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杀几个人,确实不是什么大事。
不过丘志清还是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把他们给缚了,打算送官处理。
处理完这些,丘志清便看向自南而来的一行人。
特别是领头的三名道人,结合之前居中道人打出的那道黄符。
丘志清对这一行人,有了一个基本的猜测。
不等丘志清上前打招呼,见这边忙完了,三位道人便上来行礼。
三人明显以居中之人为首!
“贫道张角,这是某的两位兄弟,张梁,张宝!未料到,道友亦是高人,一手剑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适才倒是贫道走眼了……”
听闻来人的介绍,丘志清心下暗道果然!
同时回礼道:“福生无量天尊,贫道冲和,三位道友有礼!适才多谢张角道友仗义相助!”
眼前三人,大概三十多岁左右模样,不知其真实年龄为何。
不过这并不影响。
聊了一会儿,原来南边的瘟疫,已经基本的到控制,他们打算往北。
通过丘志清之口,这才得知,北边常山国境内的瘟疫也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听丘志清这么一说,四人不由惺惺相惜起来。
既然南北都已经有了结果,四人打算结伴向东,往东边的高邑县而去。
一路上,四人颇多讨论。
他们四人,对丘志清就地隔离和配套的方案很是好奇,同时对丘志清就地取材配置药方的行为颇为钦佩。
此等水准,可不是哪个医者都有的。
而丘志清则对三兄弟提到的《太平经》比较感兴趣。
特别是他们是所说的天、地、人三道合一的“三一为宗”理论,和另一种福地地仙,洞天天仙的理论很是相似。
同时和后来楼观道的道统貌似也大有渊源。
其中还充斥着大量治世救国的理论,丘志清敏锐的察觉到,张角通过通读《太平经》,初步有了自己的政治思想。
便开始诉诸于行动,其后一大队的追随者,便是一个明证。
《太平经》又名《太平青领书》,相传是南华老仙所著,为于吉所持有,后不知何故,落入张角之手。
全文一共一百七十卷,后世仅存六十七卷,丢失甚多!
剩余的六十七卷,丘志清也曾在大宋编撰的道藏中,有缘得窥部分,其确是道藏精华。
不过说是道藏,其实其中除了以道家为本,这个中心思想不变之外,其内还充斥着墨家,阴阳家,儒家,神仙家……等等百家学说!
可谓包罗万象,说是这个时代的百科全书也不为过。
丘志清对《太平青领书》有些眼馋,不过他却对张角的治病手段有些不以为然。
以符箓祛病,丘志清本人也可以办到。
不过他却没有这么做,他的坚持,便是要降低医疗成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过丘志清这番治疗。
以后他们遇到相同的事情,他们便有了应对的经验。
且就地取材,也可以降低乡民们的医疗成本,哪怕他走了,他们再有复发,也可以根据丘志清留下的药方,自己治疗。
而张角的符水,可不是所有人都能搞出来的。
修为不同,弄出来的符水效果也大有不同!
丘志清自然是有话便说,反正都是外人,一吐为快怎么了?
张宝和张梁,痛斥丘志清无礼,捧高踩低,乃是嫉妒心作祟,枉为修道之人,并质问丘志清,修的是什么道,炼的是什么法?
倒是张角连忙制止自家两位弟弟,便对丘志清道歉。
且颇为认同丘志清的做法,以及想法,那和他没有丘志清的医术水平,只得依靠术法救人!
这敢作敢当,直面不足的态度,倒是让丘志清对其高看了几分。
便直言,邀请张角一起行医,两人有空亦可探讨一番医术!
张角明知丘志清探讨为虚,指点为真,自然是欣然同往。
两人一路上可谓是相谈甚欢,看的出来,两人境界相当,张角比之丘志清,还要高上不少,据他自己所说,他是得亏师父提携。
也就是说,张角是有师承的,年龄自然也不似看着的这般年轻,已有三百余!
兄弟三人,既是亲兄弟,又是师兄弟。
一行人边治疗问诊,边带徒弟,没一个地方,停留三两天。
一路上有人加入,也有人离开,那些学得好的,已经可以独自出诊,去救治更多的人。
慢慢的,张角在这一路上,也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开始化道为教,自称“太平道”开始了他们的传道生涯。
不过丘志清没有参与,他并不擅长传道,他擅长的是教学!
这一圈下来,张角发现,丘志清对教学很是在行,教学质量相当高。
三人一商议,干脆也不管丘志清同不同意,直接把自家的《太平青领书》上卷,中卷,共计一百二十卷拿给丘志清看。
其间多是一些其他百家思想,及技术,技术包括机关,术法等。
不过道家术法却是一个也无。
捂得很是严实,不过也可以理解,丘志清不也对自己的传承捂得很是严实么?
他倒是不在意别人学去自己的东西,不过前提是他自己创出来的东西才行,自身传承,并非自己一个人的东西。
可不敢随意外传!
至此,丘志清在太平道中便有了个“执教真人”的称号。
可问题是,丘志清还没说加入张角的太平道呢?
然则大多数人都默认他已经是太平道中仅次于张角的存在了……
世事就是这么的奇妙,有的人对此非常在意,却是在教众心目中地位并不高,如张宝张梁,他们对丘志清并不是太看得上。
在他们看来,他们大哥修行数百年,不论道行,还是境界,都比丘志清高!
他一个山野道人,凭什么对张角指手画脚?
对于这两人的冷眼相待,丘志清并未放在心上,一心想着平复瘟疫。
这场大疫,从正月伊始,一直持续到秋收结束,这才少有缓解。
而丘志清,随着走过的地方增多,对这个时代,也算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