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全部章节 第九章 出京督运粮草
    等任辛离开之后,陈喜才走到李皓身边,问道:殿下就这么放走了她。

    不然呢,留着她吃明天的早饭吗?过于客气了。

    陈喜明显对李皓的玩笑不感冒,挠了挠脑袋,继续说道:殿下,她可是任辛啊,您真相信她的承诺。

    李皓看着他那样,笑道:放轻松点,孤都不担心,你担心什么,忙了一晚上,早点回去休息。

    说完李皓就准备离开,只不过中途又看到陈喜那一幅欲言又止的表情,不由停住问道:你干嘛还不走,在想什么呢?

    可陈喜却是吞吞吐吐,弄的李皓都有些不耐烦,说道:问你话就快说?

    陈喜做了下心里准备,才说道:任辛样貌虽美,但都城之中能与之相比者,也并非没有。

    而且皇后娘娘不是已经在给您找太子妃了,您莫不如去提一提,终究任辛还是太危险了些。

    李皓无语的看向陈喜:合着在你眼里,孤之所以放她离开,就是因为见色起意。

    陈喜当然不敢答应这话,只是那眼神却是明晃晃的暴露了他的想法。

    虽然没必要跟陈喜解释,但看着他那个鬼样,李皓还是忍不住说道:孤看重的不是她的样貌,而是她的能力,她在朱衣卫任职多年,从白雀一路坐上左使之位。

    如果能让她投效过来,以后安国境内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这说起来自己的婚事,李皓突然想起自己和张晗的约定。

    之前因为任辛刺杀的事,李皓在宫中住了好几天,也不知道张晗有没有传话过来。

    便询问道:对了,你明日去问下,这几天有没有侍御史张家的人,给府里传话的。

    陈喜听到这,却是想歪了,心道你这还不承认是春心动了,便默默的点了点头,离开了房间。

    等次日醒来之后,李皓却是通过任辛想起来一件事,因为按照电视里面开场,安梧两国发生的战事是永佑六年。

    永佑这个年号现在并没有出现,但按照剧里任辛所说,她当左使只有一年半时间,正好她现在刚刚上位。

    按照新君即位改元的算法,那个时候梧帝杨行远应该是刚登基了六年。

    根据锦衣卫和侯官给回的情报,现今的梧帝,也就是杨行远的父皇如今已然卧病在床,久不上朝,恐怕很难再撑过今年。

    而安帝李隼,因为皇后知道他与北磐勾结之事,要去跪太庙从而加害,是在战事发生的五年前。

    因此两相比较,现在这个时间,安帝李隼应该就已经在和北磐做交易了。

    要这么想,那这次安帝对宿国的挑衅也能有个解释,那就是他拿到了马匹之后,自觉实力大增,想要来宿国占一波便宜。

    同时要是有这场大胜,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自己的威信来降低勾结北磐的影响。

    所以见到陈喜之后,第一时间便向着陈喜询问道:之前让锦衣卫盯着沙东部和北磐的情况,他们最近有没有消息传回?

    陈喜本来还想回,昨天李皓问的关于张晗的事,现在被李皓问话,只能回道:有的,只不过其中都是一些日常消息,并没有什么特别。

    虽然陈喜这么说,但李皓却并没打算放过,毕竟有的情报从不同角度,能得出的认知也不一样。

    便说道:你把最近一年,有关沙东部和北磐的消息给拿过来,我要看一下。

    陈喜答应了一声,随后便赶去了东宫的一处密档室,把情报给带了过来。

    一番审视过后,李皓就从其中察觉到了两个情况,一是北磐人在上个月,往天门关方向集中了一批战马,只不过

    后续天门关并未有战事发生,所以锦衣卫在草原的商队也只当是内部调动,并没有在意。

    毕竟中原和北磐几代对立,虽然私底下的交易不断,但一般规模很小,而明面上的官方交易几乎没有,他们没想到也正常。

    不过要说起来,这点在李皓看来,真的就很奇怪,北磐与中原对立厮杀不假,可这和双方互市有什么关系。

    从中国的原本历史上看,比如汉与匈奴、隋唐与突厥、宋与辽金,中原国家用富裕的粮食、丝绸、茶叶去换取需要的战马,都是常事。

    而这也并不影响中原国家在强盛后,转头就对草原发起进攻,除了宋朝。

    除非安帝李隼还做了什么其他丧权辱国的约定,否则李皓真的只能是用文化不同,来做定论了。

    二是沙东部这边,他们的两位少主最近为了抢夺一个马场,和其他部族发生了矛盾,并为此动起了刀枪。

    不过这种事在安国经常发生,属于是民不举官不究的事情,因此锦衣卫也没太重视。

    但李皓却明白,这两件事的发生,意味着安国帝后矛盾即将全面爆发。

    便询问道:当初让锦衣卫想办法在安国皇宫安插人手,进展的怎么样,有没有在皇后身边的。

    陈喜想了想,回道:锦衣卫自己的人手,只有五个之前从义学走出的,替换身份进去做了宫女,但身份不高。

    另外就是收买了十几个宫女、侍卫,用来打探消息,不过都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并没有皇后身边的人。

    李皓是准备要救下那位皇后的,毕竟以她的身份,在未来进攻安国之时,应该能有些作用。

    而且有她在手,也不怕任辛不乖乖听话,这也是之前李皓在任辛临走时,说再见面,身份会有所转变的原因。

    只不过想往一国皇宫安插人手,哪里是一桩容易的事,尤其是李皓真正掌事的时间还短。

    因此李皓只能是尽力发挥手上的资源,说道:你传信去安都,让他们加快渗透的脚步,另外想办法把我们的人调到邀月楼做事。

    那里不是什么重要之地,应该不难办到,进入之后,让人摸清那里的所有情况,并把地形图传回来。

    陈喜对于李皓的这个决定很是奇怪,不由问起了原因。

    只不过李皓还真不好和他解释,总不能说自己知道,不久之后安国皇后会在那里被焚而亡吧。

    好在李皓是上位者,不想解释的时候,也不用跟他废话什么,直接让他执行就可以了。

    但宿都离安都有上千里路,中间即使用飞鸽传递消息,也得两天才能到。

    因此李皓也担心,到时情况会发生变化,自己应变不及,最好是有个办法,让自己有机会能亲自到安都去一趟。

    可在宿都,盯着李皓的人太多,而且还有崔明和王怡在,李皓根本不可能离开这么长时间。

    还是得找个机会出去,这样到了外面,李皓才能有操作空间。

    不过这都是后话,毕竟合适的借口不好找。

    弄好了正事,李皓才想起张晗,又询问道:对了,昨天让你问的话,你可有去问了。

    陈喜自觉明白了李皓,对于这事的积极些明显更高,当即回道:我已经询问过了,最近并没有侍御史张家的人上门,张姑娘应当是应允了此事的。

    陈喜的话,李皓没有去管,毕竟对于张晗的想法,李皓并不清楚,不知道她是因为知道自己遇刺,一直在皇宫的事,才没过来,还是因为默认了。

    在这事上,李皓不想拖泥带水,毕竟自己虽然对这桩婚事不着急,可也不好耽误别人。

    便对陈喜说道:

    等会我写封信,你找人亲自送到张晗手上,但记住不要让外人知道,是孤给她写的信。

    在信上李皓并没有写过多内容,相当直接的询问了她的想法。

    陈喜接过信件之后,很快便派人递送了过去。

    而张晗给李皓回信倒也是同样简洁,寥寥几字表达了愿意的意思。

    有了答复,李皓也没再去追究原因,反正封建社会,李皓也不想搞什么自由恋爱。

    所以李皓便入宫告知了王怡,让她可以开始筹备起来了。

    王怡对此很是高兴,立马就去找崔明商量,只是现在安宿两国战事临近。

    崔明虽然不至于太紧张,可也没心思放在这上面,便全权交给王怡操持。

    反正太子成婚要遵照的礼制极其繁琐,等全部走完最起码要一年半以上,那时两国交战怎么也结束了,到时他自然就有了时间。

    只是正当王怡这边操持的高兴的时候,李皓这边又出了点问题。

    因为面对宿国给安国发去的照会,安帝不仅没有丝毫悔意,反而是加快了兵马调动,并且打出了御驾亲征的口号。

    安帝一直喜欢弄这套,但宿国因为之前废太子弄出的那档子事,对于这套就很不感冒。

    再加上崔明也不是马上雄主,对御驾亲征没什么兴趣。

    安国先锋兵马很快就通过了紫阳关,踏入了灵州与永昌侯所领兵马对峙起来,并且还有援军在陆续抵达。

    崔明见状再次给边境增兵,同时调派王堃亲自前往合州,主持前线大军粮草供给。

    结果这时安国的国书到了,安帝这回就抓住了崔明多年在京城不动的事,在里面把崔明一顿损,说他胆小怯懦什么的。

    并在末尾邀他会猎于集州,并嘲笑他多半是不敢去的,只敢灰溜溜的躲在都城。

    在朝堂上听完安国使节读完国书,整个朝堂一片愤怒,要不是有着两军交战,不杀使者的传统,只怕他是走不出宫中的。

    只不过愤怒归愤怒,可崔明也知道自己的能力,与其自己去前线,还不如交给统兵大将。

    只是面对安帝的挑衅,他这边总是要给回复的。

    李皓之前便一直想要出都城,这次抓住了机会,当即便站了出来,请命道:父皇日理万机,自然没空前往亲自统领战事。

    但儿臣愿为父皇分忧,跟随王尚书一同前往合州,参与督办粮草之事。

    崔明没想到李皓会在这时候主动请命,一时间有些愕然。

    而下面的朝臣倒是反应了过来,可是无论是中间派,还是已经站队的人,此时都没搞明白李皓的想法,也不知道是该站出来支持或者反对。

    因此刚刚还热闹的朝堂,顿时陷入了一片安静之中。

    最终还是王堃站了出来,说太子是国本,不可轻易擅动,不如容后再议。

    崔明这边也是这个意思,因此就先跳过这个话题,接着讨论起其他事情来。

    等到散朝之后,崔明就把李皓给叫到了后宫,询问起了李皓的想法:你怎么突然想起去合州了。

    李皓回道:儿臣也是想为国出力,只不过儿臣能力有限,只能去做些辅助工作。

    再者说安帝御驾亲征,父皇要坐镇朝廷,不好轻动,那儿臣去合州,正好也可以向将士们展示我大宿皇室与他们同在,激励将士誓死杀敌之心。

    而且儿臣是太子,既可以代表父皇,同时也比安帝要低上一些,即使在后方督运粮草,也能堵住安帝的嘴,不让其小觑我大宿。

    崔明也明白这样可行,只是还有些担心李皓的安危,说道:合州虽是后方,但也极为靠近战场,

    而且作为大军粮草转运的重地,安国本来就会有所动作。

    再加上到时有你在,安国必然会更加重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李皓说道: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儿臣虽年幼,但也明白这个道理。

    不过儿臣作为太子,既享了这份尊贵荣耀,就该承担责任,而且舅父文韬武略俱是一流,儿臣在他身边,想来也不会有危险。

    另外朝中大臣各有派别,即使有舅父在,在办事之时也未必能完全尽心,但若是有儿臣在,想来他们也能收了怠慢之心,通力为国。

    崔明对此还有些犹豫,只不过从他的角度,这确实是目前的最好方法,而且对于李皓的理政能力,他还是有信任的。

    便说道:这件事光我同意没用,你母后要是知道我让你去了合州,只怕非得找我吵翻天的。

    如果你真想去,那你就去把你母后说服,到时我就答应你。

    有了崔明这话,李皓便算是通过了最大的一关。

    剩下王怡那,李皓没有直接去,而是先找到了王堃,打算是先把他给攻破。

    事实上,这也确实比较容易,毕竟相比于王怡的感性,王堃就要理智多了。

    听完了李皓陈述的厉害关系,他心里就已经同意了七八分,因为只要这次大战,宿国不是大败。

    李皓凭借着表现,立马就能在军中树立起威望,地位也会更加稳固。

    再加上李皓的激将法,说他不会是对于自己的能力不自信,认为保护不了自己时。

    王堃立马就转变了口风,答应跟着李皓一起去劝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