内应该就能彻底解决,长安诸部,从今日起,需为天子明年正式的登基大典准备。”

    “是!”众臣顿时肃然,齐齐拱手。

    李绚继续开口说道:“然天子不在长安,函谷关以东诸事,需要一场大战才能解决,但函谷关以西诸州之事,诸部诸司要接手掌管,免得天子重归之后混乱。”

    “喏!”众臣顿时兴奋了起来。

    李绚这句话说的很清楚。

    日后,函谷关以西的事情,在他拿下洛阳之前,全部都由长安六部九寺诸人负责。

    也就是他们负责。

    如今,中枢核心有四分之三的人都在洛阳,只有他们这些人在长安。

    然而他们这些人虽然人少,但朝廷构架还在,处理的事情虽然不多,但顺利的处置事情,还是可以的。

    李绚看向群臣,认真说道:“诸事虽然可以商议,但为求稳妥,本王与左相,陆相,商议过后,决定在天子从扬州返回之前,以临淄郡王李光仁和永平郡王二人为监国……”

    “王爷,这于礼不合。”一道人影已经忍不住的站了出来,有些焦急的打断了李绚。

    李绚的眼睛微微的眯了起来,看着这名穿着绯袍的官员说道:“你是……”

    “下官礼部郎中韦巨源。”韦巨源抬头看向李绚,认真的拱手道:“临淄郡王李光仁和永平郡王不过是郡王之身,如何能够身为监国,王爷,这于礼制不合。”

    “本王何尝不知道如此。”李绚苦笑着对韦巨源点点头,道:“但中枢处事,总要出自上命,天子如今在扬州,我等在长安,有些事情,六部九寺处置,上报政事堂可以;有些事情,政事堂难以处置,送到扬州便是;然而,有些事情,政事堂难以处置,但送到扬州时间又太久,我等需要有人名义来通行四方。”

    韦巨源目光微微一挑,他有些明白了李绚的意思。

    有的事情,长安众人可以处置;有的事情可以送到扬州等待天子处置;但有的事情,他们需要有更合适的人来背锅。

    监国历来就是如此。

    即便是太子年长,监国的时候,也不过旁观而已,小事不用他决定,大事他决定不了。

    更别说年纪尚幼小的李光仁和李成器了。

    “下官明白王爷的意思,但找人监国可以,但不能是临淄郡王和永平郡王。”韦巨源依旧不愿后退。

    李绚轻轻点头,说道:“韦郎中的意思本王也明白,若是可能,天子不在长安时,可监国之人,最合适的要么是韦太后,要么是平恩郡王,但这二位,如今都在洛阳,我们总不能遥尊他们二位监国吧。”

    监国理政,向来都有皇储之意。

    李弘,李贤,李显,都曾经有过监国之时,那个时候他们都是太子。

    一旦皇帝有事,监国太子可以直接登基。

    但现在,李重照根本没有儿子,他弟弟李重福和母亲韦后更是全部都在武后手里。

    他们怎么可能让他们监国。

    李绚继续说道:“如今韩王和霍王都在地方,本王倒是可以将他们召回来监国,但诸位愿意吗?”

    众臣顿时小心了起来。

    韩王和霍王都是年长的宗室亲王,他们如果监国,万一有个什么,就不好说了。

    韦巨源刚要开口说什么,李绚这个时候,平静的摆手,说道:“无论如何,临淄郡王和永平郡王都是眼下最合适的,毕竟他们都是高宗皇帝子孙,此事就如此定了吧,本王之后和左相,陆相去信扬州,请陛下做最后定夺。”

    “喏!”群臣同时拱手。

    韦巨源听到李绚说临淄郡王和永平郡王毕竟都是高宗皇帝的子孙,他目光微微一挑,随即拱手,退回了班列之中。

    李绚点头,然后说道:“那么日后诸事便以此为准,三省六部九寺五监雍州府和其他地方州县处事,若有难以解决的,便报由政事堂决议;政事堂难以决策之事,报由临淄郡王和永平郡王决定;二人无法决定之事,报由扬州等天子归来再行处理。”

    众臣微微一愣,顿时一股熟悉的感觉传来。

    他们记得去年裴炎和苏良嗣也是这么做法,若有无法解决之事,等待三年之后,相王亲政再说。

    然而,其实谁都知道,相王很有可能根本就没有任何亲自的机会了。

    只是大家都只能够抱有这唯一的希望了。

    所以现在,朝中诸事,能处理的都会处理,处理不了的,全等天子从扬州回来处理。

    “另外,本王和左相商议,为了让朝政运转无碍,故而将请奏天子,由陆相检校中书令,由崔相检校侍中,奏本在此,诸位有无数异议?”李绚抬头看向群臣。

    群臣微微一愣,他们没有想到,李绚竟然没有独霸朝政。

    李绚是太尉,参知政事还在同中书门下三品之上,眼下竟然分权了。

    实际上朝中大多数是和他们类似的人物,甚至多数人和他们都有种种关联,这样才被武后扔在了长安。

    虽然说刘仁轨、陆元方和崔知温与李绚的关系都不错,但是李绚肯分权给他们三個,那么就等于在场众人不少都能分权。

    看了半天,李绚点点头,说道:“如此,那么便如此上奏吧,来回扬州时间长远,诸相先行行事。”

    “喏!”刘仁轨,陆元方,崔知温,还有朝中群臣同时拱手。

    李绚继续说道:“此番天后养病洛阳,虽然时日漫长,但终究有归来的一天。

    洛阳诸臣,也各有贤愚,有的可用,有的不可用,本王与左相,陆相,裴相商议过,洛阳诸臣,有的予以罢免,有的留任,将来其从洛阳归来,便顺利其事。”

    殿中不少人一时间有些不明白李绚的意思,但聪明人都没有开口。

    刘仁轨转身,看向群臣道:“洛阳虽然在天后掌中,但也有不少人心归天子,我等需要让其更坚定一些。”

    李绚点点头,说道:“洛阳不比长安,人心凝聚,便是本王想要攻伐,也多有不易,洛阳的人心,能争取便争取过来,诸位也有亲戚师长,任免之间也可以提议。”

    分化洛阳的人心,这是李绚的根本目的。

    “喏!”群臣同时拱手。

    李绚点点头,看向崔知温。

    崔知温站了传来,对着群臣拱手道:“免豆卢钦望中书令,免郭待举侍中,免范履冰中书侍郎,免郭正一尚书右丞,免窦玄德吏部尚书……”

    崔知温这话一出,殿中群臣立刻就彻底的明白了过来。

    这是在拨乱反正。

    武后手下的北门学士,还有相王李旦身边的人,全部都要被免职。

    韦巨源,还有更多韦家的人,脸上都露出一阵快意之色。

    崔知温继续开口道:“召李义琰归朝,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殿中群臣中,有不少人惊喜的抬头。

    “任蕃州长史张大安吏部尚书,任岐州刺史云弘胤为户部尚书,任安西都护王方翼为兵部尚书,任萧嗣业为刑部尚书,任都水监何以求为大理寺卿,起复前华州刺史韦师实为礼部侍郎,任韦弘机为少府监,任王隐客为尚书右丞,任侍御史张弘俞为御史中丞,任吏部郎中赵諠为吏部侍郎……”崔知温随即将一连串的任命发布了下去。

    除了前面一系列不少都是李绚的蕃州亲信,剩下的便是诸位宰相在长安的人手。

    便是京兆韦氏,也有大量人手进入朝堂。

    这让原本有些不满的韦巨源一时间也没有再开口。

    很快,整个朝堂运转的主要力量,已经全部成型。

    崔知温宣读完诏书,然后对李绚轻轻施礼,然后退开一步

    李绚轻轻点头,上前,抬头看向群臣道:“众位,诸项任命,会即刻发往扬州,在天子从扬州归来之前,诸臣必须立刻履职。

    秋收在即,长安,整个陇西,还有剑南,甘凉沙肃昌蕃各州,必须要保证秋收无碍。”

    “喏!”群臣同时拱手。

    如今的大唐朝臣,还没有到何不食肉糜的地步,长安越到秋收,越高涨的粮价,他们都异常清楚。

    只有秋收的顺利进行,长安城才能够稳定,而且还有之后,征伐洛阳的军粮所需,更是要害。

    李绚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军中整肃由太尉府负责,但征伐洛阳之事不可迟疑,故任兵部尚书王方翼,检校右卫将军,率麾下左领军卫一万人,右卫抽调五千人,即刻启程进发函谷关、河津驻地,占领要害,同时窥伺陕州,查明洛阳诸情。”

    “下官领命。”王方翼立刻站了出来,拱手之后,快速的转身离开。

    李绚点点头,然后说道:“任命右卫郎将高崇礼为左监门卫中郎将,任命逻些卫折冲都尉程处政为右监门卫中郎将,执掌长安城防。

    任命左监门卫中郎将梁行,为左监门卫将军,值守朱雀门。

    任左金吾卫将军程处弼为右金吾卫将军。

    任左金吾卫中郎将崔鼎检校左金吾卫将军。

    任左千牛卫中郎将周乾升左千牛卫将军。

    右卫将军丘贞沐调任右千牛卫将军。

    任命逻些道兵曹参军李竹为禁卫中郎将……”

    李绚手下一系列的军将安排迅速到位,值守各处要害。

    这也意味着,长安城彻底落入他的手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