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
“咚,咚,咚,咚……”低沉的号角在长安城上空回荡。
震天的鼓声敲打着每个人的心神。
这不是战争的号角,可这一天,长安城内无论是百姓,商贾还是达官显贵都走出了家门。
风和日丽的天气,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撒在肃穆的城墙上,“娘子军”全体身着素缟,整齐地列阵在城门之外。他们面色凝重,眼中透露出无尽的悲痛和崇敬。
这些将士虽然来了长安,可他们也知道,不能随便入城。能让他们进入长安附近,已经是皇帝陛下最大的恩赐了。
李秀宁的遗体早已被安置在长安城内,自己的府中,在出殡前,都是由她的亲兵护卫看守。
而凌云等但凡在朝中有些地位的大臣,边将,王爷等等,都已经依次前往悼念。
李世民等兄弟,更是每日在李秀宁灵前守候,以表达自己对李秀宁的思念。
白幡沿着街道一直蔓延,“哗,哗,哗……”整齐的脚步声自长安街道深处传来,人们的目光朝着声音的方向看去。
只见李秀宁的送葬队伍缓缓而行,前面的队伍拿着各种旗幡,道士在前开路。
各部大臣,各军将领都在送葬队伍中,而抬棺之人,却是大唐有名的四大王爷。凉王凌云,秦王李世民,江夏王李道宗,齐王李元吉。(李元霸战死,而李道宗作为李唐宗族子弟,顶替他的位置。)太子李建成则直接走在棺木之前。
李秀宁葬礼规格之高,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看出了无论李家兄弟走到了什么样的对立面,可对自己的这个(妹妹)姐姐,那是发自内心的宠爱。
长安的街道很长,抬棺的几人却无一人喊累,就连平日里最会偷奸耍滑的齐王,都是面露悲色,一步一步坚定前行。
棺木四周,白幡飘扬,仿佛在诉说着李秀宁一生的功绩。
全城出动,长安驻军全军追悼,突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平阳公主。”
接着,“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接着整齐而又悲伤的呼喊一阵接着一阵。(李秀宁封号平阳公主,乃是李渊对她的宠爱。)
仿佛这样的呼喊能让李秀宁活过来。
百姓们身着素衣,手持白花,在一声声呼喊中,看着送葬队伍从自己身边路过,最后放声大哭,痛心又无能为力。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着,今日告功成。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蓦的,长安城外战歌响起,“娘子军”将士手持枪,在送葬队伍出城那一刻。用这首军歌为自己的主将送行。
同时,大军开动,步伐整齐,为护送队伍开辟道路。
最后在李秀宁的墓地,道士在进行一番庄严肃穆的仪式后,才将棺木下葬。
各种祭品摆满墓地,“娘子军”将士跪地默哀,久久不愿撤回,若不是有凌云几人在现场,说不定还会出现殉葬之事。
多数百姓,则在泪水流干后默默回城。李秀宁的葬礼,李渊没有出现,其一,他乃一国之君,有太多的规矩要遵守。
其二,这几日来,悲伤已经把他的身体击垮。这几日,他不再是那个杀伐果断的君王。
只是一个失去了爱女的父亲。
日暮西垂,李秀宁的葬礼早已完成,可在皇宫最高的那座阁楼上,身穿龙袍的李渊,却静静的看着城外。
那个方向,正是李秀宁埋葬的地方,阁楼很安静,只有两名随身太监在一旁侍奉。
“或许是人年纪大了,怎么就变得多愁善感了呢!秀宁多好的孩子。怎么就走到父亲前面去了呢!”李渊喃喃自语,在这里,他没称朕,也没称父皇,却是爱惨了自己的女儿。
李渊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也见惯了生死,从未有过这样的姿态。
“陛下,您节哀,相信,公主也不愿您这样!”贴心太监小声安慰。
“是啊!秀宁从小便孝顺,罢了罢了!”李渊无力摆手,转身准备往回走。
李秀宁墓前,灯火通明,入夜后依然还有很多人不愿散去。凌云,李世民并排而立,看着那些沉默的,悲伤的将士。
“三妹应该感到欣慰,军中将士如此拥戴,关中百姓如此悼念!”李世民感慨,语气中却是悲伤。
凌云摇头:“想来,秀宁应该是遗憾的!她的梦想,该是征战沙场,马革裹尸。而非病魔!”凌云是了解李秀宁的。
“云哥,太多的意外,你我皆无能为力……”说完两人又陷入沉默。李秀宁的病逝,将要改变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