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王府,书房内煮茶的声音“咕咚咕咚”响个不停。
几排书架整齐排列,这原本是李轨的书房,如今都成了凌云的。
李轨本身是读书人,喜欢藏书倒是便宜了凌云。在外人看来,凌云他们这种带兵打仗的肯定是粗人。
那就大错特错了,凌云喜欢读书,而且读的书还不少。
茶杯里面的茶还冒着热气,凌云坐在主位,下手是赫瑗,安兴义。
“先生,对于裁军还请说说你的看法!”凌云内心肯定是倾向于裁军的,所以宴会结束后,把安兴义留了下来,还叫上自己唯一的谋士赫瑗。
现在的赫瑗虽然没以前位高权重了,可在凌云这,发挥的作用更大。本来,按照正常的历史走,他已经在薛氏父子败亡后被杀。
现在倒是捡回一条命。
“裁军是必然,正如安大人所言,凉州之地地小民少,根本不足以养活这么多军队。
军队过多,增加百姓负担,让百姓更加贫困。”赫瑗作为谋士,看问题当然通透。
只见他说完凉州情况,接着说道:“殿下本是陛下封的凉王,手握军队过多,也会拾人牙慧,给人口实,倒不如主动一点裁军,保证必要的安全。”
“先生看得通透,具体该如何做呢?”
“两个方案,要不将多余的兵马上交朝廷,调离凉州。
要不,直接裁军,以增加凉州的壮劳力,看殿下如何考虑了。”赫瑗有建议权,可决策还是在凌云这里。
凌云没回答,看向安兴义:“安大人,既然是你提出的意见,对于这两个方案,说说你的意见吧!”
“是!”安兴义还是有些拘谨的,毕竟以前只听过凌云的威名,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被他单独留下来问计。
行礼后说道:“下官以为,兵是凉王兵,最好不要上交朝廷。这倒不是有其他心思。
我等皆知,凉州四战之地。裁军乃是无奈之举,若将士兵交出去,若有战事,再组织人马可就不容易了。”
“不错,看来两位都有自己的想法。”凌云点点头:“二位都是深谋远虑之人,既然说到这,那本王也说说自己的想法。
裁军正合我意,只不过呢,为保证凉州战力,我不打算将军队裁撤。”
“那殿下的意思?”赫,安二人都疑惑的看着凌云。
凌云笑了笑:“按照本王的想法,凉州保持五万战斗兵力足够。而且,兵在精不在多。
这五万人马,本王打算以骑兵为主,步卒为辅。至于多出来的兵马,不急着裁撤。
全部转为农垦军团,但凡战斗兵员出现损失,便可马上得到补充。这样,既能保持军队的实力,也不给凉州增加负担。”
“秒,极秒!殿下,您是如何想到这么做的?”凌云刚说完,赫瑗便明白凌云的意思了。
“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三国之时,多有屯田之策,如曹孟德曹丞相,诸葛亮诸葛丞相,姜维等,皆是以此法养兵。
凉州之地本不大,经过这些年的战乱。无主之地很多,好好利用,未必不能养活一支军团。
其二,如此多的士兵,全部裁撤,实际是增加地方上的负担。还有,很多士兵原本以前山贼出身,不事生产。
贸然放出去,恐怕重操旧业,危害更大。”凌云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
乱世之中,盗贼横行,就算是凉州本地,都还有马贼,山匪。士兵若复员,很容易被裹挟。
“殿下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那殿下打算如何编排?”安兴义也感觉自己有些想当然了。所以,对凌云生出一种钦佩之情。【1】
【6】
【6】
【小】
【说】
“将现有军团分成四部分。全军范围内挑选五万精锐为野战军团,分步骑。
再留两万留守各地城池,维持治安,剩下的全部作为农耕军团,在凉州寻可耕种之地。”
“凉州靠近大河,倒是有一些河谷平原,而且可引河水灌溉。”安兴义作为本地人,当然熟悉当地情况。听凌云这么说,马上给了主意。
凌云却是摆摆手:“安大人,你是本地人,对凉州的情况自然比我等熟悉。这寻地之事便交给你了。
至于裁军,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里面牵扯太多,便让本王来做。”
安兴义没想到,凌云居然把这件事情交给自己来做,顿时受宠若惊,诚惶诚恐。激动行礼:“下官定不辱使命,为大军找到屯田之所。”
凌云点点头并未再多说,在他看来有安家在,找个屯田的地方还是很容易的。现在他在想的是,如何裁军。
如今凉州,他自己手里的四万精锐是肯定不动的。那么剩下的三万怎么保留,如何安排将领就得好好考虑了。
这事不能急,也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