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3章 给好大儿做人情
    两日后,朱载圳凯旋班师!

    次辅徐阶专门吩咐高拱在德胜门搞了个凯旋仪式。按照明制,出征凯旋回京要走德胜门。

    整个德胜门张灯结彩,锣鼓喧天。

    朱载圳丝毫不领情,直接经朝阳门入城。

    真正的硬仗还没开始呢。凯旋仪式?仪个屁啊。大风小说

    朱载圳十分低调的带着兵马从朝阳门入京。顺便他还检查了下朝阳门的防务。

    朱载圳上得城楼。明军将士和义勇们立即爆发出一阵欢呼:“太子威武!”

    负责朝阳门防御的,是辽东巡抚吉澄。

    吉澄被官场中人称为小号的杨博。他替朝廷经营辽东八年,大胆启用了李成梁等一批边军青年将领,北压女真、西北御打来孙,政绩斐然。

    他对待辽东百姓也好、诚心归附大明的女真部落也罢,尽显仁慈爱民如子。

    他对待叛乱的女真部落,则是心狠手黑。

    李成梁那伙儿人放火的特殊技能,就是在他的纵容下练就的。

    吉澄领着朱载圳检查了朝阳门的防务。朝阳门并不是防御的重点,没有配备多少火器。防御城门的是部分辽东边军和义勇。

    守城用的金汁、滚木擂石俱已准备妥当。将士们士气高昂。只是辽东边军的军容不敢恭维。

    正值冬天,将士们穿着鸳鸯战袄。有些将士的战袄甚至露出了破棉絮。

    边军就是这样,在九边打最苦的仗,待遇却不及十二卫亲军那些少爷兵的十分之一。

    朱载圳对吉澄说:“战事紧迫。等打完这场仗,让兵部先给辽东的弟兄们每人调拨两套棉军袄。”

    吉澄拱手:“太子殿下爱兵如子!辽东袍泽定当誓死保卫京城。”

    朱载圳知道,对于边军,光送两套棉军袄不成。还得来点实惠的。

    朱载圳高喊一声:“诸位都听了!此番对阵鞑靼,首虏赏银翻倍!”

    正德十年,对“首功”(人头功)立下了明文规定,一直沿用到了嘉靖朝:

    独斩一级者升一秩。三人共斩,首升一秩,从给赏。升三秩为止。

    四、五、六人共斩者,首给赏,从量赏。

    不愿升秩者,每秩给银五十两。

    也就是说,独自砍下一颗人头,可以换官升一级。靠砍脑袋最多能升三级。也可以不要升官要赏银,价码是五十两。

    以上数据,皆有史书干货做支撑。

    辽东边军一年饷银不过二三十两,还经常性被拖欠、被克扣,根本发不全。砍一颗人头却赏五十两,等于两三年的标准工资。

    这组数字写进后世的网络小说里,恐怕又有读者要提出质疑了:砍一颗人头五十两?作者你有历史常识嘛?知道大明的银子购买力嘛?

    砍一颗人头顶两年饷银,你这不是乱写嘛?

    那些质疑的读者们忽略了一个事实:敌人的脑袋不是西瓜,没那么好砍的。你砍别人,也有可能被别人砍。玩命的活儿,价能不高?

    朱载圳在东南抗倭时,定下一颗倭首三十两的价码,后来又翻倍,其实很符合嘉靖朝砍脑袋的行情价。

    用他父皇的话说:只要打赢这一仗,保住大明国祚,咱不过了!

    一众辽东边军一听说赏银翻倍,立马嗷嗷叫:“跟着太子爷打鞑靼啊!”

    “追随太子爷,一准能发大财!”

    朱载圳纠正他们:“袍泽们,你们错了!是跟着皇上打鞑靼。你们拼死效命,皇上是绝对不会亏待你们的。皇上万岁万万岁!”

    朱载圳一起头,边军、义勇们立刻齐声高呼:“皇上万岁万万岁!”

    朱载圳先领了胡宗宪去了一趟永寿宫。

    走到永寿宫大殿门口,他远远看见嘉靖帝正站在殿门口远远的望着他。

    儿战百里父担忧。所谓“翘首以盼”不过如此。

    别看嘉靖帝一个劲劝慰卢贵妃她们“圳儿怎么打都赢不必担心”。其实他自己心里始终捏着一把汗。

    战场上刀剑无眼。好大儿要是没了,他估计能生出厌世之心。

    见儿子终于回来了,嘉靖帝面露欢喜的神色。可当他看到朱载圳身后还跟着胡宗宪,立马收敛了笑容。

    在臣子们面前,他还是要摆出一个帝王冷峻的一面。

    嘉靖帝转身回到了大殿中,坐回了青纱帷帐里。

    “儿臣朱载圳拜见父皇。”

    “臣胡宗宪拜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嘉靖帝道:“都平身吧。黄锦,赐座。”

    黄锦领着两个小太监,给朱载圳和胡宗宪搬来了两把椅子。

    胡宗宪又是一番谢恩。

    坐定之后,嘉靖帝夸赞胡宗宪:“你是有功的。太子平倭回京后,你治理东南颇见成效。东南的官银源源不断的运来京城。朝廷财政宽裕了不少。”

    胡宗宪很会说话:“东南财源充裕,归根结底是皇上圣明,定下了贡赠大政。太子英武,荡平倭寇为贡赠大政的实施打下了基础。

    臣哪里有什么功劳。只是执行皇上的方略罢了。

    说句君前违礼的话,皇上的方略完善、妥帖。即便浙直总督是个刚进官场的新科进士,一样能够源源不断往京城里运银子。”

    朱载圳心中暗笑:胡汝贞这人,拍马屁的能力跟做事的能力一样强。

    嘉靖帝心里大悦,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你过谦了。有功就是有功,不然太子也不会在朕跟前极力举荐你,赏你太子少保衔。

    你不但治理东南有功,此番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主动带兵北上勤王,星夜兼程赶到京城,亦是大功一件。

    怪不得太子当着朕、内阁、六部堂官的面,夸你忠肝义胆。”

    其实,赏太子少保衔是嘉靖帝的旨意。“忠肝义胆”也是嘉靖帝说的。他这是在给儿子做人情。

    嘉靖帝已经想通了。就剩下这么一个儿子了。江山社稷迟早要传给他。今后在朝堂上,坏人他来做,好人让儿子当。

    胡宗宪跪地叩首:“臣今后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好好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太子的提携之恩。”

    嘉靖帝话锋一转:“你去首辅府,看看你的老师严嵩吧。好容易进一趟京,师生之情还是要顾的。”

    胡宗宪叩首离去。

    胡宗宪一走,嘉靖帝直接掀开青纱帷帐:“圳儿,这一仗你打的漂亮。乖乖,明军跟草原骑兵野战,何时有过死一杀二十的战绩?

    朕是通读《太祖实录》的,这样的战绩,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蓝玉都做不到。”