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显然早有所料,他朝旁边的侍女看了一眼,肃然道:“未尝不可。”
赵云一听这话,就知道张松另有条件。
而且,不便当着第三人说。
他挥了挥手,让那名侍女下去了。
张松拱了拱手:“敢问子龙,你的志向如何?”
赵云心道:“有些才华的谋士,都很喜欢询问这种问题么?”
幸好,这个问题已被徐庶问过。
对于张松,他也没必要隐瞒。
便把对徐庶说过的那番话,又对张松说了。
张松沉吟起来。
半晌之后,张松抬起头来,一脸坚定地说道:“如果子龙愿意采纳我一条建议,我便终身辅佐子龙,永不背叛!”
赵云坐直身体,郑重地说道:“子乔请说说看。”
张松目视赵云,吐出两个字:“称王!”
“啥?”
赵云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作为拥有后世记忆之人,他当然知晓朱元彰夺取天下的策略: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而张松呢?
一来就劝他称王!
这是想坑死他吗?
“我说,子龙应该立即称王!”
张松回答道。
赵云看着张松脸上的认真神情,确认对方脑子没问题,问道:“为什么?”
张松微笑道:
“因为宋建称王,我就来到了这里。”
“事实上,我发现,城中的外地士子,并不只我一个。”
“甚至,我还发现了农家传人、法家传人、阴阳家传人、墨家传人。”
“传说中,他们早就被董仲舒剿灭了!”
“他们来这里干什么?想必你也可以猜到。”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真的有着鼎革天下之志,就得让天下人知道。”
“届时,有人会成为你的敌人,但也有人会来投奔你。”
“另外,你想要做鼎革之事,必定就会推行许多新的政令。”
“新朝新气象,无论你推行什么,谁也不能拿着旧朝的政令来反对你!”
“这是称王的两大好处。”
“接下来,说说坏处。”
“你称王以后,朝廷有能力过来剿灭你吗?”
“没有!”
“天下人的骂声,你在乎吗?”
“不在乎!”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称王?”
赵云皱眉沉思。
心中却在不自觉地自问:是啊,我为什么不称王?
正在这时,徐庶从院外走过来了。
赵云立即招呼徐庶过来。
不等徐庶坐下,赵云便向徐庶问道:“元直,方才子乔对我说,我应该立即称王,你怎么看?”
徐庶笑道:“这个事情,其实我也考虑过。原本我想的是,等到把西凉军的进攻打退了,再来说这个事。”
张松大摇其头:“为什么要等?”
徐庶道:“我担心,有人对于大汉依然心怀忠义,从而引起动荡,不利于抵抗外敌。”
张松冷笑道:
“元直是读书读迂了吧?”
“我听主公说了,主公麾下军民,多是穷苦人出身。”
“这种人,会对大汉心怀忠义?”
“而且,真有这种人的话,正好早早处置了,以免引起更大的后患!”
听到张松的话,赵云暗自摇头。
这家伙就像一只刺猬,一个不爽,就把身上的尖刺亮出来了。
继而注意到,张松对他已然改口,称他为“主公”了。
徐庶愣了愣神,突然一拍额头,愧然道:“还是子乔看得透彻。”
他转向赵云,拱手道:“主公,庶也觉得,主公可以早早称王!”
赵云早就心动,又见徐庶也如此说,当即拍板道:
“好!我便采纳两位之言,尽早称王!”
不过!
称王,可不是一句话的事。
它代表着一个势力的正规化,必须建立一套大致完备的制度。
徐庶与张松,当即点评起了大汉的制度。
不一会儿,两人就争论起来。
赵云任由他们争论,自己思考自己的。
华夏封建制度的巅峰,绝对是清朝。
但是,清朝的制度,也是从明朝那里学习过来的。
清朝以小族统御大族,在制度里加入了许多不合理的东西。
赵云初步考量,觉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实在太多,也必须学习我大清。
同样基于明朝的制度,进行一番符合自身的修改。
大致如下:
中央机关,设立“一阁、二府、六部”。
一阁:内阁。
其职能,与明朝相似。
军政两方面的奏折,首先都会交到内阁。
内阁共有六名阁臣。
一名首辅,一名次辅,四名群辅。
内阁阁臣对各份奏折给出一个统一的处理意见,再将奏折送进宫中,由国王批红。
二府之一:五军都督府。
其职能,与宋朝相似。
下设八司。
分别是:
募兵司,作训司,后勤司,军法司,军情司,考功司,武选司,安置司。
除了前方的作战不管,枢密院能管到与军人有关的一切。
二府之二:内务府。
下设宣传司(原宣传处)、内务司(原内勤处)、安全司(原安全处)。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计部、刑部、工部。
其中的“计部”,原本为“兵部”。
赵云将其职能全部放到了枢密院去,为了补足六部,便搞出个“计部”。
所谓计部,其实是个与财务有关的综合部门。
下设三司:
税务司,统计司,银行司。
税务司,自然是收税的。
统计司,引进后世的制度,提前规划各方面的开销。
银行司,赵云希望通过引入银行,解决民间的钱荒问题。
自从得到后世记忆,赵云就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
现在这个世道,钱荒是非常严重的。
因为,许多的世家豪族,习惯于把铜钱存到地窖里,或者铸成铜器。
另一方面,银子和金子并不是正式的货币,老百姓也用不起这种货币。
于是,民间甚至在流行“白钱”,也就是铁铸的钱。
一些富人也在铸钱。
富人铸出的钱,自然是偷工减料,被人称为“小钱”。
户部被拿走了财政权。
赵云却已决定,天下土地、资源,尽数收归国有。
这些公共资源,尽数交给户部掌管。
相比历史上,户部的权力反而变大了。
然后是礼部。
历史上的礼部,一是掌管教育和科考,二是掌管外宾接待。
赵云决定再给他加一条:
掌管全国军民的功勋与爵位。
这就把礼部的权力也加重了。
定了中央核心机构,事情就定了一小半。
剩下的就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军事机构。
民政机构中的问题很大。
赵云决定改变其中两个问题:皇权不下乡的问题,流官铁吏的问题。
地方军事机构的问题也很大。
卫所种田本来是个好制度。
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卫所士兵全都成了无地农夫,成了军官家中的奴仆。
导致军官成了大地主,士兵大量逃亡!<a href="http://www.166xs.cc" target="_blank">www.166xs.cc</a>
这就变成了坏制度。
赵云依然决定设立卫所。
但不允许军队种田和经商,而是让他们去帮忙搞基建。
比如修路。
当然,这是在保证修练的前提下。
赵云思考得差不多了,就把自己的意思说了。
徐庶与张松二人,纷纷露出震惊之色。
二人心中叹服的同时,忍不住对视一眼。
他们都觉得,赵云早就有造反之心了。
要不然,咋会想出如此完善的一整套新制度?
赵云顾不得去管二人的想法,很快就说到了最后。
“王室亲属的安排,我暂时还没想好。”
“幸好,我已没有直属亲戚,暂时不必着急考虑。”
“至于后宫,我考虑废除太监,大量使用女官。”
“后妃方面,皇帝可以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作为王,只能拥有三宫六院。”
“我的这些想法,终究不是十分成熟。”
“两位下去思考一番,看看还有什么补充。”
订立新朝制度,可是名传后世的功绩。
徐庶也就罢了,早就幻想过这一天。
张松却是刚刚加入进来的新人。
一进来,就被授予了如此重任,感激得他当即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思。
张松躬身行礼:“必不负主公重托!”
徐庶拱手道:“主公的方案已经相当完善,我与子乔连夜将其誊写下来,明日便可用了。”
张松附和道:“没错,任何新制度,一开始难免有些问题。权且将这套制度推行下去,以后慢慢更改即可。”
“明日就是新年,正好改元。”徐庶笑道。
说到这里,他突然一拍脑门,问道:“主公,可已想好了本国之名?”
赵云听出来了。
这两个家伙,准备明天就扶他上位!
封建帝王,那是多大的权力?
作为男人,谁不喜欢?
对于徐庶的问题,他下意识就想用“华夏”二字。
略一沉吟,道:“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